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舟賞景

隨波逐流看風景,優哉遊哉度人生。
個人資料
博文
(2021-05-13 15:41:11)
“終於等到你,還好我沒放棄。”昨天去打了第一針,為美國疫苗接種的百分比貢獻了一點微末。
當疫苗剛出來的時候,我也是躍躍欲試想盡快打上,早日實現出行自由。誰知上網注冊好艱難,打開網頁的須叟之間,就是fullbooked,再搜索,即便遠在幾十邁之外,也是如此擁擠,幾個回合下來,就有點泄氣。再加上隨著打疫苗的人增多,各種嚇人的後繼反應,在網上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1-05-11 08:39:45)
我的家鄉地處長江流域,夏天酷暑難耐。在那個空調還是天方夜譚,家用電風扇還是奢侈品的年代,驅除炎熱的唯一法寶就是人手一把大蒲扇。夜晚來臨,悶熱如蒸籠的房間無法安睡,闔家大小就需在天地之間置床而臥了。
所以,記憶中兒時的夏天不光是白天太陽當頂,汗流浹背,還有晚間的晴朗星空,涼風習習,各種鬼怪,神話,傳奇故事。
每當火辣辣的太陽西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幾天占據各大中外媒體的頭條消息,非比爾.蓋茨離婚案莫屬。關於他們的離婚原因,莫衷一是,有猜測想逃稅,有猜回歸紅顏知己,也有猜小三作祟,當然少不了熱衷陰謀論的猜測的所謂陰謀。
很多人對比爾.蓋茨夫婦聲明中的“我們不再確信我們在未來的人生階段,繼續以夫妻的方式共同成長”這句話嗤之以鼻,認為是首富為了離婚而譜寫的“為賦新詞強說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7)
在實驗室那個前技術員負氣出走不到一個月,老板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介紹新來的技術員與我相識。我看見一個壯實的青年,尤其那一雙咄咄逼人的藍眼睛,令我印象深刻,他的名字叫克瑞斯。
我跟他的工作台是麵對麵,既然是同事,也聊聊天,聊天嘛,總歸都是家長裏短,問問父母,兄弟姐妹,家住哪裏呀。他的回答就讓我很懵圈,他說他是一個Holybaby!聖嬰?我無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讀完了俄羅斯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寫的安娜.卡列尼娜。感覺似乎與我中學時所讀書評相差太遠。那時沒有機會親睹該書,隻是雜亂讀到一些報章雜誌的書評。那時的書評一致認為安娜是衝破上流社會的桎梏,追求愛情,追求自由,敢為天下先的舊俄婦女先鋒。她丈夫卡列寧是一個偽善的,醉心於功名的庸俗之輩,維護舊製度的頑固官僚。渥倫斯基是一個輕浮的,玩弄安娜感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複活》是俄羅斯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托爾斯泰耗時10年,六易其稿,於1899年出品。
主人公聶赫留多夫與瑪斯洛娃相識之初也是一位正義善良,有高尚情感的青年,他與瑪斯蘿娃的情愫也是純潔真誠的。然而,當他追隨當時俄羅斯貴族青年的傳統,去軍隊服役,沙皇治下的軍隊實則是一個充滿汙泥濁水的腐化池,青純少年聶赫留朵夫在那裏失去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2-19 07:19:51)
我小時住的院裏有一家姓雷,門下有五個兒子,出生年代從五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中,個個精力旺盛,猶如悟空再世。用雷媽的話說:「「天上都是你們的腳板印。」
雷家隻有雷爸一人工作,養育五個如狼崽般的兒子,生活的拮據,是顯而易見的,再加那時的口糧是限製供應,所以雷媽除了料理家務外,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每天到菜場收集丟棄的下腳菜,還時不時回農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2-16 12:24:48)
我的家在中國西南方,在我青少年的記憶裏,我們那裏過年沒見過誰家吃餃子,年夜飯都是做一大桌菜。我們家因為父母上班,幾乎都是吃食堂,過年也是在食堂買菜,家裏再燉一個老母雞加幹墨魚的湯。食堂和一般的餐廳賣的麵食就是包子,饅頭,花卷,還有就是麵條,抄手。在我們小城,隻有一家北方麵食館,裏麵賣餃子和刀削麵。
記得是我哥哥中專畢業,他說要請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2-05 18:03:44)
好久沒看國產電視劇了,一個是覺得太長,動輒50,60,甚至70集,另外,大量宮鬥劇,打著曆史劇之名,行著歪曲,編造曆史之實,還有狗血的打得雞飛狗跳的家庭倫理劇。 前不久,看到一位位網友推薦《山海情》,好多網友都說不錯,狗了一下,隻有三十幾集,也去跟風追劇,還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1-25 13:29:02)
聖誕前的周末,天氣晴朗,風和日麗。換上運動裝,心情愉快的走出門,準備繞小區步行一圈。沿路好多人家門前已經裝飾了彩燈,聖誕老人,馴鹿。也有好些人家借周末的時間,抓緊裝飾。套用一句美國人的俗話:聖誕就在轉角處。走過兩個街口,看見一棟房前,爸爸站在折迭梯上往屋簷上掛燈,媽媽站在車道上,一個兩三歲左右的小男孩在她身旁跑來跑去。本來想禮貌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