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你考個B試試。就算自己家長認了。碰上叔叔阿姨們,總有問是不是全A的,上幾門AP等等。小中自己吐槽這個多得很。包括白人的歧視也多在這上麵。不如,亞裔學生A-等於F啦,猜猜學什麽專業,CS啦等等。這才是小中的日常生活。碰上什麽滾回中國的雲雲,基本上是LifetimeOppertunity。即便碰上了,校長不是左派或者不非常嚴肅處理的根本沒有。反之,宣傳反川普,組織上街[
閱讀全文]
如果美國有一項不如中國,那麽美國就是水深火熱。
如果美國有一項也有毛病,哪怕中國更嚴重,那麽美國也不過如此,不值得學習,更不值得向往。
如果美國沒有什麽大毛病,那也不是你的,隻有祖國母親才是血濃於水,否則就是忘本,忘祖,愛做狗和二等公民。境界太低。
如果美國搞得你都沒有了這些共鳴,那麽就隻好講好處啦,比如發大財做大事的機會,雲雲[
閱讀全文]
什麽歧視,什麽團結都是火上澆油,錦上添花。根本上是人生教育,人生規劃出了問題。
絕大多數老印並不比老中混得更好,但是CEO數量碾壓老中。關鍵不在CEO,VP,DIR那個層麵。而在LEAD,MANAGER層麵。老中在轉型初級管理崗位的時候就遠遠落後了。這個金字塔底一小,塔尖的高度就可想而知。神馬歧視團結都沒意義。POOL這麽小,出大魚的可能性就是零。
技術崗位和管理[
閱讀全文]
日本是主動融入的心態,號稱脫亞入歐.中國是拒絕融入的心態,號稱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走中國特色。但是你看最後,日本的民族傳統保持的比中國好得無數倍.所謂唐宋在日本,明朝在韓國,民國在台灣.元清在中國.中華文明的傳承在北美的都比在中國的正宗。而在東亞文化對歐美文化的影響滲透上,日本也遙遙領先,韓國越南都比中國強.
文化就是日常價值觀和生活習慣,不是[
閱讀全文]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30528/201701/20561.html
他說,宣誓並不意味著我要放棄中國文化中國屬性.如果你滿腦子想的是同中國打仗,隻能說明你是個漢奸.
這句話就是一個典型的偷換混淆概念的思維。
宣誓成為美國國籍的人,當然不必放棄中國文化(嚴格來說是漢文化)的屬性,但是也不必保持。實際上也不可能絕對保持,也不可能絕對改變。文化是日常生活的價值觀和[
閱讀全文]
這個話題其實早在回國發展,我的中國壇早十幾二十年前就討論過。但是現在這兩個壇都是人煙罕至。子壇家壇股壇這些紮根美國的壇倒是一眨眼就翻頁。故此,宣傳陣地終於跟上了形勢。
其實無非有三大標準。一是國籍,或者忠心屬性,利益屬性,政治屬性。二是血統,膚色。三是語言,文化,生活習慣。
國籍,是定義上最簡明的。當然也還有脫籍,雙國籍等變數。而[
閱讀全文]
老印的教育機會和社會地位是相匹配的。所以跑到美國來的也都是些真精英,知道怎麽玩上層管下層。這些經驗是上不了課本的。小中學習絕對不低於小印,但是缺少畫龍點睛的家傳身教。老中是中國曆史上比較奇葩的一代,往前往後,教育機會和社會地位也是比較匹配的,或者是不公平的。但是老中這一代還是比較公平的。所以老中有了所謂個人奮鬥成功,努力學習就能人[
閱讀全文]
拚命地爬藤為什麽,不就是想當人上人嗎。琢磨著回中國發展,是多麽愛中國嗎,發揚中國文化嗎?就和當年來美國一樣,都是衝著錢來的。當然,這沒啥錯。俗人都是這樣,人人都是俗人。所以啥歧視不歧視的,啥文化不文化的都是瞎掰。說到底是你有沒有那個能力,那個機遇,那個圈子。你再抱怨什麽歧視,猶太人也不會把財產分給你。你再怎麽對黨表衷心,紅二代也不[
閱讀全文]
有身份認同的心理陰影的不是小中,而是老中。
小中和1.5代(12歲以前出來的家庭基本正常的算1.5代,13歲以後或者獨自出來的算小留),基本上沒有接受過完整的愛黨愛國教育,尤其小中和6歲以前來的,完全沒有概念。7到9歲的會有一點,但是也很容易被美國的教育所衝垮。10到12歲稍微堅強一些,這時候主要看的就是家長的影響。如果老中還念念不忘,甚至回國發展造成[
閱讀全文]
主要目標是小留的父母。不要小留害了孩子。目前小留風太瘋狂。外逃資金嚴重。外逃精英的主要理由就是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不吸霾,不高考等等。一方麵是嚴加管製。目前海外投資基本凍結。移民留學受到很大限製。迫使北方的中產移民目標由出國暫時轉向海南雲南上海廣州。但是堵不如疏,思想工作更有力更便宜嗎。所以才推出了這個話題。1.5代其實有兩個高潮。一個[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