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唐代褚遂良《大字陰符經》原色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沒見過文小楷的朋友,進來尖叫吧!文徵明書法,篆、隸、楷、行、草各有造詣。尤擅長行書和小楷,溫潤秀勁,法度謹嚴而意態生動。小楷具晉唐書法的風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風貌,筆劃婉轉,節奏緩和,與他的繪畫風格諧和,有“明朝第一”之稱。今天咱們來欣賞文征明三大小楷代表作:《琴賦》《草堂十誌》《千字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五百年來無此君——王鐸草書  王鐸生活的明代末葉,是中國文化發展史上的重要時期。  這一時期,禪宗思想盛行,泰州學派得以發展,無論是哲學、文學,還是藝術,都表現出強烈的個性解放思潮。  明萬曆前後的小說、戲曲、詩歌、繪畫、書法等門類,無一不體現這種時代熱潮。藝術領域的多數藝術家,更以自己獨特的、個性的、主觀的情感抒發,批判著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2-24 17:18:54)

最全的印章分類[戰國古璽]古璽是先秦印章的通稱。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戰國古璽。這些古璽的許多文字,現在我們還下認識。朱文古璽大都配上寬邊。印文筆劃細如毫發,都出於鑄造。白文古璽大多加邊欄,或在中間加一豎界格,文字有鑄有鑿。官璽的印文內容有“司馬”、“司徒”等名稱外,還有各種不規則的形狀,內容還刻有吉語和生動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2-24 17:00:24)

說清代怎能不提趙之謙趙之謙浙江紹興人。初字益甫,號冷君;後改字撝叔,號悲庵、梅庵、無悶等。青年時代即以才華橫溢而名滿海內。他是清代傑出的書畫篆刻家。他的篆刻取法秦漢金石文字,取精用宏,形成自己的風格,人稱“趙派”。他在書法方麵的造詣是多方麵的,可使真、草、隸、篆的筆法融為一體,相互補充,相映成趣。趙之謙曾說過:“獨立者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當你68歲能寫這樣嗎?趙孟頫書《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卷,紙本,縱47.7、橫333.5厘米,書於至治元年12月,趙氏時年68歲。疏的正文凡25行,每行最多7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十七帖》筆法十七訣!《十七帖》的筆法1、獨點。獨點一般為字的上點,或在字的外廓。起筆以尖鋒人紙,向右下方順勢下按收筆。或空收,如“示”字;或下按後向左下方折轉,順勢收鋒,如“外”字。2、兩點。這種點橫向如“孫”字右部兩點,左右呼應,前一點的收筆要與後一點的起筆在筆勢上相一致;或為縱向,如“言”字上麵的兩點,並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搞篆刻要提高修養,看此寶典!  篆刻藝術與其它藝術一樣,僅有技法純熟是不夠的,要想登堂入室,還必須具有較高道德和深厚的藝術修養。所謂“藝近乎於道”,技法的掌握是為藝術進入道的高級階段服務的,加強綜合修養,提升篆刻者內在氣質,增加文化內涵,是每位篆刻者必經之路,隻有這樣,才能繼承、突破前人籬樊,形成正大廣博的藝術麵貌,否則,那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2-24 16:40:50)

藏鋒
中國書法圈
藏鋒是最為大家所熟悉的一個書學概念了。做為一種用筆技法也是為古之書家最為重視的技法。我們從古人流傳下的書論中對藏鋒的關注情況便可得到佐證。但是問到究竟什麽是藏鋒,恐怕主流的看法是這樣:以點畫不出銳尖為藏鋒。從“藏鋒以包其氣,露鋒以縱其神”的話來看,似乎古人的主流的看法也是這樣。其實這樣的藏鋒觀是錯誤的。既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2-24 16:38:22)

你的字,俗嗎?
一、書法藝術的“雅”,是人們對好的書法作品的敬讚之稱。雅的作品一般表現為外觀簡樸、平易,內涵豐富,有筆法和章法,有書卷氣和韻味,有意境和深度,不一定非常漂亮但肯定看的舒服、耐看。二、書法藝術的“俗”,是就藝術水平和意境、格調不高的書法作品而言的。“俗”在這裏絕不是指“風俗”、“大眾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