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歌曲下載
《冰山上的雪蓮》
詞曲:雷振邦
(男)戈壁灘上的一股清泉,冰山上的一朵雪蓮,風暴不會永遠不住,啊,什麽時候啊才能看到你的笑臉?
(女)烏雲籠罩著冰山,風暴橫掃戈壁灘,歡樂被壓在冰山下,啊,我的眼淚呀能衝平了薩裏爾高原.
(男)眼淚會使玉石更白,痛苦使人意誌更堅,友誼能解除你的痛苦,啊,我的歌聲啊能洗去你的心中愁煩.(女)你的友情象白雲一樣深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7-22 22:27:42)

國風詞印青曲
Maggie翻唱
望著月亮的時候,常常想起你;
望著你的時候,就想起月亮。
世界上最美,最美的是月亮,
比月亮更美,更美的是你。
沒有你的日子裏,我常常望著月亮,
那濃濃的月色,就像你的臉龐。
月亮撫慰,撫慰著我的心,
我的淚水,浸濕了月光。
月亮在天上,我在地上,
就像你在海角,我在天涯。
月亮升得再高,也高不過天,
你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篇是為男生寫的,作者不明,顯然是位知識淵博人士,嘻嘻................
關閉唱法,簡單地說,就是在中聲區的發音基礎上,唱到高聲區時,加強胸部的呼吸支持,降低喉頭,打開會厭,擴大喉腔,使聲音得到豐富的高泛音,也就是所謂的“頭腔共鳴”。是美聲歌唱中男聲在美聲唱法中的一項技巧“COPERTO”一詞為“掩蓋”或“蒙蓋”之意,所以這一唱法又稱為“掩蓋唱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那網站裏沒注明作者,感覺像沈湘大師的教材:
吉利是繼卡魯索之後最傑出的男高音歌唱家。他一生忙於演唱、錄音、攝片,很少進行教學和寫作活動,除了一些訪問記之類的記載外,他在凱薩裏所著《心的歌唱》一書中,作為序言發表了《學唱入門》(IntroductoryLesson)一文。在該文中,他堅持古代美聲學派的傳統,強調了六大要素: 1、堅持母音要純淨
母音不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8-07-02 22:24:24)

歌曲下載
6/5/09再更新
師傅的意見:
這版唱得好,深得狐狸真傳,很像沈氏唱法了,聲音基本都在通道裏了,聲音比較通,比上次好很多。盡管個別字聽上去不自然,但這是必然的,多練習你就很熟練自然了。這樣打開來唱,你會覺得聲音的感覺完全不一樣,雖然自己聽著不怎麽樣,但旁人聽著很有專業的味道。說真的,還挺有王莉的風格的,再練習提高哈,應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6-26 21:53:09)

歌曲下載
這首歌是文學城網友“喜歡就來拍拍手”和她的先生作詞作曲的原創作品,並首次請國內的製作單位做了伴奏音樂,由國內的一位朋友來首唱。歌曲的旋律很感人,歌詞能給人帶來震撼的效果。我第一次聽到這首歌就很喜歡,並與詞曲作者聯係,希望由文學城的唱友來重新演繹這首歌曲。他們很爽快就答應了,並給我們詳細講了他們創作這首歌的動力和感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準備去災區了2008-06-1703:15:03明天,準確的說是今天下午,我就要跟隨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抗震救災慰問團赴四川了。為這一天,我們都等待了似乎太久,這段時間甚至讓我覺得度日如年。我的標準配備如下:迷彩背囊一個,迷彩服2套,短袖衫2件,睡袋1件,作戰靴1雙,膠鞋1雙,雨衣1件,水壺(老式)1隻,手電1隻,活性炭口罩2隻,普通口罩5隻藥品配備:康泰克1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6-06 23:31:08)


歌曲下載
新歌,還沒找到伴奏.自己消了音,再降了些調,見諒!
[再唱為了誰]

鄒友開詞孟慶雲曲
原唱:祖海
十年前那場大洪水,讓我們唱起為了誰
十年後這場大災害,又讓我知道你為了誰.
當年的你今在哪裏,一座豐碑叫無畏,
四麵八方都是情啊,風雨中的情義放光輝
你是誰,為了誰?兄弟姐妹不流淚,
誰最美,誰最累?我的戰友我的鄉親,我的兄弟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08-06-03 12:28:41)


她,一名10歲的小女孩.汶川大地震中,倒塌的校舍砸斷了她的左腿.在醫療救護點,她麵對鏡頭,忍住劇痛露出甜甜的微笑.這張笑臉感動了無數網民,讓人們看到了希望和力量,被網友們稱為“地震中最美的微笑”……據內地媒體報道,5月30日,經過照片拍攝者,一位在澳門工作,老家在什邡的誌願者確認,在廣漢市第四人民醫院找到了照片中的女孩,什邡市紅白中心小學四年級1班的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8-06-02 19:57:48)


[生死不離]譚晶演唱
從"5•12"地震的廢墟中被挖出來時,腿受了重傷。但是,她沒有哭。
當救援隊員把她送到救助站時,她躺在地上,左腿的褲子被鮮血浸透了,她也沒有哭。
當救援隊員挪動她受傷的身體時,她堅強地咬了咬嘴唇,微笑著安慰大家說:“要勇敢!”
在地震大劫後,一個美麗的山村少女的堅強,曾感動了千千萬萬的災區群眾、救援人員和關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