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大號螞蟻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2021-08-12 21:43:34)
州大首要招生的還是本州的學生。州大的水平也主要取決於本州生源的水平。招生數和本州人口數的比例就很說明問題。比例越小,越呈現選拔重點班的效應,並不能真正體現學校的教育水平和提供的額外機會。學校隻是排座座分果果的工具而已。換而言之,同樣比例的情況下,排名越高說明學校的水平真高。或者類似排名下,招生比例越高,學校水平越高,為本州學生提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對於在考慮範圍內的學校,盡量實地考察。就合看房子相親一樣。網上了解的或許是內核情況,學校專業的情況,甚至校園的批圖。固然可以篩選到一定的範圍。但是不親自見一見,感覺一下,尤其是周邊環境的了解,還是非常不一樣的。計算不能起決定性作用,也好有相應的準備。對於鐵了心要去的學校也可以有更感性的說辭。對於猶豫不決的學校,真可能是天平傾向的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如果說疫苗的作用被誇大了十倍的話,口罩的作用就被誇大了萬倍。完全從科學跨入了神學的境界。基本上就是香灰治病的翻版。凸顯了人類本性並不隨著科學的進步而改變。依然是有病亂投醫,抓住救命稻草的無能和愚昧。普通口罩對病毒完全沒有防護。戴口罩隻是防止自己攜帶的病毒,如果有的話,迅速擴散。也就是說,減小擴散範圍,減緩擴散速度而已。並不能杜絕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反智反科學這個指責近來很流行。科學的曆史嚴格地說也就是近幾百年來隨著工業化社會的發展而逐步壯大的。再以前,有沒有科學這個概念不說,就是有,反一下也無所謂。那會,反上帝反皇帝的後果要嚴重的多。不成想,今天反科學也成了一個罪名。難道科學的第一要義不就是懷疑嗎?科學的地位成就於其可驗證性。這幾百年來,科學不僅解釋了絕大部分的日常問題,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1-08-08 20:30:06)
眼見著調查武毒起源的階段報告要出來了,普遍的預測的結果還是模棱兩可。新冠病毒是武毒所人造出來的,並經由中共政府半有意識,半瀆職掩蓋下,大規模擴散到了全世界。這個認知,相信是全世界絕大部分人的認知。當然了,鐵證如山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基本上就類似辛博森案件。如果按刑事訴訟判決,疑罪從無,那這就是個無頭案。如果按照民事訴訟判決,證據多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如果認為打不打疫苗是個人選擇,沒有高低對錯的人除外。大部分打疫苗的人也並不如何相信疫苗。隻不過恐懼渲染之下,求得心安罷了。認為不打疫苗的人是愚昧,連累別人的隻是極少數。但是叫囂得很大聲而已。威脅什麽不打疫苗就不得工作,什麽打疫苗的長期副作用都是胡思亂想等等。那麽本著真信仰的公平原則,是不是可以對死不悔改的不打疫苗的人這麽一份對賭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願意打疫苗的人,如果被告知是打中國產的疫苗,還有多少人會打呢?如果是AZ呢?如果摩德納的第三第四針呢?歸根到底這是兩害相權取輕的問題。疫苗的正作用有多大,對比疫苗的副作用有多大。問題夠嚴重,鴉片都是不得不接受的藥品。 迄今為止,最好疫苗的直接副作用還算是可以接受範圍內。而長期副作用,對於這些趕工趕出來的疫苗,就隻有讓打了疫苗的人幾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21-08-04 11:49:32)
攻擊不打疫苗的一大理由,就是不為他人著想,不促進群體免疫。假如疫苗是有效的,的確是對群免疫有巨大幫助。群體免疫的基本邏輯就是,傳播的渠道越少,傳播幅度就成幾何級下降。比如每人接觸十個人,七個可傳染,三輪就是343人(嚴格算起來略有出入)。如果打了疫苗隻剩每輪三個人,則三輪隻有27人。差了12倍多。按世界聯係不出六到七輪算,就可能差幾百倍。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21-08-03 14:04:17)
最近疫情極具反彈,同時導致鼓吹疫苗的甚囂塵上,紛紛譴責不打疫苗的人反智反科學。然而避開雲山霧罩的磚家言論,用科學常識去簡單分析,得出的結論恰恰完全相反。 假定疫情的統計數字是真實可靠的,當然這是另一個話題。假定是。那麽現在八月份了,疫情反而超過了四月份。如果這是不打疫苗的人造成的,那麽四月份剛剛開始全民打疫苗的時候,打的人少,不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有朋友說每個人應該按自己的喜好天賦去發展。我在選擇的三要素的文章裏討論了這種觀點。原則上作為人生發展的主線,是應該選擇最大效率的方向。但是這不意味著就完全拋棄其它。隻是比例側重不同而已。而且一個重要的問題是,誰知道學生的喜好和天賦是什麽?老中家長泛泛而談,總是假定小中是體育不行,數學橫行的。但是從領養小中的結果看,可以說是非常不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51]
[52]
[53]
[54]
[5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