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閱讀 ()評論 (2)
johnz002所貼《春之聲圓舞曲》太好聽了,不禁想起女高音協奏的《春之聲圓舞曲》。一搜,先出來的是韓版。結果有了本貼。

SumiJo-J.Strauss-Frühlingsstimmen-VoicesofSpring
vs紅
KathleenBattle-Frühlingsstimmen[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古典雙人舞(GrandPasClassique)作曲:作曲:奧伯(Auber)大雙人舞;SylvieGuillem&ManuelLegris
這段舞蹈象芭蕾的教科書一樣規範標準.中規中矩,輕重緩急而有節製.激情始終在理性的主導之下,優美雅致從容不迫,從音樂到編舞是古典芭蕾雙人舞的範本.SylvieGuillem遊刃有餘的演出完美地體現了這種程式化的優美.
從登上國際舞台之後SylvieGuillem也一直是爭議的焦點。有許多反對者認為Sylvie[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5-07 13:25:52)
古箏:《小橋流水》
NewAgeClassicChineseGuzhengmusic(古箏)DepartingString(離弦)byChangJing常靜
離弦之箭,這裏是是指音樂的穿透力,
也指離開常規演奏方式的樂曲。
已經不受琴弦的約束,
淩駕於樂器本身以上的音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歌劇《尼克鬆在中國》片斷
介紹:
約翰.亞當斯是目前美國最受歡迎與尊敬的當代作曲家。他學於著名的哈弗大學,曾師從科赫納、特雷蒂希與塞欣斯等大師。此後他去了加利福尼亞,在那裏他最初傳統式的創作為他贏得了聲譽。那一時期他還在舊金山音樂學院執教了十年。上世紀七十年代,他轉向現代的二分音體係。亞當斯的作品主要涉及樂隊與舞台音樂體裁,是一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5-06 20:28:51)
閱讀 ()評論 (0)
(2007-05-06 17:42:49)
鋼琴版《西班牙狂想曲》
埃瑪努爾·夏布裏埃《西班牙狂想曲》
埃瑪努爾·夏布裏埃(EmmanuelChabrier,1841-1894),法國作曲家,生在昂貝爾,自幼顯示音樂才能,但從父命學法律當公務員,同時自學音樂。1877年他的輕歌劇《星》在巴黎喜歌劇院上演後,被承認為專業作曲家,但仍利用業餘時間創作。直到1880年在慕尼黑聽了瓦格納的歌劇《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深受影響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5-06 17:36:26)
埃瑪努爾·夏布裏埃《西班牙交想曲》
鋼琴版
埃瑪努爾·夏布裏埃(EmmanuelChabrier,1841-1894),法國作曲家,生在昂貝爾,自幼顯示音樂才能,但從父命學法律當公務員,同時自學音樂。1877年他的輕歌劇《星》在巴黎喜歌劇院上演後,被承認為專業作曲家,但仍利用業餘時間創作。直到1880年在慕尼黑聽了瓦格納的歌劇《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深受影響後,才決意退職專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瓦格納:歌劇《女武神》
《女武神》,又稱《英雄傳喚使》,三幕歌劇,是歌劇四部曲《尼伯龍根的指環》的第二部(其它三部分別為《萊茵河的黃金》、《齊格弗裏德》和《眾神的黃昏》),作於1854-1856年間。整套歌劇初演於1876年,其中的四部作品均為作者自撰腳本,以德國史詩和神話為題材。《尼伯龍根的指環》體現了作者的叔本華唯意識論思想,被任為是瓦格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瓦格納:歌劇《女武神》
《女武神》,又稱《英雄傳喚使》,三幕歌劇,是歌劇四部曲《尼伯龍根的指環》的第二部(其它三部分別為《萊茵河的黃金》、《齊格弗裏德》和《眾神的黃昏》),作於1854-1856年間。整套歌劇初演於1876年,其中的四部作品均為作者自撰腳本,以德國史詩和神話為題材。《尼伯龍根的指環》體現了作者的叔本華唯意識論思想,被任為是瓦格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