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淺談關閉唱法中的心得體會] ZT

(2008-07-15 17:07:56) 下一個

這篇是為男生寫的, 作者不明,顯然是位知識淵博人士,嘻嘻................


關閉唱法,簡單地說,就是在中聲區的發音基礎上,唱到高聲區時,加強胸部的呼吸支持,降低喉頭,打開會厭,擴大喉腔,使聲音得到豐富的高泛音,也就是所謂的頭腔共鳴 是美聲歌唱中男聲在美聲唱法中的一項技巧 “COPERTO”一詞為掩蓋蒙蓋之意,所以這一唱法又稱為掩蓋唱法關閉一詞是與男聲在中聲區聲音的開放狀態相對而言的。19世紀之前的聲樂作品對高音並不要求宏大的音量。男聲在唱,開放著唱上去,唱到一定的高度就改用假聲。19世紀初,意大利和法國出現了表現英雄激情的歌劇作品,這類作品要求演唱者用宏大的聲音來表現音樂的情緒和人物的性格。 意大利一些男高音歌唱家通過實踐。逐漸摸索出一種使用掩蓋的胸聲,以支持呼吸、擴大音域、增強音量的高音唱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種唱法既有充足的音量來發揮激情,又能保護歌唱者的嗓子。此後,這一唱法便被普遍應用。俄國著名聲樂家SHUSHLIN教授曾說過:如果不懂得在高音上運用關閉唱法,無意與拿刀割自己的喉嚨"值得說明的是:關閉唱法隻適用於男聲,多在近代歌劇的演唱中使用。它的產生,結束了女高音在歌劇舞台近200年獨領風騷、占據首席的曆史。

當然了,關於關閉唱法的著作非常多,但是,在我們國內聲樂愛好者以及學生中能夠將關閉唱法運用自如的還不多,我學習聲樂已經5年有餘,在不斷的實踐中對於關閉唱法有了一點自己的經驗和心得體會--------我覺得,關閉唱法最主要是針對男高音到了換聲區#F以後保證高音的高質量而用,對男高音來說非常重要,沒有高音質量的男高音根本不能算的上是個優秀的男高音
結合自己的實際經驗,我來談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氣息的問題,氣息是歌唱的基礎,沒有氣息就談不上歌唱,運用關閉唱法時的氣息運用,和生活中正常呼吸發放是不同的,通常美聲唱法中的聞花式呼吸法”,“歎氣式呼吸法我在這裏就不多說了,談談我在歌唱中用到高音關閉時的一點體會:歌唱中的氣息需要一個支點.氣息的支點一定先建立在後腰部分.然後再找小腹的力量.因為腰部需要你主動去做擴張或向下拉動,才會產生一個力.然而小腐與橫膈膜由於受到腰部支點向下拉的作用,自然會產生一種對抗我在歌唱中能很強烈的感覺到這種對抗,唱高音的瞬間,腰腐部有一個瞬間的擴張,因為高音關閉是需要一個力的支持的,運用關閉唱法時,是不能偷懶的的。

第二,喉頭的問題,喉頭問題也是男高音歌唱的重中之重,如果喉頭上提,,整個歌唱狀態就會錯誤,最後導致高音唱不上去,容易走進死胡同有的初學者本來是男中音,他卻挺喜歡唱男高音,把喉頭位置移的稍高一點就獲得了一些高音音色。而自然說話時喉頭稍低又恢複到了男中音音色、音高,而喉頭過於下壓,則會影響音色的質量,產生不了男高音所要求的高泛音,有的初學者本來是男中音,他卻挺喜歡唱男高音,把喉頭位置移的稍高一點就獲得了一些高音音色。而自然說話時喉頭稍低又恢複到了男中音音色、音高.現在,我來說明一下男高音在換聲區時的喉頭狀態:喉頭位置稍高一些,縮短共鳴管道長度,加之收縮喉頭的直徑,聲音便以靠前明亮,輕鬆透亮,這對男高音演唱輕巧、歡快的歌曲很有益處。由於共鳴的泛音決定音色,隨著音區音質的變化,喉頭內部的調整,喉頭位置和形狀這些機能狀態也將會同時發生變化。從解剖學角度看喉部肌肉便可知道:歌唱時升喉肌為了調整好男高音所需的音質,可使喉頭上升得以獲之。所以穩定喉頭的說法亦應是相對的和積極而自然的才行,我們應該怎麽訓練喉頭,使之穩定呢?練聲曲可以用各個母音或混合母音或子母音混合音,也可以用音階的音名1234567等等來練唱,也可以在練聲曲上安排歌詞來練習叫帶詞練習。一般來說選擇“O”或者“U”之類的比較圓潤的元音開始著手練習,因為這些元音容易形成需要的空間,比較容易保持喉嚨打開的基本狀態,也比較容易形成喉嚨空間的狀態。

第三,歌唱中的高位置.歌唱時應始終保持高位置.這就提到一個高音低唱的問題,什麽是,使得高音低唱”?這並不是說要求歌唱者講歌曲的音高升高,而是指歌唱者在歌唱中不僅要始終保持高音的高位置,更要自己的聲音始終保持一個積極,緊張的狀態.任何嗓音的音域中的每個音都應該具有整體共鳴的色彩,高的聲音比較多地在頭部共鳴器官中共鳴,隨著往低唱時要加強胸腔共鳴;使用各共鳴器官的比例是在咽腔調整的,咽腔和口腔本身也是最重要的共鳴器官,它是上部共鳴器官與下部共鳴器官的連接環節.獲得高位置聲音的必要條件是在整個音樂中用掩蓋的、豎的、弄圓的聲音,不具備這一點就不可能獲得高位置的聲音,這個要求對所有聲部都適用,我個人的一個小小建議就是在歌唱的時候要有一種投籃的感覺,打過籃球的都知道,在投籃的一瞬間身體都會向前,向上傾斜,或者你也可以在練聲唱歌的時候有意識的掂著腳唱,總之,感覺是需要自己摸索的,但是請記住,一定要往上唱。

第三點,口型的變化關閉唱法一般是指在中聲區用較明亮的“A”逐步到“O”,到了換聲區就開始用“U”,過多的“A”聲音發白、扁,過多的“O”聲音發暗,因此都必須在實踐中適當掌握.不同的歌曲演唱時的咬字,口型也不盡相同,比如說我在演唱"請別忘了我"這首歌時,唱到高音:LA VER DE "時口型要保持積極的"E"而在演唱"在那銀色月光下"中的高音部分時"尋找往事蹤影"""時就需要唱"A"口型了,這時,還要結合我剛才說的,一定要有種向上拉的感覺,可以掂著腳唱。

第四點,關閉唱法的一些注意要素歌唱的發聲是歌唱發聲訓練製造樂器的重要方麵:它需要喉頭穩定,喉嚨打開,聲音全部搭在氣息線上,沒有一個音脫離這個氣息的軌道,聲音均勻、連貫、有力度,氣息通暢無阻,聲區轉換時不露痕跡等等,但是歌唱是高級神經係統的活動,一個人在歌唱時的心理狀態,常常能影響其歌唱質量的好壞,因此,在唱歌時,不能隻孤立地強調哪一部分肌肉的生理活動方麵。好的聲音是整個發聲機能協調工作的結果。

 

http://www.yinyuelu.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低低的唱 回複 悄悄話 向歌瘋子致敬!!!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