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小中20K。AA+學校2K,占10%名額。其餘也都是B-到A-學校,占5%。捐款基本都是這些學校。
按5%算,老中要捐$2B,每個小中$100K。如果按10%算是$4B,每個藤小中$2M。如果每個藤小中畢業要給學校來張$2M的欠條,怎麽樣?總有老中說爬藤不差錢,假如真正的學費不是二十萬,而是二百萬,還頂著歧視的雷也要爬嗎?
別以為有個姚明就能跟黑人比籃球。何況潘石屹之流的錢還不[
閱讀全文]
前麵有人發了一個美二代的照片,問小中能不能帶入。我覺得不能。原因就是實力不足,心態不足。缺乏侵略性,缺乏歧視他人的氣勢。所謂主人翁意識就是要有天下我有的實力和意識。不拉不拉名校錄取有沒有歧視本身就是弱勢,就是找歧視。能夠討論和影響大學如何為美國發展做最大程度的貢獻才是主人翁。
按照中國當前的套路,政商學三黑一體統治中國人民。老中小[
閱讀全文]
歧視就不是主人,主人就無所謂歧視。
所謂亞裔歧視的根本理念,其實就是爬藤理念。就是我努力,我成功。不關他人。我努力,我不成功,就是有歧視。包括大外宣也是這樣。中國的進步都是中國人的努力。不配合就是辱華反華欺華。
這種心態是雇工心態,不是主人心態。非常注重眼前的得失。對別人充滿了暗黑的揣測。其實這也無可厚非。誰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掙紮[
閱讀全文]
川總和習總都把貿易戰的未來寄托在美國人民身上
表麵看來,北京多拖了四五個月,不算太失敗。但是仔細看來,一月一日加關稅和五月十日加關稅的氛圍一樣嗎?一月份的時候是川普力主加稅,但是美國方麵質疑的聲音還是不少的。但是現在加稅,沒有不叫好的,川普要是不加,恐怕罵的更多。為什麽?美國人民也是要麵子的,愛國的。就許中國人民“被”愛國[
閱讀全文]
跟二代比努力,比成績,純屬腦子進水。該錯誤思維的邏輯是,隻有努力才能成功,隻要努力就能成功,不努力的成功不算成功。其實都是偏偏底層人民忍耐的洗腦毒雞湯。努力隻是成功中一個非常次要的一個因素。因為努力的根本上限是時間,而時間對任何人都是如此的有限,以至於除非和零努力比,一般的所謂努力不努力是形不成決定性差異的。當然對於勞苦大眾來說,[
閱讀全文]
今藤
今日這爬藤是以藤來代指名校,並非本來的純正藤校。舊有的藤校,今天也依然是藤校。隻不過其它水平相當的非原有意義上的藤校,也列入藤校範疇。或者說今日之藤是指藤校和藤校水平相當的非藤校之合。
原味藤校中的哈佛,普林,耶魯,哥倫,賓大,今日依然是大藤序列,或者說是A+,A級學校。差一些的康奈,大貓,布朗,也仍在小藤序列,或者說A-級學校。[
閱讀全文]
貿易戰達成協議,還是不達成協議的實質意義。
達成協議,中國對美國對世界真正開放。
達不成協議,美國與世界對中國全麵關閉。
中國真正開放,民企怕嗎?有一些。環保勞保成本會正常化。但是和被加關稅比,也還好。其它方麵,很多本來就是出口企業,在歐美日競爭市場。所以也算不上致命打擊。而國企,基本都是資本密集型產業和政策敏感性行業。沒了牆保[
閱讀全文]
老留。比較廣義的定義是改革開放以後,房貸危機以前留學的。稍微狹義一點,是六四以後,達康破裂以前到美國留學的。基本特點是收到比較正規的教育,留學基本靠自己的能力,因而也就是集中在理工醫方麵的實幹專業。
小留。主要是房貸危機以後到美國留學的。留學主要靠家庭的支持,很多學習比較軟的專業,比如經濟貿易之類。
小中。老留的後代。學理工的比例[
閱讀全文]
不是小白不爬藤。而是多少代人積累經驗,有自知之明。什麽人什麽命。能爬藤的自然要爬,不能爬的自然不爬。不必瞎折騰。裝點打扮進去了也沒用。什麽水平的人進去,什麽水平的人出來。同樣水平的人沒進去,照樣過同樣水平的日子。藤校之所以藤校,因為招的是哪個水平的人,不是因為把不是哪個水平的人變成了哪個水平的人。渾水摸魚的當然難免。但是像小亞這樣[
閱讀全文]
四大出路。創業,爬梯,高薪,中薪。
創業。需要,有野心,有活力,有手腕,有技術,有遠見。在此之上,UCB EECS 有助益。關鍵在於矽穀,創投資本機會比較多,配套企業比較多,尤其對應IT業。UCB EECS 離得又近,名聲又好,容易拿到投資,也容易兌現。當然這個容易也是千分之一比之於萬分之五的容易,不是七成八成的容易。
爬梯。需要,有決心,有耐心,有[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