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歸檔
博文


流放在熱帶叢林的中國抗日將士
-鏡像中之南太平洋新不列顛島上的中國戰俘(4)
1945年的秋天,在亞包的中國官兵獲得了解放,恢複了自由,也迎來了中華民國34周年的國慶。在遠離中國大陸的南太平洋熱帶叢林裏,他們已經渡過了幾個春秋,可卻沒有機會去慶祝自己國家的國慶。但在1945年的10月10日,情形卻已大不相同—他們已成為自己的主人,於是,就有機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流放在熱帶叢林的中國抗日將士-鏡像中之南太平洋新不列顛島上的中國戰俘(3)
日本投降後,新不列顛島是由澳大利亞軍隊占領的。作為盟軍在該島的統治者,澳軍接管了日軍的物資、兵站以及日軍俘虜,同時也接管了日占時期的盟軍各國戰俘營。這樣,中國戰俘營也就處於澳軍的直接管轄之下。因此,作為澳大利亞軍隊的最高指揮官-參謀總長,一待澳軍接管了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流放在熱帶叢林的中國抗日將士-鏡像中之南太平洋新不列顛島上的中國戰俘(2)
1945年9月,澳洲軍隊(澳軍第11師)占領新不列顛島,解放了包括中國戰俘在內的所有被日軍羈押的戰俘和平民。下麵是有關中國戰俘的照片,反映了中國戰俘被解救後的情景。
莊嚴的時刻,曆史的天空,銘記著八年浴血抗戰的中國人民,終於迎來了日本投降的這一天。這是1945年9月17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流放在熱帶叢林的中國抗日將士
-鏡像中之南太平洋新不列顛島上的中國戰俘(1)
巴布亞新幾內亞(PapuaNewGuinea)的新不列顛島(NewBritainIsland)上,曾經有一座中國戰俘集中營。這是史實。可是,在中國有關抗戰的文獻中,難以找到關於它的記載;在相關的抗戰回憶文章和口述記錄中,也每每語焉不詳。國人在熱烈地討論抗戰問題時,又有誰知道或指出,曾經有1000多位在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題記:北伐期間的西征,發生於1927年秋冬,主其事者,桂係也。故在此貼出這份由蔣中正所作之此一行動的報告,以理清西征之脈絡。而蔣作此報告時,距其謀伐桂係,不過數日而已。曆史就是這樣無情,但也顯得風雲詭秘,波瀾壯闊,令人拍案。】
關於西征經過的報告蔣中正1929年3月18日(此文摘自蔣中正在中國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所作之軍事報告第六章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題記:民國十八年,蔣中正與廣西軍事集團因爭奪湖南湖北的控製權,而導致蔣桂戰爭。旋因桂係大將李明瑞率領部下陣前倒戈,蔣中正不戰而得兩湖,李宗仁和白崇禧則如喪家之犬,循海道潛返廣西老巢。由此而揭開了蔣桂日後八年的對抗,直至抗戰開始才又同仇敵愾,共赴國難。一部中國曆史,通常是成王敗寇。下麵的蔣中正之文告,也恰恰說明了這一點。】
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昨天整理照片,突然看到一張20多年前的老彩色照片,照片已經有些退色,但拍的是我們81和82級研究生諸位師兄弟1983年在中山大學東南亞研究所門口與傅老師的合影,這實際上也是我們與老師唯一的合影。 
             1983年的冬天,廣州中山大學東南亞曆史研究所
光看老師的名字,是典型的中國人的名字,但傅老師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天快亮了,我同副官、衛士截住一部回空卡車,乘著來到太原西南數十裏的開柵村停下來。第二日早晨到鄉公所查問,才知道這地方離交城縣不遠。我們到縣城打聽,才知道閻錫山也到了那裏。閻錫山那晚臨走的時候,並未告訴我他將到什麽地方去,在這裏是無意中遇到他的。我去見他,把昨夜出城的經過概況說了。他問我:“你看太原能守多久?”我說:“很難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太原會議及太原失守後的狼狽情況
  這時忻口戰場經過相當激烈的戰鬥,對當麵的敵人既無法殲滅也沒擊退,而敵人又陸續增加,不斷進攻,我軍很難維持。閻錫山打電報給我,同時也直接打電報給各總司令,要我同孫連仲即刻到太原去開會,討論防守太原的部署。就在那日下午四五點鍾,我帶同一班衛士到達太原。我的指揮部人員則停留在榆次附近的鳴李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時馮欽哉部隊仍不知消息,曾萬鍾方麵也失去了聯絡,戰況不明。由於孫部的增援,舊關方麵的戰局得以穩定了一些日子,但是要持久仍是困難的,因此我要回太原同閻錫山商量下一步的辦法,並把指揮所撤至陽泉。
  我把娘子關方麵的戰況報告了閻錫山。我說:“娘子關方麵馮欽哉部顯然是有意規避作戰,曾萬鍾部情況也不明了,鐵路正麵雖不是敵人攻擊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56]
[157]
[158]
[159]
[16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