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2009-01-01 15:03:24)
http://music.guqu.net/fujiao/3044.html
大慈大悲湣眾生。大喜大舍濟含識。相好光明以自嚴。眾等至心歸命禮。
南無歸依金剛上師。
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http://www.foen.org/article.asp?id=1951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1-01 15:01:23)
http://luzifur.pixnet.net/blog/post/9741255第一、誠心懺悔。欲消業障者,必先誠心懺悔,痛改前非,對自己的過去慚愧及難過,虔心懺悔是第一要件。
若人生有一功抵一過的想法,反正可以相抵何必擔心再犯法,若存此念,試問這是虔心懺悔、流淚痛改前非的心態嗎?這樣是消不了業,反而加重罪障。一個人是否真實的懺悔,立誓不犯?騙得了自己與他人,騙不了冥冥之眼吧。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http://www.dymf.cn/Article/ShowClass.asp?ClassID=31&page=1
開示:過失   在末法時期修行,會有無數的違緣與障礙,我們周圍的環境,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力量。如果我們自己沒有正知正見,這種強大的力量足以將我們好不容易對佛法、對修行生起的一點點信心摧毀或淹沒。所以修行的初期,不要妄想去救度眾生,隻要把自己修持好,就是救度眾生了。
  我無數次地說過,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http://www.xuefo.net/show1.asp?id=3515
索達吉堪布:吉祥臥&晝夜二修法  睡眠時應保持什麽威儀呢?結束了一天的聞思修行和修持善法之後,晚上入睡時,應像怙主佛陀4月15日示現涅槃時的吉祥臥一樣:右側下臥,以足壓足,右手墊在右臉頰下,左手放在左腿上。以這種臥式入睡,即使突然離開人間,也不會墮入惡趣當中。蓮花生大士在《六中陰》中再三地宣講:“任何一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入道多門,唯人誌趣,了無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誠,曰恭敬。此二事,雖盡未來際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而吾人以博地凡夫,欲頓消業累,速證無生,不致力於此,譬如木無根而欲茂,鳥無翼而欲飛,其可得乎?!
??世欲讀書,絕無敬畏。晨起則不加盥漱,登廁則不行洗濯。或置座榻,或作枕頭。夜臥而觀,則與褻衣同聚;對案而讀,則與雜物亂堆。視聖賢之語言,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源自:http://www.duozhiqin.com/forum/archiver/?tid-31310.html
普賢菩薩有十個修行大願,其中一個叫「隨喜功德」。修行隨喜功德,與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等有著同樣的重要功德,我們隨喜讚歎他人的成就好事,如同禮、念佛、誦經一樣,都是了不起的修行功課。什麼是隨喜?別人出錢作公益,我多少幫一點忙;別人作了好事,我樂見其成;別人有成就,不起嫉妒的心,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淨空法師的簡要必生十念法,為淨土宗學佛之人今後修行的常規。現說明如下:
自修者,每天中九次之念十聲佛號法。每天晨起與睡前各一次,日中三餐各一次,午前開工及收工各一次,午後開工及收工各一次,共計九次。每次稱念十聲四字“阿彌陀佛”或六字“南無阿彌陀佛”,原有日常定課可照常行之。
共修者,凡講經、開會、聚餐等無特定儀軌之集會,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諸位仁者: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三稱)  在佛住世時,沒有這部經;在古印度也沒有;這部經是唐玄奘法師去印度取經期間才有的。當時他走了三天三夜、斷糧斷水,後有野狼跟蹤,在這種情況下昏倒在地。當他回憶起這段故事時,最後一念是“我必死無疑”,“我肯定不行了”。當他再次醒來時,看到一位老者在他身邊,而且給他備足了幹糧和水。唐玄奘就問老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早課:九點至十點晚課:八點至九點儀軌:蓮池讚彌陀經彌陀讚讚佛偈念佛號三皈依回向文早晚課內容如下: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懇請在UC大廳參加念佛的各位蓮友及各淨土家園群裏的蓮友累劫累世的父母師長、六親眷屬以及十方世界我們所有的親人都到這裏來,包括曾被我們有意無意所傷害過的一切眾生,你們也都是我們的親人。也就是身處地獄道、餓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九十九億恒河沙數諸佛所說
  觀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若諸眾生誦持大悲神咒,墮三惡道者,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悲神咒,若不生諸佛國者,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悲神咒,若不得無量三昧辯才者,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悲神咒,於現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為大悲心陀羅尼也。唯除不善及不至誠。乃至說是語已,於眾會前,合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36]
[37]
[38]
[39]
[4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