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徐蚌會戰失利,聲望大跌,白崇禧要求蔣下野。白自己帶六十萬大軍轉入海南島。此時蔣不願見到台灣以外存在一個將來可能比自己強大的勢力,於是派人以到台北組閣為餌,誘騙白於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三十日從海口飛往台灣,從此白再也不能離台灣一步了。
1965年,李宗仁夫婦衝破阻難,抵達北京,受到中共黨政軍領導人的熱烈歡迎和很高的禮遇。
李宗[
閱讀全文]
20世紀末,俄羅斯曾有人提出,將列寧遺體從莫斯科紅場遷往聖彼得堡的沃爾科夫公墓。據說這樣做的理由是為了實現列寧希望和母親安葬在一起的遺願,然而,這隻是某些人的一廂情願,事實證明難以兌現。這是因為:一,列寧臨終前未曾有過這樣的表態;二,列寧墓是克裏姆林宮的一部分,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任何人不得破壞人類文化遺產;三,列寧遺體的[
閱讀全文]

每逢周一和周五,列寧墓不開放。這是醫護人員作例行檢查的時間。
他們打開水晶棺,對遺體進行認真檢查後,給死者的麵部塗上特製的藥液,然後再將水晶棺重新封上。
此外,他們每隔18個月要對遺體進行一次專門護理。
這時,要用專車將遺體從瞻仰廳運到護理室,將其放進一個池子,用專門配製的藥液浸泡一兩個星期。
然後,人們再重新給列寧換衣,化[
閱讀全文]

圖:1967年7月毛主席到大江南視察時,在列車旁接見空軍代表1967年7月14日淩晨五時,毛澤東乘坐的專列從北京發車,向武漢馳去。在這動蕩時期,負責毛主席安全的解放軍代總參謀長楊成武在天上、地上、水上都作了周密安排。地上有前驅、主車、後衛三列火車;還調來了四架伊爾18,兩架子爵,兩架伊爾14飛機,另有四架“米8”飛短途;從東海艦隊調一艘護衛艦到武漢,[
閱讀全文]

江青的最後十年--日趨虛弱常想念毛澤東江青自殺之迷(1991年5月14日) 一九九一年三月十五日,江青在北京酒仙橋的住處高燒不退,因而被送進公安醫院。與其它病人一樣,江青要填寫住院單。這次,她寫的名字是:“李潤青”。這再一次表明她對自己和毛澤東婚姻的懷念之情。“潤”是毛澤東早年的使用的字,“李”是江青的姓,“青”則是江青的“青”。三月十八日[
閱讀全文]

圖:川島芳子(左)與正珠爾紮布(中)米山蓮江(右),攝於1933年11月18日[圖片說明]川島芳子曾與“宗社黨”頭目巴布紮布之子,原偽興安局蒙務科事務官,後為偽滿第九軍管區司令官甘珠爾紮布有過一段婚姻,後離異。圖為川島芳子又為原偽興安省警務科屬官,後為偽第十軍管區參謀長正珠爾紮布(甘珠爾紮布之弟,當年28歲),拉配了一樁“國際婚姻”。女方為日本人米山蓮[
閱讀全文]
前美國總統克林頓在剛出版的回憶錄《我的一生》中論及台海局勢時,指北京當局一九九六年在台海試射導彈「太過分」。克林頓又認為,在現階段兩岸不應該做任何愚蠢事情,以免局勢變得更複雜,相信隨嗵時間推移,問題將會自行解決。香港太陽報報導說,克林頓在回憶錄中表示,自己擔任美國總統的八年期間,中美關係最嚴重的一次風浪,是一九九六年台灣總統大選[
閱讀全文]

毛澤東有言在先
1965年夏,李訥從北大畢業,被分配到《解放軍報》當一名普通編輯。“文化大革命”爆發時,李訥也卷入了這個政治漩渦,她在軍報帶頭“造反”。不久,《解放軍報》全麵改組,才27歲的李訥當上了軍報總編輯。
江青想為李訥物色一位理想的對象,可是因為毛澤東有言在先:希望子女不要找高幹子弟做對象。江青反複物色以後,終於把[
閱讀全文]

林彪十六歲的初戀對象陸若冰湖北黃岡人
1923年,林彪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這年他十六歲。看到林彪迅速成長,林育英十分高興。林彪從“浚新”學校畢業後,林育南把他帶到武漢,送進武昌共進中學繼續學習。這時,林育南已是中共湖北區委負責人之一,同時代理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書記。在共進中學學習期間,情竇初開的林彪曾經有過一段短暫的[
閱讀全文]

黃胄、鄭聞慧夫婦
黃胄、鄭聞慧夫婦
作者:鄭聞慧 1950年,我由幼兒教育係轉到藝術係,我的目的是想學音樂。可是音樂係當時還沒有成立,隻有美術係。我到了美術係,我們的老師呂斯百是從法國回來的,是徐悲鴻先生的學生,解放後曾在華北革命大學學習,畢業時他要求到邊疆,分配到我們學校。他對我們說:我曾經向在北京的徐悲鴻先生要美術教員,可徐先生[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