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上世紀50年代中後期,一場被後人稱作“人民戰爭”的除四害運動,以銳不可當之勢迅速席卷中國大江南北。在今天60歲以上老人的記憶裏,那場消滅麻雀、老鼠、蒼蠅、蚊子的全民愛國衛生“戰鬥”,用“如火如荼”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
如果問,最早掀起“除四害,講衛生”高潮是什麽時候,確切講,應該是1952年。
當時居民早上5點半開始出門清掃,房前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8年11月12日,外交部解密了從1961年到1965年期間的外交檔案。在本次開放的檔案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涉及1962年10月至11月間當年中印邊界衝突的機密文件。
  勝利後為何主動撤軍
  1962年,中國和印度之間因為邊界爭端而發生了衝突。從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這場衝突持續了1個月左右,中國軍隊取得了絕對的勝利。可是,此後中國軍隊主動停火並後撤。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她曾被謝冰瑩稱為“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她犧牲時年僅28歲。
  如花的年齡,她忍辱負重深入敵後,死後30多年,家人才知道她的真實身份。
  在她的遺書中寫著這樣一段話:“不要帶我的遺骨回家,就讓她在台灣吧!”鐵骨錚錚,不禁讓人肅然起敬。
  今年清明節前夕,記者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在河北師範大學校報上看到這樣一則短小的報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作者是《波士頓先驅美國人報》記者。當他聽到火警後忙趕到現場,一邊朝火場跑,一邊把攜帶的兩台相機調好光圈和快門,同時觀察著火房屋的情況。一名消防隊員正跨到太平梯上,想幫助已經站在太平梯上等待救援的兩個女孩——19歲的黛安娜和3歲的蒂亞娜。作者用鏡頭密切地注意每一個下落的東西,沒想到卻拍攝到了這樁慘劇的全過程。第二天,這組照片見報後,波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周總理曾經說,三天不喝茶,不能不看新鳳霞。鄧穎超去世的時候,她的玻璃板下還壓著新鳳霞的劇照。周總理喜歡聽新鳳霞的戲,在總理的眼中,新鳳霞是個值得尊敬的漂亮女人。總理與新鳳霞的愛人吳祖光也有著極深的友誼。
除此之外,一代畫師齊白石也讚賞新鳳霞,就因為她戲唱得好,長得好。為此,還收她為幹女兒,教她繪畫。
這個漂亮的女人究竟有多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1975年秋,一位名叫唐由之的眼科大夫為毛澤東作摘除白內障的手術。為著讓大夫放鬆情緒,毛澤東與他閑聊起來,當問及姓名後即笑著說:你這名字是從魯迅的詩句來的吧!據魯迅的摯友和學生馮雪峰回憶,1933年底,他因身份暴露不便留在上海,進入江西中央蘇區,任中共中央黨校教務長,與毛澤東有了交往。對魯迅心儀已久的毛澤東了解馮雪峰與魯迅的關係,在一次交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根據可考證的曆史資料證明,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即唐高宗李淵的母親獨孤氏,是隋文帝的一名後妃的姐妹,屬於非漢族,所以李世民和隋煬帝之間還有著姨表關係。唐太宗李世民的母親竇氏也是鮮卑族人。而李淵一方的血統還沒有足夠的曆史證據進行論證。據“鳳凰網文化”文章: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唐朝第二個皇帝,傑出政治家、軍事家。他在位期間出現了曆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6)


圖片說明:鄧小平與卓琳的結婚照  上麵的照片,是鄧小平與卓琳的結婚照。在這張具有珍貴紀念意義的黑白照片上,卻站著兩對新婚夫婦。照片左側是年輕的八路軍幹部孔原和他的妻子許明。而位於畫麵右側的夫婦是鄧小平和卓琳。為什麽他們的新婚合影竟是四個人的合照?《文摘報》轉引大型電視專題片《小平十章》的內容,憶述了鄧小平與卓琳戀愛、結婚的經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鄧小平的一生是光輝、偉大的一生。他的一切與他有一個溫暖、幸福的家,有一位溫柔、善良、不斷給予他支持與幫助的妻子是分不開的。卓琳就是這樣一位默默站在他身後,不斷給予他力量和扶持的偉大女性。綿綿不絕的懷念在北京景山後街的一條胡同裏,有一個兩進的普通院子,灰磚灰瓦,方方正正,院內種了花、草、樹,鬱鬱蔥蔥,這就是“中國人民的兒子”鄧小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共產國際總書記並主管中國事務的季米特洛夫以王稼祥為傳話、代理人,支持毛澤東,反對王明路線。
1937年11月29日,王明夫婦從蘇聯乘飛機飛回延安。
雖說當時毛澤東已經是中共的領袖,然而,王明卻是共產國際的執行委員會委員、主席團委員、政治書記處書記,明擺著是毛澤東的上級。
新來乍到,王明儼然欽差大臣,在延安作長篇報告,毛澤東等“洗耳恭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
[71]
[72]
[73]
[74]
[7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