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國內,不幸被判成知識份子。以後利用、批判和改造像連珠箭般射來,令人幾乎無法招架。下鄉勞動改造更是家常便飯。籍口之一是知識份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這話的確有些道理。知識份子常是死讀書,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把嫩綠的稻苗看成青蔥。該打三十大板!
其實知識份子的這種毛病,不是很難改的。例如“五穀不分”,隻要拿一把綠的稻苗和一把青蔥[
閱讀全文]
天才領袖當年的革命理論和最高指示,已經完成歷史的任務(?),飛到天際雲外了,隻有如下的話,我還記得住,那是“我不愛看新詩,除非給五百大洋。”(大意)
中國文學對世界最大的貢獻,是詩詞(以後統稱為詩)和戲曲。新詩與舊詩的最大區別在於前者用白話,後者用文言,形式上的區別還在其次。新詩的勃起在上世紀初,五四運動前後,由胡適、劉半農諸人提[
閱讀全文]
無家吟*(律絕)
有家總是似無家,
兄弟慈母散海涯。
十載難逢情愛麵,
牛郎織女莫長嗟。*由下麵的不按平仄的同名古絕:道是有家實無家,
慈母兄弟散天涯。
十年不見情人麵,
牛郎織女莫長嗟。修改而來。雖然古絕的音律不如律絕,但句子較自然,我比較喜歡後者。
[
閱讀全文]
哀珠江頭(古體)餘友xx君之戀人素雲小姐,陷賊中不屈,自沈珠江。遺紅豆項練半串。xx君睹物傷情,命餘製此詩。南國紅豆相思子,
晶瑩圓潤勝明珠。
靈秀本自天地生,
幽香曾親玉人膚。池涼徑靜翠幕空,
猶憶去年明月中。
清蓮芳草今尚在,
珠散人亡無處同。顰鼓隆隆刀聲霍,
蟻賊如潮卷香閣。
花蕾豈甘落泥汙,
可憐玉麵埋水國。魚龍寂寞[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