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大號螞蟻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2017-01-17 12:28:31)
沒有一個選擇可以是完美的。不如美國的種族歧視問題肯定是存在的。不能因為美國有這個問題而中國沒有就說選擇中國更好。因為中國也有中國特色的很多問題,美國卻沒有。也不能因為中國問題總體上比美國更多更嚴重,就可以忽略不計乃至忍受美國的種族歧視問題。選擇最少的缺憾,然後進一步鬥爭努力去解決和減少缺憾才是正途。有問題就怨天尤人,老是期望天堂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維護美國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文化之下,維護和發展自己的分支。華人應該這樣要求自己,白人,黑人,西人,穆人。凡是違反這一原則的,都是非美國人。非美國人可以不來,可以離開。但是留在美國還糾結和抱怨,就是矯情了。大學來的成年小留就如老留當年,自己選擇做美國人,矯情就太愚昧了。真正小中是天生美國人,而且多數都在小中眾多的好學校,矯情不來的。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上大學以前沒有漂流的,根本就沒有經曆去比較糾結。而大學以後則又都是第二手資料,至少一個方麵是二手資料,而且已經成人。理性比較多於感性比較。 凡是糾結的,其實不是社會問題,而是家庭問題。糾結的基本都是少年漂流的,隨著家庭或者隨著家庭的要求,很小就轉來轉去,甚至獨自求學的。家庭的照顧和關懷非常淡薄。學校的環境又陌生。有問題有困難沒有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第一要搞清楚的是,你追求的是什麽回報。是更多的錢,還是更多的名,還是更多的機會,更多的能力,更多的責任?名校文憑嚴格來說,或者高大上來說,根本不是教育。教育是一種道統的傳承,冷眼看世界的穿透。朝聞道,夕可死。說什麽上好學校是為了教育,不差錢,不為錢。就不必立碑坊了。八股時代研究奧數,奧數時代學習八股的才有資格說。其他的都是熙熙攘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不同條件,不同意見,從來都是正常現象。眾口難調,大家都一窩蜂才是問題。討論交流,擺事實講道理。如果隻是想左派那樣隻會跳腳,並不能說服更多的人支持你。反而讓更多的人懷疑你。話說回來了,學校選擇從來都是自己的事。大家交流的不過是一些應當注意的因素和分析的方法。結論決策還是自己的事。坦白地講,你越激動越說明觸動了靈魂。你應當感謝此談提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也是也不是。 相似情況下,第一代主理的私營企業的經營業績遠高於職業經理人打理。但是第二代主理企業的效果就平均來書遠遠低於職業經理人的成績。 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第一代選擇了這個企業行業,這個時代也選擇了他。但是第二代就很難說了。每一代的喜好特長都一樣的概率是很低的,更不用說時代是滾滾向前的。從這個角度講,婚姻沒有辦法阻止這個衰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學CS,其實大體上至少有四種不同的學法,不同的戰略途徑。職業,專業,行業,和副業。 職業,就是以碼工為主體的靠手藝掙錢吃飯的技術工人。 專業,就是以研究為主的靠開發開拓新技術的科研人員。 行業,就是圍繞CS發展出的產業中的各種職位,尤其是管理營銷設計等相關職位。 副業,就是把CS應用等其他的行業專業,以CS為輔助支持的技術工種。 從今後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但凡本州大CS還可以的,都不建議去CMU。 哪怕是都掏外州學費學CS,這些學校也更可去些。 MIT,Stanford:100% Princeton:95%對5%(如果深技術型的話) UCB:優點,靠近IT中心,稍便宜,全麵發展。缺點:師生比差點。85%對15% CalTech:優點,靠近IT中心。75%對25% UofWa:優點,靠近IT中心,更便宜點。缺點:師生比差點。75%對25% Cornel[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基本上是挖了坑又填上的浪費。三線回調和知青返城是改革開放之初的大頭痛。都是玩了命的往回跑的,什麽無私奉獻,也許有,但是絕對是鳳毛麟角。現在回去憑吊的,無非是個回憶。就不要唱什麽高調了,三線建設的攤子,現在99%都荒廢了,能有周圍農民去拆了磚蓋豬圈就算是沒徹底浪費的。沒誰真愛在哪裏待著的。 本質的問題是從建國開始訂立的城鄉剪刀差,時至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1-11 06:27:53)
絕大部分人都會有幸福的童年回憶的,哪怕隻是一些片斷。噩夢般的童年記憶是極少數的,也是傷害極深的。因為從根本上來說,兒童的心性是比較灑脫的,對未來是比較有希望的,承擔的責任是比較不直接的。這是常理,不足為怪。但是這裏麵的前提是一個人自己和自己的比較,自己現在和自己過去的比較,自己成年和自己童年的比較。絕大部分情況是成年比童年在經濟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71]
[172]
[173]
[174]
[17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