一個十歲的小學女生,一篇老師不喜歡的作文,怎麽就導致女生跳樓自殺?當然,這篇作文隻是壓垮女孩的最後一棵稻草。從女孩媽媽及眾多知情人透露出的消息來看女孩在這個班,這個學校,這個語文老師的長期打壓羞辱之下終於感到走投無路,從樓上一躍而下,結束了她如此燦爛的花季年華。那麽,誰是凶手?誰是那個真正把她推向樓頂的看不見的黑手?
其實這種事情[
閱讀全文]

吃飽了撐的去翻自己以前的博文,發現寫過一次給自己剪頭發的文章。那時我剛開始給自己剪頭發,非常為自己驕傲。從那以後我所有博文裏的照片當然也都是自己剪的發型,所以無需特意立此存照以證明。最近大家呆在家裏的時間長了,而各地的理發店才開始陸續開門。那麽幾個月下來大家都是怎麽理發的呢?
家裏人互相理發應該是最普遍的。買一套理發工具,推子,[
閱讀全文]
我:黑人為什麽要打砸搶燒?不能和平表達嗎?
她:他們和平表達過多次了,但是不管用。
這個庚子年真是多事之秋。疫情的爆發延續了去年就如火如荼的中美貿易戰,導致了我們同胞之間的第一次大分裂。就我所知有很多人因為觀點的嚴重分歧而導致了微信大退群的行動。我自己就退出了很多國內群和觀點相左的美國群。反正都不是離不開的人,話不投機半句多,分開[
閱讀全文]

七十年代中期的一個暑假,北京郊區一個部隊的高炮連迎來了十幾個參加軍訓的中學生。我們由一位年輕的體育老師帶隊,開始了為期兩周的軍訓。軍營外麵有一排民房,專門為部隊家屬探親使用,我們分幾個房間入住,開始了一段正規並快樂的軍營生活。我們平時完全不許外出,周末最多周邊轉轉,軍營裏打打籃球,自己打打牌而已,連縣城都沒去過。
平時每天都是嚴格[
閱讀全文]
出國以後接觸過不少台灣人,總體印象還不錯。他們大都溫文爾雅,內斂謙遜,男士不管地位高低,都很溫柔的感覺。女士也都很懂禮貌,就算是活潑的也不會給人以強勢的感覺。但因為沒有關係很近的台灣人,所以我的感覺可能比較皮毛,沒有多少深入骨子裏的體驗。剛出國的時候在英國第一次接觸台灣學生,感覺很親切,完全沒有敵對意識。那時候出國的人不多,能見到[
閱讀全文]

最近一位金發美女(KayleighMcEnany)代替川普做記者發布會,舌戰群儒,一女當關。不僅一肩挑過了川普身上這令人煩惱,招人討厭的苦差事,一人獨挑字字都是陷阱的左媒記者們,更以她那獨有的強勢魅力懟得那幫靠嘴皮子吃飯,拿語言文字做武器的記者們目瞪口呆,瞠目結舌。第一個回合各大媒體完敗美女發言人,終於發現往日橫趟白宮的氣勢一落千丈!
這裏就不贅述[
閱讀全文]

在我生長的環境裏,生日從來都不是多大一件事。小時候家裏給煮碗掛麵,打個雞蛋就算很高級的生日飯了。父母再多發點善心給幾塊糖就更超出逾期了。至於生日蛋糕這種洋玩意,是我在工作以後自己掏錢買給家人的東西。出國以後幾乎忘了生日,仿佛不過生日年齡就不會增長了,自我欺騙了很多年。後來回國趕上父母生日,才發現國內現在的生日可以過得非常高大上並充[
閱讀全文]

一月中旬回國的時候發現北京的家裏還存著我以前帶回去防霧霾的N95口罩,大喜!同時發現還有一包普通醫用口罩,這是中國產的,也是去年因經常陪老媽去醫院而準備的。大院裏的商店沒有口罩賣,偶爾碰上我也沒當回事,家裏的存貨足夠我戴到離開中國。相信日本,美國都會有口罩的。泰國一行因疫情嚴峻被我提前終止了,臨時決定立刻離開。老公多留了兩天,在當地藥[
閱讀全文]
一直是靠著健身房鍛煉的,怎麽也有三十年的曆史了。盡管回國期間沒有健身房,但都屬於特殊時期,每天走路不會少。回美以後花上兩周時間恢複鍛煉,經過幾天的肌肉酸痛以後就可以回歸正常了。和很多人回國後長體重相比,我一般是掉體重的。這很好理解,長的肥肉超不過失去的肌肉。加州突然宣布居家令至今已經快四周了,從第一天起健身房就和所有非基礎部門一樣[
閱讀全文]

日本料理有一部分很符合我的胃口。簡單的烏冬麵,蕎麥麵,salad,配出來的盒飯等都非常清淡。複雜一些的生魚片,烤魚,各種海鮮海帶配菜等,也是我非常喜歡的。日本菜用油非常少,湯裏麵幹脆不放油,壽司生魚片也沒有油。鐵板燒一般都是自己邊玩邊做,所以放油可控。除了油炸的甜不辣(Tempura)以外,基本沒有多少用油的菜。但日餐裏的鹽和糖其實都不少。湯總是偏鹹[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