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鶩者。。。

其鳴無聲,其飛不能高遠,日沉浮於鷗鷺之間,而默以自容。
個人資料
博文


疏勒河唯一被外人所了解的,就是蘭新鐵路上一座不知名的小站———疏勒河車站
疏勒河沿岸的綠洲和荒漠
我記住了疏勒河,因為哥哥曾經在那裏當農民。
1968年,十六歲出頭的哥哥,和同班另一位出身黑五類的男孩,被學校發配到河西走廊的盡頭,玉門鎮柳泉公社疏勒河大隊三小隊插隊落戶。“玉門,柳泉,疏勒河”,多美的名字啊,可實際上,那是偏遠冷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9-17 17:00:07)

寧省圖書館藏有李鴻章未刊函稿一批,已裝為卷軸,軸長1100厘米,高29.2厘米,由彩箋四十三葉裝裱而成,凡二十六劄。卷內鈐有印章六枚:一為“鴻章”白文方印一,鈐於卷首李氏題詩末;二為“肅毅伯章”朱文、“青宮太保”白文兩方印,鈐於卷尾李氏題跋末;三則因此卷曾經日本人稻葉岩吉收藏,故卷首鈐有“君山精玩”朱文方印,第二十六函末又有“稻葉岩吉”白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9-17 16:54:28)
王必達致孫琴西二劄
(一)琴翁年伯大人閣下:
章垣侍教,備挹春風。適奉惠書,莫名忻感。敬維道履勳祺,一一佳勝,曷罄頌私。江省饒、景防軍初有岌然難保之勢,殆韓瑩屢經報捷,士氣差強,而□劉各軍得祁門勁旅為之屏蔽,遂無賊闌入昌江上遊,以撼我諸軍之誌,遂覺邊圍漸安。今則席觀察已可抵饒,江軍門不久亦當到此。如天之福,或者竟足支撐。然而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王必達
    王必達,字質夫,號霞軒,臨桂人。道光癸卯舉人,曆官廣東惠潮嘉道。有《養拙齋集》。
   
    赴饒州
康熙年間饒州地圖
明湖如鏡櫓聲柔,雲影天光豁遠眸。差喜魚龍安大壑,且陪鷗鷺過前洲。蒼茫吳楚思高詠,浩渺沅湘憶舊遊。為語南山須記取,待輸片石送歸舟。
古饒州位於贛皖交界處
   
   題八大山人畫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9-17 16:32:06)
浣溪沙(題丁兵備丈畫馬)
苜蓿闌幹滿上林,西風殘秣獨沉吟。遺台何處是黃金?
空闊已無千裏誌,馳驅枉抱百年心。夕陽山影自蕭森。
點絳唇(餞春)
拋盡榆錢,依然難買春光駐。依春無語,腸斷春歸路。
春去能來,人去能來否?長亭暮,亂山無數。隻有鵑聲苦。
南鄉子
斜月半朧明,揀雨晴時淚未晴。倦倚香篝溫別語,愁聽,鸚鵡催人說四更。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9-17 16:18:59)

袁崇煥應崇禎的征召上北京時,他在廣東的朋友們替他餞行。畫家趙藹夫畫了
一幅畫,圖中一帆遠行,岸上有婦女三人、小孩一人相送。
陳子壯在圖上題了四個大字:“膚公雅奏”,“膚公”即“膚功”,祝賀他“克奏膚功”的意思。圖後有許多人的題詩,第一個題的就是陳子壯。這幅畫本來有上款,後來袁崇煥被處死,
上款給收藏者挖去了,多次易手流轉,到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9-17 13:56:34)
閱讀 ()評論 (0)
(2008-09-16 13:40:54)

俺來講一段水和泥的故事:
元代著名的書畫家,叫趙孟(兆頁)。是繼蘇東波之後詩文書畫無所不能的全才,他的楷書被稱為“趙體”,對明清書法的影響很大。
  趙先生在朝廷任官四十載,平步青雲,官至翰林學士承旨(即是翰林院的主管),封為榮祿大夫,為當朝一品。其妻管道升也被封為魏國夫人了。趙謝世後,元英宗追授其為魏國公。
  管道升,字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8-09-16 08:54:32)
平息“窩裏鬥”的方法可能有很多,俺沒有一一實踐過,俺的方法特簡單:認認真真地和稀泥。啥是和稀泥呢?就是放下自己的所謂原則,所謂公平,做一回八級泥瓦匠,用甜言蜜語,翻來覆去,想方設法,衝淡遮掩那些可能產生摩擦的酸酸苦苦,把心裏的那些凹凸不平,抹擦舒坦,整理光溜,疙疙瘩瘩的矛盾沒有了,鬥誌也就消失了。
俺家的老二和老三,在外人眼裏,那是團結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9-12 23:34:04)
閱讀 ()評論 (1)
[<<]
[21]
[22]
[23]
[24]
[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