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大號螞蟻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人類社會的發展,其實就是不停地轉行。轉得快轉得多的國家和民族就興旺發達,反之就不進則退。個人的壽命短,不可能老轉行玩。而入到社會轉向的行業就意味著發達,反之就是頹敗。精英與否沒有用,行業對否才是根本。頹敗的行業的精英是悲劇的英雄,發達行業的小人是得誌的小人。 但一個行業做透以後,需求是穩定的,生產效率是很高的,於是需要的人力也就會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學習有功利性是必然和必須的。人生短短幾十年,把時間都用到什麽上麵是很要講究的。 大體呢分兩大方麵.一方麵是專業職業,為生存;另一方麵是社交和健康娛樂,為生活。 以這個標準衡量,如果不搞專業,又達到基本社會標準以後,可能搞數學是最沒有用的項目。 會體育不必特長也可以強身壯體,會彈琴不必特長也可以自娛自樂,會做飯不必特長也可以呼朋喚友,會跳舞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因為中國獨裁,美國民主. 因為教育體係是整個社會體係的一部分,必然遵從社會發展的總體趨勢。個人家庭更是必然隨波逐流。 中國的家長是獨裁的,所有我們把一言堂和家長製並列.把官稱之為父母.從社會體製到家庭體製到教育體製都是權力體製.領導決定下麵,都是為你好嗎。代天牧民,圈養放養,哪個好,羊說不上話的. 而美國的家長則是民主的。有人要問了,難道投胎是投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1-16 11:10:02)
中國的普及教育,基本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後的事。從這一點上也是幹了好事的。大一統的教育雖然有眾多弊端,但總比沒有強的多。民國是戰亂,明清讀書科舉也是很少數人的事。比之同時代歐洲文藝複興的教育普及程度要差得多。但是幾百年下來,並沒有嚴重影響中國人的智商。在具體一點,中國幾千年是沒什麽人搞數學的,看到數字就頭大的,正是曆代的八股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當然學曆好在這三五年內機會肯定是多些。但是不能簡單地這麽比。 如果兩個人本身素質就有差別,其他方麵都差不多,結果一個有好學曆,一個沒有,自然學曆好的占先。但是碩士在的這不是學曆的作用,是本身素質的作用。學曆不過是證明給大家看的一種手段。 如果兩個人本身素質大體相當,其他方麵都差不多,結果一個在次基礎上選了好學曆,另一個在相似基礎上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一,公共演講能力。這個是絕對必須的。不僅僅是能聊,詞匯量要大,用詞遣句要正。 第二,生活中要注重品位和細節,不是要多豪華,但一定要整潔利落,舉手投足要正。 這兩點等上了大學就完全來不及了。 也就是說,從中國來的第一代留學生機會甚微。第一點當然不言而喻了。第二點從消費水平上也能一斑窺豹。根據十八大精神,居民收入要翻番。目前城鎮居民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全球經濟是大家開放國界,直接競爭嘛?或者說是若幹平行經濟開放競爭嘛?當然不是。全球經濟是全球一個經濟,開放各國邊界按美國的利益分工!新時代的經濟殖民主義而已。 具體來說就是中國生產,美國消費。中國消耗幾倍的能源資源,產生幾分之一的價值。換句話說,中國的工作機會更多地是低級生產工人的職位。這些職位的最主要要求是便宜吃苦。高學曆有用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最近發生了兩件事,一個是情報局長下台,一個是理科才子下車。覺得比較典型地演示了中美家庭教育的結果。 中國的家庭教育是以成功為首。找一個男的,要看有沒有本事,有沒有錢,有沒有權,有沒有出息。總之,婚戀標準和職業標準很一樣。至於相貌,性格,情調之類的都往後排。結果呢,人前顯貴,背後受罪。結婚以後,光環退去,柴米油鹽的事一上來,發現這個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以所有製來說事是兩百年前的經濟理論,根本不能解釋當今的經濟問題。 所有製隻是表象,真正代表的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投資的決策權和消費的決策權。首先是決策投資和消費的比例,在我以前的文中提到,這個比例非常關鍵。多了生產過剩,少了增長緩慢。而這個比例關係和所有製沒有直接關係。其次是在投資方麵決定投資的方向,在消費方麵決定分配的方向。這些方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平庸的邪惡"------令人尷尬的中國現象 令人尷尬的中國現象(一)來源:陳楊的日誌
小沈陽,一個靠裝瘋賣傻娘娘腔穿女性服裝,扮演身體殘疾和智障人士,講一些下流黃色笑話,蹩腳的模仿和無知的無賴精神,沒讀過幾年書的農民混混,居然上了春晚,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某些人所認為的“成功”,是的,他成名了,姑且不論名聲好壞,至少讓人知道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91]
[192]
[193]
[194]
[19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