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軍事文摘2006年1月27日   當龐大的鄭和艦隊在曆史的長河中消亡,中國失去了曾經傲視全球的海權力量,幾陷萬劫不複絕境。19世紀中國現代化的努力和成果即40年的洋務運動,就是直接被甲午戰爭中國在海權上的失敗而葬送。隻有完成了海權力量現代化建設,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才算走上不可逆轉之路。 當龐大的鄭和艦隊不再出海遠航而在時間中消亡後,中國的曆史發展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香港《廣角鏡》 2004年12月4日,美聯社刊登了介紹中國最新的094型核潛艇在葫蘆島一個船塢內已建成的文章,美國國防部官員就此聲稱:“中國已建成第一艘可發射洲際彈道導彈的核潛艇。”這則新聞吸引了全球軍界關注,西方一些專家認為中國核潛艇技術已經發展到令他們意想不到的境地,國內的中華軍事網還出現了這種核潛艇的照片。繼1999年國慶“東風-31”型機動戰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新華網消息:美國《洛杉磯時報》24日發表文章,評美國《四年防務研究》,認為五角大樓的計劃文件“忘記”伊拉克,急欲翻過伊戰這一頁。伊戰的教訓說明,美無力同時打兩場戰爭。   文章說,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批評美軍總是計劃打上一場戰爭。但在五角大樓評估今後4年國家安全麵臨的威脅時,在伊拉克戰爭陰影下製定的重要藍圖在很大程度上將恰恰相反。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國“亮相伊朗”的本身就已經贏得了一分 據新華社報道,1月26日下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在例行記者會上,就伊朗核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有記者問:昨天拉裏賈尼說他讚賞俄羅斯有關在俄境內進行鈾濃縮活動的提議,還說其他國家也應該參與這個建議以實現全麵的建設性合作。中國是否願意參與這個合作?如果願意,中國將會發揮什麽樣的作用?第二個問題,俄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中國人不是那麽好“打發”的 好戲不能一下子就結束了,總得吊起觀眾的胃口,觀眾當然更喜歡馬拉鬆式百看不厭的“連續劇集”。我們認為,布什“挺身而出”的玄機之一,就是試圖趕緊甩掉伊朗這個“核包袱”,趕緊“打發”中國這個“鬼粘身”。 人們清楚地記得,在朝鮮核問題上,“大發慈悲”的北京慷慨地施展“中國智慧”,挽救華盛頓極其“寵寵”日本於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新網1月28日電據英國《金融時報》27日報道,《洛杉磯時報》和彭博聯合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表明,盡管大多數美國人對伊拉克戰爭感到失望,但是如果伊朗繼續生產能夠用於生產核武器的原料,大多數美國人將支持對伊朗動武。   上星期天至星期三期間進行的民調發現,如果伊朗政府繼續能夠使其製造核武的項目,57%的美國受訪者支持對伊朗采取軍事行動。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同樣是身位美國高級智囊的兩位軍事評論家,一位是華人。一位是地道美國人。2人對“中國軍事現代化幕後黑手”一說麵紅耳赤。以下為部分內容:   美國紐約“奧斯維拉特”國際觀察軍事評論家約翰·安東尼博士美國現任華府對華高級戰略分析家,其著作:《21世紀中國海軍》。《關於美國武力對華策略報告》。《關於陸地對華作戰研究報告》。   約翰·安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東亞峰會後,日本緊急出台新策略,加速構建其設想中的“東亞共同體”。美國對此神經緊繃,使東亞地區合作的政策環境更趨複雜。 2005年12月26日,首屆東亞峰會閉幕不到兩周,日本政府緊急召開“經濟財政谘詢會議”,擬定爭取在2010年前分別與中、韓、東盟簽訂包括自由貿易協定的“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PA),構建事實上的“東亞共同體”。 作為手段,日本首次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新網1月22日電,新年之初,中國白城兵器試驗中心,某新型火炮在酷寒條件下實彈射擊試驗,進行最後的自動捕獲目標實彈射擊命中率試驗。 解放軍報消息稱,中國白城兵器試驗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綜合性常規兵器試驗靶場。白城兵器試驗中心始建於1954年。當年,中央軍委一聲號令,從朝鮮戰場上載譽而歸的勇士們征塵未洗,便來到這片沙塵肆虐的荒原深處,人拉馬馱,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編者按:如果台海發生軍事衝突,美國一定會在最短的時間內介入,因此要解決台灣問題,首先要解決美國問題,但可以肯定的是,台灣問題是必須要解決的。本文暫不考慮與美國發生軍事衝突的結果,僅對可能發生的軍事對抗進行幾點預想,希望讀者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台海之戰有所了解。   美軍台海交戰的風險性前所未有   一旦台海戰爭爆發,美海軍有能力在24[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
[346]
[347]
[348]
[349]
[35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