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滴奔湧

一個不斷選擇的世界,得失兼容
個人資料
正文

“暴力”被我永遠的“拒之門外”

(2010-02-24 06:11:04) 下一個
                         


 

     對於家暴,有著切膚之痛,我疾惡如仇。因為對它的記恨心太重,難免言辭有一些偏薄。希望能多聽到大家的意見。
       朗朗在“嚴打”之下成才了。成了千萬個望子成龍家長們羨慕的對象。使他成功的武力教育也成了人們竟相模仿的教育方式。他身心受的傷被“成功”之手撫平了。人們眼中沒有看到千千萬萬個不成功的朗朗的痛苦掙紮。人生的舞台是為事業成功的人設計的。人們的目光總是隨著鎂光燈關注著他們的身影。失敗的人被我們漠視。全中國多少人也隻出了一個成功的朗朗,千萬個失敗朗朗痛苦的心聲無人聽到。用暴力這樣極端的方式教育,成功和失敗的比例是多少,被人們忽略。對這種身心受到嚴重摧殘的,卻又沒有成功的孩子所麵對的困境無人多想。望著電視上“成功”的朗朗,我的心為無數失敗的 朗朗痛著!
    
     我是一個從小被父母打過來的孩子。能深深地體會到那種被打的痛苦滋味。驚慌無助,手足無措,痛徹心扉的感受給我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陰影。不但影響了我的性格,也讓我有了嚴重的心理疾病。皮肉的痛很快就消失了,武力對身體的傷害不值一提,完全可以忽略。可留在心裏的傷口久久難 愈。這種對心靈的摧殘是可怕的。暴力會讓孩子產生驚恐,孤獨,自卑的情緒,無法讓孩子體會到家庭的溫暖。
 樂觀,豁達的優良性格被這種殘暴的發式直接革殺掉了。少了“愉人”個性,擁有快樂的人生很難。
 對父母的教育方式我不認同,對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心存感激。若沒有他們養大我,哪來自己後來的快樂家庭。老公用他的愛心讓我感受到世上有溫情的存在。他用無私的包容讓我冬眠的心複蘇。給我了一個幸福的家庭,讓我展開了一段新的美好人生。有了一種重生的感覺。前半生是不辛的,後半生是幸福的。
     做為一個因武力教育,心靈遭受重創過的母親,我將暴力拒之門外。對兒子一直奉行,擺事實,講道理,動口不動手。做錯事有懲罰是以平和的方式絕不暴力。可能天性象老公一樣,脾氣溫和。現在上三年級我從未動手真正地打過他。(除了上幼兒園大便在褲子上,被老師告狀。迫於無奈在他的小屁股上拍了兩巴掌。兒子不是疼哭,是嚇哭,讓我好一陣心痛。)
      有一 次去北京遊玩,獨自一人逛街。在人來人往的商場門口,碰到了一個母親因為兒子跌了一跤,不小心把手中的廣告紙弄撒了一地。對孩子是劈頭蓋臉,拳打腳踢。我被她的暴行驚呆了,大聲的指責這個殘暴媽媽的惡劣行為。對於旁人的指責她置之不理。對失去理智的人無理可講。何況是這種看上去就蠻不講理的惡母。我那時多希望自己有一雙健壯的臂膀將孩子從她的魔掌下解救出來。可惜我手無縛雞之力。更為無奈的是就算有,也隻能救他一次,不能護他一生。望著被打的一臉討饒的孩子,我流下了眼淚。周圍圍上了不少被她的惡行激怒的路人。一位長得高大,身材健壯的北方大嫂上前攔下了她那雙打人的手,氣憤的說:“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咋能這樣打孩子?”以暴止暴是對這種惡母唯一行之有效的手 段。惡母被對方的氣勢嚇住了。她將自己的一隻衣袖拉高露出一個個被煙頭燙傷的痕跡。為自己辯解的說;“他爸也是這樣打我的!”雖然看 見這些疤痕讓我對她的遭遇深表同情,但這決不能為她的暴行開脫。即然她對這種暴行有著切膚之痛,又怎忍心將這種痛苦加在孩子身上。這種殘暴,愚蠢有一顆鐵石心腸的女人與她做為母親的身份很不般配。望著被打的畏畏縮縮的孩子,我為自己無法給她一些幫助感到深深的愧疚。
    可能有一些父母會認為他的武力是有原則的,不會因為無理的小事打孩子。可是暴力就是暴力,無論它穿上多麽冠冕堂皇的外衣。它對孩子身心嚴重摧殘的本質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事業上的成功大家都看到了為它付出的慘痛代價被大家忽略了。一個幸福快樂的人生不僅需有事業,更需要溫潤平和的心態,豁達的心胸和不可缺席的溫情。
     這種以極端方式換來事業成功的殘缺教育,打心裏無法認同,為在這種摧殘下打造的孩子心痛。朗朗在這種武力下成功了並不能代表以他的天份如果在充滿溫情的環境中受教育就會以失敗收場。 我想成功率一  樣很高。而這種成功更能讓他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 讓他更能擁有一個快樂的人生。   
      對於武力教育我選擇拒絕,要求自己努力做一個性情溫和的母親,不讓兒子受到家庭暴力的傷害。不用武力來 表達我對孩子的愛。等他長大能夠永遠覺的,家是一個讓他感到溫暖的地方  ,是我這個母親的心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