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大號螞蟻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2022-12-18 14:34:00)
校園評價粗分三方麵。 一是純校園本身夠不夠有世外高人的氛圍。 二是校園直接周邊的安全,生活服務,居住條件等世俗環境。對高年級學生尤為重要。 三是校園比較方便接觸到的較大周邊,有沒有比較多的經濟機會。這會相當影響學校的項目合作和學生的實習等麵向未來的機會。 杜克,好,好,好。 加理工,中,中,好。 斯坦福,好,好,好。 芝加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所謂的人工智能取代人類,基本上還都停留在虛擬世界。實際執行力依然非常差。所以發展的瓶頸是在硬件上。 同時,全球化的衰退中,大規模製造業的替代問題也是要看機械水平的革命性突破。或者擴張一些,加上能源水平和動力水平的突破。大規模製造業外包的根本原因在於成本。人工成本和環保成本。技術水平並不高。高中水平就綽綽有餘。這也是為什麽中國大學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12-16 15:25:34)
首先,一般而言,衝T12大藤級。 小藤級的名頭不那麽有壓製性,而且強專業也不那麽齊備。不如留著RD去吃雞肋。具體而言,大貓以下的小藤級學校中,有超強專業,而且還有多項強專業的,基本上都是那些強州大。比如幾個強加大分校,蜜汁,兩個佛,北卡,德州,維州,等。但是畢竟這些是公校,師生比,生源總體水平,等還是差點。要不要化外州學費,還得掂量掂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基本上基因天賦和家庭社區環境都決定了。階級出身,社會時代,是最關鍵的。個人天賦是次關鍵的。而這些都不是後天努力能影響的。這就叫投胎才是技術活。後天努力選擇都是在這個先天劃出的範圍內。 爬藤的正確方式就是充分挖掘自己的條件,而不是東施效顰。而到最後也隻能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穿不穿得上水晶鞋不是裹小腳能解決的。下一雙水晶鞋和上一雙未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假定一個中產年工薪十萬,稅後七萬,養育一個後代。那麽當子女成年,進入退休狀態後,維持基本同等生活水平的年收入,大約隻需要五萬,稅後四萬。要維持這個收入,假定通脹為二,退休金回報為八,那麽有不到一百萬的退休金就足夠了。但是現在的通脹過八,經濟發展前景低迷。即便有所挽回,但是風光不再。假定預期長期通脹為四,回報為六,那麽就需要二百五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22-12-10 08:26:52)
實際上粗分下來,大學有十幾個學院方向,包括通識學院。 其中主力是商,法,醫,工。理偏小,往往算作工的一部分。衛也偏小,往往被醫的光芒掩蓋。基本上就是依照該行業職業在社會上的地位決定的。決定地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預期收入。所以CS脫穎而出。嚴格說CS隻能說是係一級,排不到學院一級。但是現在往往單出來比較。這也是CS不僅起薪高,而且的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12-09 08:59:42)
在美國,馬工至少在老鍾這裏是碾壓公務員的存在。 在中國,公務員是比996馬工更能讓親友追捧的存在。 說到底,都是捧統治階級飯碗的。 馬工除了起薪高的好處以外,相對於其它工科崗位的另一大好處就是不大坐班。當然,起薪較高在中國也是事實。大量的大學畢業生也是想去所謂高科技企業。但是工作時間靈活在中國就不適用了。而且以馬斯克為首的萬惡的資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從開始的一兩個人的車庫軍團,到現在大部分項目幾百萬幾千萬也還是高得下來的。 和大飛機,原子能,哪怕芯片項目相比都是小豆芽。這就好比考試項目和真天賦項目,比如足球。就是技隻熟爾和望塵莫及的差別。後者的投入都是戰略級的,然並卵。 中國什麽趕超美國雲雲,純屬癡人說夢,夜郎自大,井底之蛙。三百年後都不一定看得到車尾燈。因為這就是一個運動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烙印是站在十億印度人的肩膀上的。老鍾可不是,有十億中國人想整死你呢。不信,就等著看白紙運動的下場。不要以為習是孤家寡人。支持他的中國人最多。 從讀書打工人角度,泛華裔人口占世界的15%左右。大藤級名校的泛華裔約7%。但是僅就老鍾而言,或者讀書精英華裔而言,僅占美國人口的0.5%。卻占大藤級學生的5%。也就是我哪怕是小鍾這麽精英努力,能進大藤級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年工作兩千小時,就努力兩千小時,行不行?顯然不行。往往要四千小時,甚至加上從幼兒園就開始的每年四五千小時的努力,才有那麽一點可能。還得入對行,取對公司,做對項目,跟對領導,而且限定在有限的幾個城市。 那麽一年工作兩千小時,就掙二十萬。行不行,反正也夠花了。概率上稍微大一些,但是也還是不容易。至於說一年工作一千小時,就掙十萬。基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6]
[27]
[28]
[29]
[3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