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雷達散射截麵(RadarCrossSection——RCS)是表征目標反射雷達波功率的特征參數,是雷達探測技術與反隱身技術的一個重要特征。雷達特性中最重要的是幅度特性。由雷達回波的功率密度所確定的目標等效橫截麵積稱為雷達散射截麵(RCS)。在使用RCS這一概念時有一些隱含的假設,如目標處於發射天線的遠場區,接收天線處於目標的遠場區,雷達波束覆蓋整個目標,雷達波為連續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45年2月美、蘇、英三國首腦在雅爾塔會議上達成的關於遠東的秘密協定(以下簡稱協定),和以此為藍本於8月締結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是兩個重要的曆史文件。它們是在大戰末期這個重要的轉折關頭,這個特定的曆史環境中達成的。研究這兩個文件,對我們了解這一時期的中美蘇關係至為重要。
協定後來在美國受到許多親蔣反共人士的嚴厲批評。曾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新華網快訊:記者6日從商務部獲悉,中國政府決定再向巴基斯坦提供2億元人民幣人道主義援助,支持巴救災工作。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938年冬,林彪到蘇聯治傷,直到1942年初才回國。從俄羅斯公布的檔案資料看,林彪在蘇聯期間除了治傷之外,還參加了共產國際有關中國問題的工作。特別是1941年皖南事變發生後,就如何處理國共關係危機,林彪兩次提出書麵意見,並同共產國際總書記季米特洛夫麵談,對共產國際的有關決策產生了一定影響。林彪的意見,現在看來,有一些是正確的,也有不少是錯誤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日本侵華戰爭中,日本兵不僅曾經被閻錫山收編,東北的幾萬日本兵還被解放軍收編。隻是,這段曆史沉寂了幾十年。
日本兵有家回不了加入解放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後,中共中央即決定各解放區部隊全麵出擊,迅速擴大解放區。冀東軍區李運昌部隊和山東軍區萬毅部隊奉命進軍東北。9月5日,冀東第16分區曾克林部率先進入沈陽,開始擴充部隊,搜集武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炮不如人,教育訓練不如人,機器不如人,工廠不如人,拿什麽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頂多三天就亡國了。(1931年9月)  
  2.政府現在既已此案訴之於國聯行政會,以待公理之解決,故以嚴格命令全國軍隊,對日避免衝突,對於國民亦一致告誡,務必維持嚴肅鎮靜之態度。——國民政府《告全國民眾書》(1931年9月)  
  3.如果日本能擔保中國本土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曆史上,由於漢朝實行持續打擊匈奴的國策,導致了匈奴作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消亡。而大唐帝國對突厥的征戰,最終迫使突厥退出中亞,消除了對中國的威脅。中國應該延用漢唐持續打擊匈奴、突厥的政策,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給予日本持續的打擊,直至日本退出曆史舞台。
中國應對日本實行什麽戰略呢?唯一可行的戰略就是遏製、打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看似是一個簡單問題。因為,以一個簡單的邏輯推理:八路軍的正、副總司令朱德和彭德懷,後來成了解放軍的正副總司令,而新四軍軍長陳毅,後來是當時華東野戰軍的司令員。孰高孰低,應不是問題。
但是,一網友雖然結論與上同,但視角卻有異:八路軍是“集團軍級”,而新四軍是“軍級”,按照當時國民黨軍編製,集團軍可以下屬軍,以此觀之,八路軍的“級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美軍在朝鮮遭到慘敗的消息傳到美國後,輿論一片大嘩,美國《紐約先驅論壇報》發表文章將美軍的這次失敗稱作“美國陸軍史上最大的敗績”。《時代》雜誌說:“我們吃了敗仗——美國曆史上最慘重的敗仗。”《新聞周刊》稱其為:“珍珠港事件後美國最慘的軍事敗績。可能會成為美國曆史上最糟糕的軍事災難。”
美國當局亂成了一鍋粥,各方對於失敗的責任相互埋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中學時學到的抗戰曆史,講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帶領全國人民經過八年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而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躲在大後方不抗日,等到抗戰勝利後卻想從峨眉山下來摘桃子,從而引發了解放戰爭。
……
對於那些在抗日戰爭中英勇獻身的國軍將士,幾十年來我們欠他們一份致敬。
沒有他們,曆史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