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2022-01-30 22:31:46)

盡管Omicron變種肆虐,大眾卻對抗疫充滿信心,因為看樣子該變種症狀比較輕。最樂觀的看法是這是最後一波了,挺過這波就可以全麵開放了。從美國的每日新增案例圖來看也許有可能。2020年冬天有個高峰,2021年春天有個平台,2021年夏天基本上快沒了。然後就來了Delta,再然後來了Omicron。如果曆史重複,那就是春天再來個平台,夏天就自由了。情況不同的是,去年春天開打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大眾眼裏,疫苗應該是防感染的。一開始大家也以為新冠疫苗是能防感染的(盡管回頭看看不見得是那回事)那積極推進就有意義。等到了發現疫苗不防感染隻防重症,那抗疫就是完全失敗了。防重症隻對個人有意義,對於國家乃至世界純屬安慰劑。病人得了還會再得,遲早會過不了這一關。這個時候,推進疫苗純屬政治,根本於事無補,讓大家自願接種就行了。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1-07 21:50:15)
Omicron正從東部撲過來,加州的商店,飯店仍然是開放的。LD和兒子都打過疫苗(我沒有),照例每周要去逛商場,吃點心。他們戴的是普通口罩,阻擋率應該是30%,70%會透過。 抽過煙的人大約在15分鍾之內都會不斷地吐出煙霧顆粒。那麽氣溶膠應該也會在一段時間內不斷呼出。於是,在去接他們的時候我就全程戴口罩開車回家,路過人少的地方還開窗通風。 到家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1-07 14:21:22)
“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這就是最時髦的蝴蝶效應,為大眾廣為接受。 但是這些蝴蝶效應的信徒,很大一部分是反中醫的。認為喝熱水,薑茶,蜂蜜檸檬水那根本就是笑話。 同樣是微小的變化對複雜係統的影響,他們為什麽欣然接受蝴蝶效應卻堅決反對中醫?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1-05 14:01:56)
假期把客廳的地毯換成地板,收尾時還差點東西,於是元旦一早八點多就去了HomeDepot。 進門一看,顧客還沒有雇員多,心中竊喜。正看著架上的東西,一位亞裔不戴口罩,一邊從我旁邊擠過去一邊歡快地咳著。盡管我戴著普通口罩外加N95,還套著麵罩,我還是立刻屏住呼吸走開十來步。然後摘下麵罩甩幾下免得“毒”氣積聚在麵罩下,再長呼一口氣,然後開始輕緩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12-28 21:35:34)
mRNA太小了,到處亂鑽。本來病毒感染是逐步深入的,mRNA卻可以直接深入心髒,大腦等重要器官,造成病毒未必能造成的損傷。經常打這種疫苗,尤其是反應激烈的,健康難免受損。 本人雙料理工男,在生物工程行業混過幾年。純屬猜測。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有證據表明Delta感染率在下降嗎?光說Omicron占比大是不夠的,因為染病總數在變大。這新冠得了還會再得,Delta憑什麽消失?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12-08 19:36:02)
LD取消了去東部的公差。 票是Omicron出現之前訂的。呆家裏快兩年了,又是打過兩針,我實在沒理由反對。後來出了Omicron,我是有擔心但是也是幾次都欲言又止。畢竟新冠是剛開始冬季攻勢,我們朋友裏就沒有中過招的。但是我一針未打,現在就算去打也來不及了。正在盤算怎麽說服她回來之後隔離幾天,反正我們有一個房間可以完全切斷與其它房間的空氣流通(有門通後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因為Delta複製太快,現在打mRNA疫苗目的不是增強免疫記憶而是提高體內抗體水平。那麽先讓人體細胞製造刺突蛋白再讓免疫係統製造抗體會不會多此一舉?如果改一下mRNA讓人體細胞直接製造抗體不是更好嗎?這樣做會很難嗎?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10-07 22:53:39)
被胃泛酸折騰很久了。白天還好,一泛酸就喝點水免得食道和喉嚨被酸傷到。夜裏睡覺時可就慘了,泛酸那是肯定的,可是根本不會因此醒來。平躺著,這酸還能自己流回胃裏去?久而久之,喉嚨就不舒服了,也不知道食道會怎樣。折騰時間長了,我也就慢慢地發現:吃了油膩的東西泛酸嚴重,油少的會好點。對於江南沿海長大的人來說,飲食清淡根本不是問題。於是痛下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