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1980年3月24日
中國命名首批“經濟特區”
1980年3月24日,在廣州召開廣東、福建兩省會議,正式將“出口特區”定名為“經濟特區”。在1979年4月,鄧小平對廣東省領導習仲勳、楊尚昆說,劃一塊地方,叫做特區,中央沒有錢,你們自己搞。6月,廣東省即提出辦出口特區的設想:特區內允許華僑、港澳同胞、部分外國廠商投資設廠,或合資興辦企業、旅遊業;外商須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98年3月23日
《泰坦尼克號》獲11項奧斯卡金像獎
1998年3月23日,美國第70屆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奧斯卡金像獎)在洛杉磯揭曉。製作成本高達兩億多美元的美國巨片《泰坦尼克號》一舉奪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響和最佳攝影等11項奧斯卡金像獎。該片根據1912年一艘同名客輪遇難事件改編。在70年的奧斯卡獎曆史上,隻有影片《賓虛》獲得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約翰·凱倫(美國軍政分析家、批評家),最近在美國國家防務快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
中國現在繼續要一場根本不能取勝的戰爭
現在的中國處於一個極端民族主義與自大、安逸的發展階段。在中國人陶醉在自我創造的“天下太平”與“歌舞升平”的繁榮景象下,中國失去了以往的早期鬥誌,不斷開始沉湎與它們的那種安逸。
在下一場戰爭到來之際,如果這場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1916年3月22日
袁世凱宣布取消帝製
1916年3月中旬,袁世凱迫於形勢,不得不采納馮國璋等五將軍和政治顧問莫理循的建議,“立刻取消帝製”。他先令天津造幣廠所鑄帝國紀念新幣暫緩啟用;接著批準停發大典籌備處經費,悄悄摘下大典籌備處招牌。與此同時,他召見披露其日記而被免去機要局長的張一麟,要他重新起草一份取消帝製令,說:“予昏憒不能聽汝之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27年3月21日
蔣介石進入上海
身穿閃亮白色軍服的美國海軍鎮壓暴亂之後回到南京
  1927年3月21日,蔣介石率領國民黨軍隊勝利完成了從廣州北上的進軍,今天進入上海。由於山東軍隊匆匆撤走,蔣介石的軍隊幾乎一槍沒放。蔣打算實現中國南方和北方的全部統一,因此,占領上海對他來說是前進了一大步。
  過去幾天內,當蔣介石向上海進攻時,鼓動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13年3月20日
國民黨要員宋教仁在上海車站遇刺
實際負責主持國民黨黨務工作的宋教仁  1913年3月20日,國民黨要員宋教仁在上海車站遇刺身亡,時年31歲。
  宋教仁(1882一1913),湖南桃源人。1904年2月參與組織華興會。1905年參加同盟會,任《民報》撰述。1912年任南京臨時政府法製院總裁,同年8月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任代理事長。
被刺身亡的宋教仁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1966年3月19日
《音樂之聲》獲第3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1966年3月,由美國20世紀福克斯公司出品的彩色音樂片《音樂之聲》獲第3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該片導演羅伯特-懷斯獲最佳導演獎;主演朱莉·安德魯斯。本片根據在奧地利發生的真人真事而改編。描寫在1938年,年輕的見習修女瑪利亞到退役的海軍上校特拉普家中做家庭教師,上校幾年前妻子死了,教育孩子的方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26年3月18日
北京發生“三一八”慘案
段祺瑞政府衛隊與群眾對峙的情形
1926年3月18日,北京發生了“三一八”慘案。天津大沽口事件後,日本聯合英美等八國於3月16日向北洋軍閥段祺瑞執政府提出撤除津沽防務的所謂最後通碟,激起中國人民極大憤慨。1926年3月18日,中共北方區委組織北京總工會、學生聯合會等60多個團體和80多所學校共約5000多人,在天安門前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98年3月17日
中國承諾人民幣不貶值
1998年3月17日,新上任的國務院總理朱榕基宣布了“一個確保”。他說,我們必須確保今年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達到8%,通貨膨脹率小於3%,人民幣不能貶值。從去年亞洲經濟危機開始,人民幣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在亞洲國家貨幣不斷貶值、進口減少的情況下,要堅持人民幣不貶值談何容易,許多人對此持懷疑態度,特別是在中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83年3月16日
文革風雲人物聶元梓、蒯大富、韓愛晶被判刑
聶元梓在北大講演
1983年3月16日,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經過公開審理,開庭宣告對在“文化大革命”中積極追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反革命活動的聶元梓、蒯大富、韓愛晶的刑事判決。聶元梓原任北京大學哲學係黨總支書記,“文化大革命”中為北京大學文化革命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革命委員會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76]
[77]
[78]
[79]
[8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