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1月1日 中共中央批轉河南信陽地委關於“信陽事件”的報告(即《關於整風整社運動和生產救災工作情況的報告》)。這份報告,誇大敵情,混淆敵我矛盾,把該地區發生的糧食嚴重減產和大量餓、病、死人的現象,一概歸於壞人當權和地主封建勢力的破壞,因而提出依靠貧下中農,進行整風整社,徹底孤立和打倒反革命複辟勢力的作法。中央批示肯定這份報告,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月7日-17日 中共中央在上海舉行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確定1960年國民經濟計劃,討論了今後三年和八年的設想。由於錯誤地估計“反右傾”以後的所謂大好形勢,會議又過高地規定本年度鋼產量為1840萬噸,糧食產量為6000億斤,還脫離實際地提出八年完成人民公社從基本隊有製到基本社有製的過渡的設想。會後各省響應黨中央的號召,為繼續“大躍進”,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月27日-3月5日 中共中央在鄭州舉行政治局擴大會議(即第二次鄭州會議)。會議的主題是人民公社問題。毛澤東指出,“我們在生產關係的改進方麵,即是說,在公社所有製問題方麵,前進得過遠了一點”,造成同農民關係的緊張狀態,必須糾正“平均主義傾向和過分集中傾向”,並強調不允許“無償占有別人勞動成果”。毛澤東又指出,價值法則是客觀存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月11日-22日 中共中央在南寧召開有部分中央領導人和部分省、市委書記參加的工作會議,討論1958年的國民經濟計劃和財政預算。會議前後,毛澤東集中中央和地方許多領導人的意見,起草了《工作方法六十條(草案)》。這個文件著重強調“不斷革命”的思想,並提出要“把黨的工作重點放到技術革命上去”。毛澤東在會上再次批評1956年的反冒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月10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成立中央經濟工作五人小組的通知》。中央政治局決定,由陳雲、李富春、薄一波、李先念、黃克誠五同誌組成五人小組,在中央政治局領導下,統一領導國家的經濟工作,陳雲任組長。小組成立以後,即著手落實《國務院關於改進國家行政體製的決議(草案)》的各項規定。  1月18日-27日 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省、市、自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月14日-20日 中共中央召開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會議。周恩來代表中共中央作《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報告指出,為了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必須依靠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密切合作,依靠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的兄弟聯盟”。報告首次提出,知識分子已經成為我們國家的各方麵生活中的重要因素,他們中間的絕大部分已經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正確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月10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整頓和鞏固農業生產合作社的通知》,指出:由於有相當部分新社在建立時沒有準備,或準備很差,11、12兩個月全黨又集中力量抓糧食統購統銷工作,因而在許多地方有新建社垮台散夥和社員退社現象發生。同時,許多地方出現大批出賣耕畜、殺羊、砍樹等現象,這些都與合作化運動大發展中農民怕財產歸公思想有關。因此,合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月 中財委提出《關於有步驟地將十個工人以上的資本主義工業基本上改造為公私合營企業的意見》。當時,經過四年的利用、限製和改造,大多數資本主義工業已經被初步納入加工、訂貨的國家資本主義軌道。但是,這些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還隻是國家同資本家在企業外部的聯係和合作,其生產資料仍歸資本家所有,企業基本上按資本主義方式經營,勞資矛盾、公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月1日 《人民日報》發表題為《迎接一九五三年的偉大任務》的社論,指出“1953年將是我國進入大規模建設的第一年”,將“開始執行國家建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1月5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和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中央指出,官僚主義和命令主義在我們黨和政府中是一個大問題,各級領導機關要在1953年結合整黨、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月1日 毛澤東在元旦團拜會上號召:“我國全體人民和一切工作人員一致起來,大張旗鼓地,雷厲風行地,開展一個大規模的反對貪汙、反對浪費、反對官僚主義的鬥爭,將這些舊社會遺留下來的汙毒洗幹淨!”4日,中共中央又發出《關於立即限期發動群眾開展“三反”鬥爭的指示》,要求各單位立即按限期發動群眾開展鬥爭。  1月5日 周恩來在政協第三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116]
[117]
[118]
[119]
[1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