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滴奔湧

一個不斷選擇的世界,得失兼容
個人資料
博文
(2010-02-24 06:17:10)
哥特式建築:高聳的尖塔,天主教相信人生最後麵臨的四件事“萬民四未”死亡,審判,天堂,地獄,教堂越高越接近上帝,教堂喜用尖頂,還發明了“飛扶壁”。上帝說“世界要有光。”於是教堂有了琉璃百花窗,一則減輕建築的重量,可以將主題建得更高。二則天光透過玻璃照射進教堂的內部可以營造神秘燦爛的景象,也進一步表達了對天國的內心理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我在文章中想要說的是作為父母我們常易犯的錯誤。好的父母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長,我們需要不斷在錯誤中學習才能進步。一但當上父母,它就成為我們的終身職業。這個職業的行規苛刻,你無法辭職。它要求我們要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父母的感人故事不在此次話題之內。“愛”到恰到好處的父母比比皆是。這個話題可留到以後討論。
做為人,無可否認我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有些家長的眼中永遠看到的是別人孩子的優點,自家孩子的缺點。這種不公平的對比其結果是不言而喻的。殺傷力是勿需質疑,嚴重打擊了孩子的自信。
“你吃的飯和他一樣多,怎麽他考了滿分,你才考了八十二分!”
“你和他同樣的教練,花同樣多的時間,為什麽他早就考過銀牌,你怎麽還沒考過。”(新家坡的遊泳考試是分三個等級。銅牌,銀牌,金牌若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昨晚,老公上網瀏覽新聞時說:“靜靜,過來給你看一張“好圖”。我以為又是讓人驚豔的美女圖,準備讓我發表“高見”。每次在網上欣賞到他說的美女,我都很喜歡品頭論足一翻。不過今天,現實與想象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我有被“驚”到,不是“驚豔”的驚是“驚嚇”的驚。在圖片中,一副牙齒以可怕的尊容出現在我的眼前。“為什麽讓我看這幅讓人“震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對於家暴,有著切膚之痛,我疾惡如仇。因為對它的記恨心太重,難免言辭有一些偏薄。希望能多聽到大家的意見。
朗朗在“嚴打”之下成才了。成了千萬個望子成龍家長們羨慕的對象。使他成功的武力教育也成了人們竟相模仿的教育方式。他身心受的傷被“成功”之手撫平了。人們眼中沒有看到千千萬萬個不成功的朗朗的痛苦掙紮。人生的舞台是為事業成功的人設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2-23 16:49:35)


前幾天讀了一篇文章,裏麵提到若把興趣作為職業,這個職業一定要有前途,一定要能養活自己。若無保障,興趣隻能做為副業。
這讓我想起了朋友的感慨。朋友的同事有一個女兒,心地善良,從小對流浪貓狗非常關心。家中也養了不少寵物。愛護小動物是件好事。父母對她的這個興趣是大力支持。考大學時,她女兒的成績非常好,父母希望她上新加坡的國立大學,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兒子今年最大的心願就是九月份考進天才班。對考不考的上,我沒往心裏去。對兒子的這份上進心我是很開心的。隻想不動,那是空想。有了目標,需要用行動來達成所願。隻要努力了,不論考不考的上心中都沒有遺憾。天才班的數學考題基本上是奧數題。
兒子現在是上的普通的鄰裏小學。數學教的很淺,而且老師經常不布置家庭作業,要靠學校教的那一點數學知識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0-02-19 03:08:45)
1
由於自己的隨性(就是懶惰),讓我嚐到了“狼終於等來狽”的滋味。今天早晨,我被電話鈴聲驚醒。之所以是驚醒而不是喚醒是因為情緒反差太大。平時我都是六點半被手機鬧鈴喚醒。洗漱完畢,六點四十五喊兒子起床。邊吃早餐邊等朋友打來的電話(朋友的兒子和我孩子是同班同學,朋友開車送他的孩子上學時順道接我兒子一起去學校。)天哪!我今天居然睡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0-02-18 15:46:18)


昨天,我和一位老奶奶坐在一張長凳上等兒子放學。(我和她是相識三年的老朋友了。她今年已經七十歲了。幫兒子帶孫子,孫女,一幫就是十年,中途下狠心回國,無奈架不住兒子的一再苦求,又回來了。兒子,媳婦經常出差,孩子照顧得不好。老奶奶回來看見小孫女瘦骨如柴的小胳膊,傷心的掉淚。如今她的小孫女已被她調養的膚色白裏透紅,頭發是又黑又亮。)她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2-18 02:38:49)
美國的貧困線是個人收入每人每年低於11880美元,中國的貧困線是個人收入每人每年低於533美元。 喜歡音樂的朋友對愛爾蘭的U2樂隊和小紅莓樂隊一定不會陌生。愛爾蘭文學領域的幾位巨匠也是大家廣為熟知的。若貝爾文學獎得主大詩人葉芝《當你老了》“當你老了,頭發白了,睡意昏沉,走不動了,爐火旁打盹,回憶青春。多少人曾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愛慕你的美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6]
[17]
[18]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