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千裏路雲和月(十)★魁北克市看完了瀑布後一路西南行,準備去魁北克市看看,去看看這著名的法語古城及一位闊別二,三十年的高中同學。“魁北克市是一座位於魁北克省南部。人口約70多萬的魁北克省首府。主要使用法語。魁北克市是墨西哥以北唯一的留有古老城牆的北美洲城市。當中的魁北克歷史城區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1985年)”"此地的原始居民為印[
閱讀全文]

八千裏路雲和月(九)★尼亞加拉瀑布
來到美國東部,尼亞加拉瀑布應是必去的景點之一。“尼亞加拉瀑布位於加拿大和美國交界的尼亞加拉河上。‘尼亞加拉’在印第安語中意為‘雷神之水’,印第安人認為瀑布的轟鳴,就是雷神說話的聲音。此瀑布號稱世界七大奇景之一,以其宏偉的氣勢、豐沛而浩瀚的水汽,震撼了所有前來觀賞的遊人。尼亞加拉瀑布是尼亞加拉河跌入[
閱讀全文]

八千裏路雲和月(八)★Boston海灘
Boston那兒的海其實並不適合遊泳。北大西洋的海流送來大洋深處的冰冷海水,盡管在七月夏天,酷熱的太陽曬得海灘沙石滾燙,幾乎能把雞蛋烤熟,但海水還是奇冷無比,幾近冰點。
但既然來了還是要下去玩玩的,否則對得起誰啊。請看以下片片。
↑路程
↑海灘奇熱無比
↑但能下海遊泳的人還是非常寥寥
↑而能下水的大部份[
閱讀全文]

八千裏路雲和月(七)★Harvard&MIT去Boston,那也總得要去轉轉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這兩所世界著名的大學吧。同樣,哈佛和麻省理工學院的曆史也不用多說了,每人知道得都比我清楚,如不清楚的上網一搜一大堆,萬一有人同我一樣懶得去搜的,那也沒什麽,反正有名歸有名,實際上同我們大部份人也沒多大直接關係。我就如此這般走馬觀花逛了一圈,然後在哈佛廣場邊的[
閱讀全文]

八千裏路雲和月(六)★西點軍校
離開紐約去Boston途中順便去西點軍校轉轉。西點軍校的曆史也不用細說了,Google一下一大堆。以下是極簡略的介紹(來自網絡):
“這所幾乎和美國曆史一樣悠久的著名軍校,建成近190年來,一直被稱為美國陸軍軍官的搖籃。它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名將和軍事人才,其中有3700多人成為將軍,2人成為美國總統(格蘭特和艾森豪威爾)。據1993年統[
閱讀全文]

八千裏路雲和月(五)★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為一個博物館專門留一小節,這博物館有何特別嗎?對,是有些特別。第一,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的五大博物館之一。以下排名來自網絡:“世界五大博物館:法國的盧浮宮、英國的大不列顛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俄羅斯的埃米塔什博物館(冬宮)、中國的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五大博物館。其中前四個是[
閱讀全文]

八千裏路雲和月(四)★紐約下一站就是紐約,這世界之都。紐約的景點就那麽些,每人從書中報紙裏或圖片上都耳聞目染熟得不能再熟了,也不多說,且看片片。
↑路程
↑還是來這路邊雕像先。有點不男不女。
↑還有這個
↑被炸的世貿雙子樓地基其實也不大,站在那兒感覺很擁擠
↑再轉去看看這不知在畫報上看了N多次的雕像。許多影片上曾顯示一些逃難來的[
閱讀全文]

八千裏路雲和月(三)★費城華盛頓粗略看完後出發往紐約走。來之前我一美國同事建議我順便去費城看看,那有一舉世聞名的自由鍾。反正也順道,那就轉過去看看吧。看完鍾出來,開不一會車就迷路了。這城市看起來不大,但單行道奇多,在一丁字路口剛右轉半個車身時,發現是條單行道,馬上試著左轉想順道而去,這時一個騎自行車的女士看我猶猶豫豫地轉來轉去擋了一下[
閱讀全文]

八千裏路雲和月(二)★華盛頓DC清晨進華盛頓市區後,轉了不知多少個彎,換了不知多少條線終於到達事先預訂的賓館住下。在野外可到處野營,也不愁找不到洗澡與上廁所的地方,到了市區反而找不到門摸不著邊,非得住賓館不可了。華盛頓的景點較集中,白宮,戰爭及名人記念碑以及博物館等等都在一處,極大地方便了遊客。
↑路程
↑剛從地鐵站出來就看到此景。左[
閱讀全文]

八千裏路雲和月(一)★從猶他到華盛頓DC在國內時,對所有國家印象最深的還是美國,當時也看了奇多的二戰與美國西部片,總想什麽時候去看看。現在來了,也基本上玩遍了美國西部各州,之後總有個夢想和計劃,就是開車穿越美國內陸,從我現在的居住地猶他州到美國的東部海岸邊。其實也曾坐飛機到過美國中部與東部的許多城市,但總覺不過癮,一個個的城市對我來說,[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