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充滿陽光的日子裏,我們來到楚成瑞老人的家。楚老今年71歲,已離休多年,但思維仍然很清晰,記憶力相當好,說起話來底氣很足,健談而又風趣。楚老參軍第三年就成為赫赫有名的四野統帥林彪的司機。林彪坐著他的車,從關外打進關內,從北平南下開封,然後又挺進漢口。1950年春,在鮮花的簇擁下,他與林彪的“座騎”一同回到北京。後來,由於林彪[
閱讀全文]

曆史關於南京市白下區利濟巷2號的記憶,在2003年12月20日下午1時30分曾有一次凝滯。“就是這裏了。”樸永心站在利濟巷2號麵前,向樓上望去時,82歲的她老淚縱橫。老人雙肩顫動,傷痛欲絕的哭泣持續了10分鍾,濕透了一條黑紅花紋相間的手絹。人們攙扶這位朝鮮老人摸索著上樓。65年前,她正是從這裏踏入了一段屈辱的人生。上了二樓,她走進了左手第三個房間,它是19[
閱讀全文]
鄭和率領龐大船隊七下西洋,每次航行長達二到三年,人數多達二萬七八千人,如此龐大的隊伍在漫長的海上航行中會不會挨餓?途經國家和地區的各種食物他們是否有福消受?為什麽鄭和的船隊不曾麵對哥倫布、麥哲倫船隊曾有的敗血症的威脅?也許這些問題都曾在你腦海中盤旋。曾隨鄭和遠航的鞏珍在《西洋番國誌》所附的敕書中,對鄭和船隊出洋飲食之準備有如下之[
閱讀全文]
一位日本畫家說,眼下的日本美術界,已經沒人畫水墨畫了。言外之意,中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流逝已盡。明治維新以前,照搬中國水墨畫的日本“墨繪”是其國粹,明治維新以後,西洋油畫漸成日本畫壇盟主,而現在則是西式觀念藝術的天下,水墨畫早已無人關注。雖然今天的日本人羞於說起中國文化對他們的養育,雖然也許隻有專攻中國文化的學者,才承認中國文化[
閱讀全文]
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一百年以前,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的時代,恐怕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上最黑暗最悲慘的時代,隻舉1898年為例: 德國強占山東膠州灣,"租借"九十九年。 俄國強占旅順大連,"租借"二十五年。 法國強占廣東廣州灣,"租借"九十九年。 英國強占山東威海衛與香港新界。前者"租借"二十五年,後者"租借"九十九年。 那是任人宰割的時[
閱讀全文]
一、蒙古人統治中國
今天,由於受到不正確的曆史教科書以及宣傳的影響,很多人對於元代曆史並不了解,他們提起當年那個疆域遼闊的大帝國,有著一種自豪甚至向往的心情,但實際上,我們中很多人的祖先是過著一種亡國奴的屈辱生活,下麵是一篇柏楊先生對蒙元的描述。馬可波羅所見的杭州市廛,是中國都市的外貌。馬致遠筆下的元曲,是士大夫地主階層在象牙[
閱讀全文]

1955年吳祖光(右二)編導《梅蘭芳的舞台藝術》時,與蕭長華(左一)、梅蘭芳(左二)、薑妙香(右一)在一起。
“笨兒”吳鋼學藝記對於照相我曾有一番“難言史”。1947年由於命運的播弄,我曾經並非自願地做過十年電影導演。開始的兩年是在香港,因此未能免俗地背上了一架當時最新式的萊卡相機,然而用了不久竟然被人偷走。現在兒子成了攝影家,我這做老子的還要常常[
閱讀全文]
信中暗藏身世之謎
在中國第二曆史檔案館收藏的國民政府檔案中,存有兩封河南許昌人鄭發寫給蔣介石的信。第一封寫於1946年12月中旬,信文如下:
主席鈞鑒:敬稟者,竊鄭發,年六十二歲,原籍河南許昌靈溝鎮人,於清光緒廿五年,曾在開封鄭老師福安館內求學,時與主席係屬同學。別後數十年,始終不克一晤。到民國十八年秋,並蒙主席召見,因發離[
閱讀全文]
引子:1932年,蘇聯莫斯科,飄飛的大雪下個不停。胡誌明站在城郊的山坡上,任凜冽的寒風和冰涼的雪水鑽入脖頸,淚水悄無聲息地從他眼中湧出,打濕了指間的信箋。這封信帶來的是噩耗:他的忠實伴侶阮清玲被敵人殺害了!
“我把心留下來陪你”
1930年,中國正處在白色恐怖之中,各地正加緊搜捕“共黨分子”。胡誌明這個時候到達廣州。出於安全考慮[
閱讀全文]
一、寧波雙嶼島:500年前的世貿中心的覆滅
五百年前,明王朝實行最嚴厲的海禁政策,王直的海盜武裝走私集團經營的寧波雙嶼島(今舟山六橫島)卻是全球性的貿易中心,來自歐洲和日本的白銀源源不斷運到這裏,換取中國的絲綢、瓷器和茶葉。當時的雙嶼島,僅葡萄牙人就有1200人,曆史學家稱之為“十六世紀的上海”,全球的商品在這裏交換、中轉和集散。台州蛇[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