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現在開始,我徹底放手了
今年女兒從醫學院畢業,也已嫁人,完全獨立。看著她漸行漸遠的背影,有些不舍,有些無奈,還有點替她擔心,然更多的是替她高興,也為自己完成了做父親的任務,有減輕負擔之後的輕鬆與喜悅。這種種感覺纏繞在一起,可謂是五味雜存,一言難盡。
回想過往,這二十多年的倍伴,在此時,如同被壓縮成一本書,沉甸甸地捧在雙手,裝在心[
閱讀全文]
近段時間我碰到一出租房的麻煩事,請教過來人的建議,現簡短把故事說一遍:
在2017年從猶他搬來加州時,把四千平方英尺猶他的房子出租給一個墨西哥家庭,到2022年把好好的房子弄得破爛不堪後,終於搬出去了
我花了九萬多美元,曆時一年才把房子裝修好,這過程也是苦不堪言。一個無良的從中國移民來的Handyman坑了我一大把,質次價高工期長,之中停停做做貓膩[
閱讀全文]

R2AK的路程已走完了,種種記憶正漸漸模糊,悄然遠去,如同人生的一頁,翻了過去,我似乎聽到了紙張嘩拉拉的翻動聲。
我還會再翻回來看嗎,不會,至少目前到可見的將來都不會。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我不懷念也不留戀。如同生活,無論幸福或痛苦,過去的就過去了,我喜歡往前望而不向後看。
前麵,有更刺激的人生,更美麗的海域在招喚我。世界像一本書,我喜[
閱讀全文]

到達目的地後,還有一件重要又較複雜的事,那就是怎麽把自己與Kayak運回家。用大船參賽的組,一般是原路返回。如果家在其它地方的,直接駕船回家。像Outtaspace參賽組,他們家在阿拉斯加,就直接駕船回去了。我的車停在賽程起點處,我得回到起點才行。我的是Kayak,走不快,不能從水路原路返回。幸運的是,這兒有運輸大貨輪從Ketchitan一直到華盛頓州的Bellington,我同Kayak[
閱讀全文]

昨晚,經這麽一場風推Kayak撞礁石的意外,待折騰完後,我在離岸較遠些的地方拋錨想再睡一會,但怎麽樣也睡不了了,那就摸黑啟程吧。睡不著有二原因,第一是離岸遠些的地方風浪太大,Kayak搖來晃去的很不斜服;第二是終點很近了,隻剩下了六十英裏,興奮啊,這麽千辛萬苦地過來,終於要到頭了。淩晨三點鍾,東邊的天開始發白。越往北走,天亮得越早。早晨細雨綿綿[
閱讀全文]

第十八天的早上還是細雨朦朦,風時有時無。我駕著Kayak在群島間一路逶迤,不緊不慢地向目的地航行。離目的地越來越近,心情也越來越放鬆。真不敢相信,從維多利亞港出發,已經航行了十八天了。旅途中的點點滴滴,如電影般在眼前快速閃過。我最懷念的還是SymourNarrow之前的日子,那兒有更多的可愛的人們,越往北走風景越原始,人也越少,很少有同本地人互動的機會。[
閱讀全文]

這已經是第十七天的早晨了,看著終點越來越近,心也越來越興奮。盡管對兩個不知何時會壞的Drive,還有點提心吊膽,但心中想著就是現在最壞的情況出現,我應該也能完成這趟旅程。
現在離終點大約一百英裏,那條清掃船要六天時間才能趕上我。那麽我每天隻要行十八英裏就可,這樣就是不用Drive,我應該也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達終點。最後的幾英裏,我就是遊泳也要遊[
閱讀全文]

第十六天的早晨,當我在Kayak上醒來時,天已大亮。頭伸出帳篷一看,發現自己處在陌生的水域,不是昨晚我下錨的地方。怎麽會這樣?我一時回不過神來。那岸邊的岸石呢,去哪了?怎麽消失不見了?這不對啊!
我以為自己還在夢中,使勁搖了搖頭,眨了眨眼,確讓自己醒著,不在做夢。呆了一會,回過神來,知道自己已漂離了原來的拋錨地好遠,現在已在水中央了。怎[
閱讀全文]

第十四天通宵沒睡,有風時走快點,沒風時走慢點,一直往前行。
我原來打算從此不再停岸,不再拋錨休息,而是一路不停地前行,直到目的地。到目的地的距離也就剩下一百五十左右海裏,應該用三四天的時間就可到了。根據以往在加州的經驗,連續航行不休息是可行的。以前我曾從金門大橋分幾段到聖地亞歌,有幾次在海上幾天幾夜不睡覺一路前行。
但是,實際操作[
閱讀全文]

昨天走了一個通宵,直到今天早晨七點才拋錨休息。白天睡不久,九點多就醒了,那就再起航前行。二十四小時內才休息二個小時,身體是極度透支的,但我還能堅持。離終點越近,起想早點走完這段路程。幸虧我不是溫室裏走出來的,不說曾經過煉獄,至少也曾受過苦難的折磨,所以經得起折騰,這點累還經受得起。我雖有時會患得患失,會斤斤計較,但更多的時候還是寵[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