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蟲語冰

讀書影視,詩書畫,生活見聞雜感隨筆,胡言亂語之類吧。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周末去看了電影AMightyHeart,感受到戰爭狀態中的卡拉奇,非常真實的感覺。商場還營業,公車軍車私家車象蟒蛇一樣交纏。陰謀在醞釀和執行。警察隨時衝入民宅抓人。和我們同時,有些人就那樣生活。許多外國記者(約3000名)把生死置之度外地趕到那裏去,是怎樣的一種輝煌!但是,記者如今已經失去了中立的冠冕,他們被綁架,成了戰爭交易的籌碼。影片屬於政治題材,AMigh[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6-24 13:04:17)

上帝造人的缺憾遠遠不是有了些障殘的“次品”,遠遠不止。上帝的缺憾不在這裏。
健康人的幸福並不建築在病殘者痛苦的基礎上。沒有艾滋病時代人的幸福安全感應該比現代好。如果你有個小兒麻痹症的弟妹,你不會因此增加健康人的幸福感。一個乞丐在你的餐桌邊等候殘羹剩菜不會使你更享受美食。
問到我的良心深處,對於殘廢人我從來沒有歧視過。沒有任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7-06-21 21:30:26)

小時候隨祖父母住在鄉下小鎮,冬天奇冷,有手爐腳爐取暖。年關近了,白果上市,常常用手爐腳爐烤白果。這項活動與其說是為了吃,不如說是為了玩。歲月悠悠,轉眼我怎麽就到了美國。超市見有白果賣,想起小時候烤白果的事,就買了一包。
現在沒有手爐腳爐了,烤白果用小烤箱。白果平鋪在金屬托盤中。隔著玻璃窗看到白果有些焦了,打開烤箱,抖抖盤子,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6-17 08:25:39)

王安憶的作品,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她超越政治。小說是寫人的。江山可以在一個晚上易姓,人性不會變。怎麽樣的人還是怎麽樣的人。社會製度可以在一個晚上改變,但社會不會。所以,在革命成功二十幾年後,毛澤東忽然省悟到:他畢生為之奮鬥而建立的新社會,原來“和舊社會差不多,搞八級工資製。”還說:“搞社會主義革命,不知道資產階級在哪裏,就在共產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當代作家,最喜歡讀王安憶。自己問自己,再往下,第二喜歡誰?想了想,竟沒有第二,第三第四也是空白。捉摸著恐怕要到十名以後才輪得上別人。這純粹是個人狹隘的喜好。很多名人名作我都沒有摸過,或者偶爾摸過,竟是不堪卒讀。即便是王安憶,也遠遠沒有讀過她的全部,一半也沒有,最多不過三分之一吧。欣賞王安憶,並沒有追星的熱忱,似乎恨不能了解她的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7-06-14 22:20:28)
(好多年前的舊文了)
如果這二位不算闊佬的話,世界上就沒有闊佬了。二位者誰?比爾。蓋茨(BILLGATES)和沃倫.巴菲特(WARRENBUFFETT)也。當今世界上第一、第二富豪也。二位富豪應此間華盛頓大學的邀請,和學生座談。

比爾。蓋茨和沃倫.巴菲特是好朋友,那是當然的。別人高攀不上。二人對談,頗使人想起三國演義中煮酒論英雄一節,巴菲特先生大可以說:"天下富豪,唯比爾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6-11 21:52:07)
現在的中國人,在孩子身上寄托太多,家庭就以孩子為核心。小時候寵若珍寶,大了要他出人頭地。自己老了,又理所當然的靠子女。所以,孩子很覺得父母是負擔,從小就為父母學習,為父母爭光。長大以後,父母靠上來,也無可奈何。背地裏,常常怨恨父母。
其實,人要為自己活。為人父母或子女當然要盡一部分責任,但是,隻是你生活的一個分枝。你另有你生活的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7-06-10 11:27:47)
海外看中文書,除了家裏有的,來源主要是圖書館。抓到什麽就看什麽。不好看就放下。電子版篇幅長了看起來就累。不久前看到餘華的《兄弟》上了紐約時報,慕名到網上看了個開頭:小流氓廁所裏偷看女人屁股,餘華就做足文章,說得津津有味,俺就犯膩,不看了。感想是,現在的文學就是對從前的反動,從前習慣了正襟危坐,現在就流行漫畫加耍貧嘴。時代使然。
正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剛剛去看了LostinTranslation,這是我喜歡的那類電影,寫現實生活,現實
生活中的普通人,人的普通情感。我是個看電影愛打瞌睡的人,但是這回從頭到底我沒有打瞌睡。如果援引以往的經驗,這樣的影片就要問鼎奧斯卡了。
兩個孤獨的人走到一起。那種無奈,那種相知,終於相依。孤獨,似乎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喚起多少孤獨心靈的共鳴。人物感情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終南進士出無車,折得梅花樂有餘。
不管石油今貴賤,灞橋風雪跨毛驢。(啟功。鍾馗騎驢小景)
注:這裏的車要念ju才壓韻。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1]
[12]
[13]
[14]
[15]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