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國軍在華北如何抗戰——文強口述自傳 第二十二章中美合作訓練班撤退路上
文強口述自傳第二十二章中美合作訓練班撤退路上
  我回到洛陽後,重慶方麵來了一封電報,要我回重慶,任軍統局第三處處長。我因為病了,沒有馬上動身回重慶。這時,戴笠又來了一封電報,說不要我回重慶了,戴笠在河南辦了個中美合作訓練班第三班,有三千多人,其中一千多美國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驚天一擊 刺殺天皇特使案真相探秘
薩小的時候住在北京東四四條,後院隔牆就是東四派出所,派出所旁邊一個院子,帶耳房大影壁,院門上方有幅可與頤和園長廊媲美的彩繪。現在去看,那幅彩繪還在,但是經過多年的風雨,已經褪色剝蝕,不能分辨畫麵了。胡同裏老人告訴我,這院子裏麵住過一個國民黨大官的太太,解放的時候跑到台灣去了。
慢慢的,知道這院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國軍在華北如何抗戰——文強口述自傳 第二十一章 生死太行
文強口述自傳第二十一章生死太行
  1943年4月15日前後,日本人調集了三個師團到五個師團的兵力,大約20萬人,集結在太行山麓,嚴密封鎖鐵路和公路,沿著兩年前在山上築起的封鎖牆封鎖了山上的路,計劃將孫,龐,劉三部切成三段,重重包圍。
  日本人大約經過一個星期的周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國軍在華北如何抗戰——文強口述自傳第二十章周旋三軍間
  我到了太行山,發現山上的國民黨三個主力軍隊--龐炳勳的四十軍,胡宗南手下劉進的二十七軍,孫殿英的新五軍,這三個軍隊,互相不和,你不聽我的,我也不聽你的。
  再有,1943年到1944年間,河南省發生大旱,山上沒有糧食,糧食被控製在晉東南,晉東南有11個縣歸劉進的二十七軍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國軍在華北如何看抗戰——文強口述自傳第二十章周旋三軍間
  我到了太行山,發現山上的國民黨三個主力軍隊--龐炳勳的四十軍,胡宗南手下劉進的二十七軍,孫殿英的新五軍,這三個軍隊,互相不和,你不聽我的,我也不聽你的。
  再有,1943年到1944年間,河南省發生大旱,山上沒有糧食,糧食被控製在晉東南,晉東南有11個縣歸劉進的二十七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國軍在華北如何抗戰——文強口述自傳第十九章結識孫殿英
  我未見孫殿英之前,戴笠就向我說起過孫殿英。
  戴笠在執行蔣介石“搞垮馮玉祥的抗日同盟軍”的密令時,同劉健群一道去天津租界與孫殿英見麵,發現孫殿英所關心的事,不是抗日不抗日,而是找靠山。
  回到北平後,戴笠撇開劉健群,另作去天津見孫的準備。
  戴笠說:他找張學良將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文強口述自傳第十八章輾轉進山
  1942年春,我在珍珠港事變後從港澳逃回重慶,正是戴笠做了財政部緝私署署長不久,原定我為湖南省緝私處處長,不料,在宣布我為緝私處處長的這一天,毛人鳳請我到渝舍吃飯,席間,毛人鳳突然對我說:“戴老板深知你這次不避艱險地自海外歸來,早內定你到湖南主持緝私處,但目前華北局勢複雜而緊張,必須加強對孫殿英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為黑心窯主辯兩聲xingfu董誌原,董誌塬,周祖發祥之地——古文這樣寫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6-18 04:55:23)
  徐子榮之死作者:孟鬆濤
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三次全會通過,任命羅瑞卿為公安部部長,楊奇清為公安部副部長。11月1日,公安部啟用印章,開始辦公。11月5日,公安部在西交民巷銀行工會大會議廳舉行成立大會,到會的有辦公廳、各業務局排以上幹部、公安幹校和新生公學營以上幹部300餘人。
  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是在原中央軍委公安部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29軍大刀隊奔赴抗日前線
金振中先生遺像

將門虎子吉星文

發生在1937年7月的盧溝橋事變揭開了中國全麵抗日戰爭的序幕,再回首,當時打響喚起四萬萬人民奮勇殺敵第一槍的,不是別人,正是我們河南的抗日英雄——將門虎子吉星文,“血性團長”金振中,縣長王冷齋。  “血性團長”金振中  金振中,河南固始人,1904年生於貧窮之家。1924年,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36]
[37]
[38]
[39]
[4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