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人生

教育隨筆,笑談風趣,合樂家庭,人生苦短,適時行樂,攜上家人,皆大歡喜!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博文
(2013-05-18 11:07:02)
有家長問如果小孩子在小學階段不成熟,要不要考慮多上一年?這個問題挺複雜的。每個小孩子成熟階段不一樣。還有每個家長對成熟的參照物不同。總體來說,男孩子多數要到六年級之上,女孩子要稍早一些,才有家長所想要的所謂,責任感和自覺性。在三年級之前,家長不用老拿那些model孩子和自己孩子作比較。有一點可以保證,百分之九十九的學生到初中之後與小學階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國家長有自己的values,這些是公認的。無可否定。但怎樣讓這些teenagers認同,可就沒那麽簡單了。其實大家都知道認真,勤奮,聰明,包容,上進是亞裔的共性。很好,但首先不能教育小孩子,別種人的特點不好。就像有好人,有不好的,有壞人。你們的優點如果在您孩子身上體現,那是你們幸運,恭喜了!他們無論做什麽都比較容易一些。但不同的種族或人群有不同的優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個高中生的故事。一對印度夫妻,兩個兒子,大兒子四年前從一名牌高中畢業考去了UVA。兩年後退學轉入了一communitycollege。二兒子去年也從那校,畢業直接去上了Ncommunitycollege.這兩個男孩子都和父母說以前是給父母學,現在是給自己學。這隻是個極端的例子。很多人會想,印度裔家長對小孩子希望值太高,給他們太大壓力,所以才這樣。好。那我再說一個中國媽媽的家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分享一個我小女去年三年級的故事。女兒上三年級了,因是happytype,心理成熟期相對早一些的類型。遇到個sweet老師,本想著高高興興,又一年。但班上有兩個toughgirls,一個由於父母正處離異手續中,無人有心管她。另一個是天不怕,地不怕型。剛開學兩周就弄得consoler進了幾趟班上。女兒天天放學和我訴苦。這倆上課不聽,結幫結派,故意弄壞別的同學的東西等等。一些家長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有家長問小學階段孩子怎麽麽提高socialskills?很多elementaryschools有不少活動.我個人認為參加baseschool的活動會比上某一些興趣班更能鍛煉學生的social能力。參加學校或社區活動,讓學生更有參與的感覺。同時接觸不同的人種,了解不同人的想法。這一點,我還是有一些感言。我二女學校的課外活動比較多,有一些是公益性質的。女兒學校十年曆史,前七年,人口比例以白人為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3-05-18 08:08:32)
一家長來郵,稱孩子比較內向,想讓參加teamsports,又怕座冷板凳,怕此對孩子有心理影響。這個問題很好。其實teamsports是鍛煉學生最好的選擇。在team運動中可以學會怎樣與各種人打交道的能力。教練,隊友,家長等。不用擔心坐冷板凳或水平低,基礎差。關鍵要找到合適自己孩子的運動項目和隊伍。很多運動項目,特別小年齡階段都有比較多的localteams,入隊要求很低,且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3-05-18 07:53:33)
怎樣對待初中生。有以下幾條各位家長可參考。一,beagoodlistener。二,treatthemmorelikeadults.三,bepatient,不要輕易對問題下結論。四,befair。五,培養他們對事情moreresponsible的態度。六,幫他們一起找到真正的興趣所在。七,從任何角度找到他們的長處,以此來交換改進其短處。八,盡量避免壓力來源,不要𧗽向比較任何學生的長處與短處。九,明確肯定他們的優點,讓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常年教育二女,她們是美國華人,本人昰中國人。可她們認為我這個中國人除護照顏色與其不同外,很多情況下比她們還美國人。這裏有一點很重要,不要老讓孩子感覺和別人不一樣,種族是事實,不同種族有各自特點,那沒什麽。我們華人的特點多半很好,聰明,勤奮,善解人意。但教育小孩時吸別種之長,避自身之短。其實理解和尊重,多數情況下是在溝通的基礎上發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3-05-18 06:48:04)
我不管到那個學校,總想問一下各種人種,年齡階段的人對亞裔學生的看法是什麽。百分之九十九都會告訴我。Theyaresmart,veryhardworkerstheykeptthemselvesinsidetheirgroups.我自己解讀這些評語還是很positive的。比其他人種的評語強多了。其中smart&hardworkers就相對來說很有競爭力了。但還有一點不足,缺了一點個性色彩,還有就是我們要多注意培養孩子一些socialskillsandfun了!大學畢業後,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3-05-18 06:28:52)
這裏分享一個中國媽媽的極端例子。一天上午上課時分到一個小學一年級教室。一個媽媽急急忙忙遞給任課老師一些材料。老師看後很困惑。我上前問一下。因為這個媽媽lookslikeChinese,我比較關心。材料是一些二,三位數的加減及一位數剩法。老師說媽媽讓她數學課給她小孩做。我問正常這一周小朋友教什麽?她說看溫度計。有溫度概念。她問我知道媽媽為什麽要這麽做嗎?我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