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小傘的蒲公英

我是一粒蒲公英的種子,撐著小傘走南闖北。如今降落在多倫多這快沃土,我願把我在這裏生活的甜酸苦辣講給大家聽。希望你們喜歡我的故事。
個人資料
黑眼睛的蘇珊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08-06-08 22:51:39)
在王小姐家住了三天後,我住進了LoneOak.這實際上是一間motel,一排屋子呈扇形麵向公路,中間一棵孤獨的橡樹枝葉繁茂。該motel就用此橡樹做logo.由於我們單位派出的人隻有我一位女性,所以我幸運地獨自一人住一間帶有衛生間的房間。其他四個男同事居然擠住在一間屋裏。那間屋有一個廚房,我們五人在那裏解決吃飯問題。
當時我們真是窮啊,我每月的薪水400多塊人民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8-06-07 15:01:38)
第一次踏上加州是1987年四月。我被單位公派到Monterey的一家公司參加一個為期一個月的STD總線的短期培訓。我們一行五人(四男一女)從北京出發,途徑香港、西雅圖、舊金山轉機。我們在舊金山搭上了一架隻有兩排座位象個小巴士一樣的小飛機。隻有一個空姐為二十幾個人服務。她長得很漂亮,但臉上塗得五顏六色的,記得眼皮是綠色的,頭發是紅色的,嘴唇鮮紅。第一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6-05 13:25:21)
五月二十八日,多倫多一個暮春的早晨,我飛往加州灣區看望在GOOGLE工作的兒子。這一次不是去旅遊,而是去照顧兒子。兒子在三年前玩ROOLER摔傷了膝蓋,醫生診斷是韌帶斷裂,需要做手術換掉兩根韌帶。我的這個兒子從小頑皮,多次受傷。九歲的時候,我騎自行車帶他,他跳上跳下不老老實實坐好,掉下來摔斷了胳膊。十四、五歲的時候,在新加坡踢足球,一腳踢到樹根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8-05-22 19:26:54)

汶川的地震搞得人一個星期來寢食難安。眼前全是悲慘的災區景象,竟忽略了多倫多一年中最美麗的春光。忽見花園裏的韭菜齊刷刷綠油油鮮嫩嫩一片蔥蘢,才知春依舊,人空瘦。逝者已矣,生命是如此脆弱,活著的人應珍惜每一天。感謝這造物主的恩賜,割下清香撲鼻的韭菜,包了韭菜餃子。第一茬新韭的清香,讓我恢複了食欲?br/>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汶川的大地震震碎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那一幕幕慘不忍睹的場麵一次又一次的模糊了視線。孩子的屍體,母親的悲愴令心一陣陣抽搐,一陣陣的痛。汶川的大地震又顯現了令人振奮的民族凝聚力和高貴的人性光輝。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平民百姓,有力的出力,有錢的出錢,把愛心獻給災區的人民。汶川的大地震還體現了平民百姓的生命尊嚴。在我的記憶裏,汽笛第一次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8-04-10 16:34:47)
“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是南宋詞人薑白石(薑夔)寓居合肥時寫的名句。看來合肥的早春是在池塘邊。多倫多的早春卻是在雪堆旁。在經曆了一生中雪最多的一個冬天(將近200厘米)之後,春終於來了,盡管她步履蹣跚。雖然雪還沒有化盡,雪堆旁已有藍色的小花(ScillaandCrocus)張開了笑臉。走在早春的陽光下,春風柔柔的拂過麵頰,腳下是鬆軟的泥土,枝[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我身為女性,本該在酒席上矜持穩重滴酒不沾,但是無奈嫁了一個滴酒不沾的丈夫(他酒精過敏,真正的滴酒不能沾),於是乎就不得不扮演巾幗英雄。一來二去,發現自己還是有點酒量的。記得與清華計算機係主任王爾乾一起去錦州講課時,邀請單位擺酒席款待我們,搬上來兩大箱啤酒,王老師是斯文的上海人,最多半杯做做樣子。為王老師檔酒讓我第一次發現了自己在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唱了幾十年了。在國內聽這首歌,很為海外僑胞的愛國心所感動。到後來自己也成為廣義的海外僑胞時,才知道那顆中國心實際上是由中國胃決定的。具體到我,是那或粗或細或長或短或寬或窄或薄或厚或園或扁或酸或辣柔韌韌顫巍巍香噴噴滑溜溜的麵條在我的中國胃和中國心之間建起了一條劈不爛砍不斷炸不毀的鎖鏈。我是北方人,愛吃麵食尤喜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我從不相信命運,總覺得自己所得的一切都是自己奮鬥的結果。人到中年,人生過半,往後的生活也已經看得很清楚了。回首往事,倒覺得許多事好像早已命中注定,不僅僅是自己奮鬥的結果,仿佛冥冥之中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牽引著我一步步走到今天。我第一公派出國是1984年去香港,住在星加坡酒店,那時從未想到我會與新加坡有什麽瓜葛。雖說當時很多人向往香港,但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清華園裏的花花草草有多美,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早有描述。我想朱老先生所在的清華園一定比我住的時期更美。
記得那時流經校園的小河還沒有加水泥河堤,是一條真正的自然的河。河堤是斜斜的土堤。堤兩岸垂柳依依。在河的南岸,工字廳的北麵,有一座小山包,山上有幾棵杏樹。每年初春,最早給人們報春信兒的,是河南岸小山包向陽坡上的杏花與河北岸的垂柳。我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
[16]
[17]
[18]
[19]
[20]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