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繁忙同修必看:簡要必生十念法,晨朝十念法/印光大師

(2009-01-01 14:55:31) 下一個
(一)淨空法師的簡要必生十念法,為淨土宗學佛之人今後修行的常規。現說明如下:

自修者,每天中九次之念十聲佛號法。每天晨起與睡前各一次,日中三餐各一次,午前開工及收工各一次,午後開工及收工各一次,共計九次。每次稱念十聲四字“阿彌陀佛”或六字“南無阿彌陀佛”,原有日常定課可照常行之。

共修者,凡講經、開會、聚餐等無特定儀軌之集會,在共同行事之始,可共修此十念法。也就是,大眾合掌同聲稱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而後始進行講經、開會、用餐等活動事宜。


按此自修與共修之十念法,有其特殊之法益。試舉如下:


1. 此法簡單易行,用時少而收效宏,確實而切要,可久且可廣。

2. 為‘佛法家庭’之具體有效方法。例如:於家庭中三餐時行之,則舉家之成員或信或不信皆蒙攝持不遺。且有佛化親朋鄰裏,普及社會之大利益在。

3. 以簡單易行,一日九次,從早到晚,佛氣不斷。一日生活之中,佛念相繼,日複一日。久能如斯,則行人之氣質心性將呈逐漸清淨,信心與法樂生焉,福大莫能窮。

4. 如能隨順親和,稱念十聲佛號,便有袪除雜染,澄淨心念,凝聚心神,專心務道,以及所辦易成,所遇吉祥,蒙佛加佑,不可思議等等之功德。

5. 自修與共修,相資相融,資糧集聚,個人之往生在握,而共同之菩薩大業,亦共成焉。

6. 此法可以二法名之。一為“淨業加行十念法”,是對己有行修定課者言,因此法是在原有之課業上加行之故。一為“簡要必生十念法”,是指適於目前以及今後淨業學人中大部分無定課者言。因現今社會遞變,匆忙無暇,局礙多難故。而此法易集資糧,信願行之,平易圓具。而“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之標準,亦甚符合無缺。

因每次念佛時間短,易攝心及不懈怠故。又以九次念佛之功行,均衡分布貫穿全日,全日之身心,不得不佛。亦即全日生活念佛化,念佛生活化。
總而言之,此法簡要而輕鬆,毫無滯難之苦,如此法大行,則淨業學人幸甚!未來眾生幸甚!諸佛歡喜。


南無阿彌陀佛,一九九四年諸佛歡喜日美國淨宗學會四眾同倫敬勸


(二)晨朝十念法

每日清晨服飾後,麵西正立,合掌連聲念“阿彌陀佛”,盡一口氣為一念,如是十氣,名為十念。隨氣長短,不限佛數,惟長惟久,氣極為度。佛聲不高不低,不緩不急,調停得中。如此十氣,連屬不斷,意在令心不散,專精為功。名為十念者,顯是藉氣束心也。念畢,發願回向雲:“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已問訊作揖而退。

為官不妨公務,為士不妨修讀,商賈不妨販賣,農工不妨耕作,凡一切所為,皆不相妨,但盡此一身,不得一日暫廢,至誠如此,無不往生。雖品位不高,但預末品,即入聖流,是費時少而收效宏,用力小而成功大,終日雖忙,豈無片刻之暇,何不挪一茶之頃,而為萬劫不壞之資乎?惟須隨氣長短,不可強使多念,強則傷氣。隻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傷氣,如漸能多念,可加每晚十念,或忙裏偷閑,有暇即念,或作務時念佛無間,生品必高。


(三)印光大師十念記數的念佛方法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

  “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晨朝十念,盡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

  “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 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複攝心記 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

  “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舍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臥,皆無不宜。”(《印光法師文鈔(正)》“複高邵麟書四”)

(四)慈雲懺主淨土文

  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淨土。
  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
  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
  佛及聖眾,手執金台,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
  華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