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重整海權與和平崛起 zt

(2006-08-22 16:25:40) 下一個
軍事文摘 2006年1月27日   當龐大的鄭和艦隊在曆史的長河中消亡,中國失去了曾經傲視全球的海權力量,幾陷萬劫不複絕境。19世紀中國現代化的努力和成果即40年的洋務運動,就是直接被甲午戰爭中國在海權上的失敗而葬送。隻有完成了海權力量現代化建設,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才算走上不可逆轉之路。 當龐大的鄭和艦隊不再出海遠航而在時間中消亡後,中國的曆史發展方向開始變動,整個世界也開始了新的一頁;東方和西方的力量對比漸漸地有利於西方,這其間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國失去了海上發展的衝動,中國失去了曾經傲視全球的海權力量,至今為止,世界曆史上沒有任何曆史事件比中國在明朝失去了海權一事對世界和中國的曆史發生過更深遠的影響。 隻有當中國完成了海權力量現代化建設,使自己在海洋方向上的安全處境有了重大的變化,包括完成了使孤懸海外的台灣以及其它眾多的中國領土都處於中國海權力量完全的控製之下,使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免於遭受來自太平洋方向的海上威脅時,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才算是走上不可逆轉的道路。 中國海上力量的頂峰和衰落 當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於1368年稱帝時,經過多年的內戰,明朝無力從事類似於元朝的大規模的陸上和海上對外擴張,更重要的因素是中國鄉村背景的明朝開國皇帝與元代的蒙古統治者有完全不同的治國理念和對天下的安排。朱元璋登基後即停止了按元朝的作法對中國周邊的國家和地區進行征服,並對沿海貿易實施管製,為消除沿海地區的倭寇威脅,明朝開始實施海禁,使民間的海外貿易開始萎縮。但這一切僅是明朝開國初期為休生養息而實施的措施,隨著明朝的鞏固和朱元璋逝世,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航海時代拉開了帷幕。 在明成祖朱棣時代,中國的海上活動達到了曆史鼎盛,並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權國家。從1405~1433年這28年間,明朝先後七次派出航海家鄭和率領的當時世界最強大的船隊,出征太平洋和印度洋。鄭和船隊在海外的航行是為了“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使遠人慕之歸心”,這是以國家強大的海上力量為依托,以武力為後盾,和平開拓擴大中華文明。 當明朝巨大的鄭和船隊開始向海外進發時,當時世界範圍內沒有任何能與這支船隊相抗衡的力量。據史料記載,鄭和率領的艦隊每次出航均有27000餘人,海上航程平均20個月,共有大小船隻200百艘上下,其中最大的船載人上千,長44.4丈,寬18丈,排水量15000噸,載重量超過7000噸,如此規模的海上艦隊僅在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的海上超級強國艦隊中才重現身影。當年鄭和艦隊的活動航線從西太平洋出發,穿過印度洋,直達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在當時的全球海域上無任何可以與之匹敵的艦隊。由西方人進行的產生了15世紀地理大發現的航海活動,在規模、技術、航線上都與鄭和艦隊不可同日而語,而且在時間上也晚了近百年。 這支艦隊不是以貿易和征服為目的,而是以巡視、分封、納貢和賜贈為主亦附有少量的貿易,因此巨大的建造船隊,維持船隊和航海的費用無法從航海的收入中得到相應的回報,這種投入遠大於產出的海上力量維護方式僅從經濟上來考慮是無法持久的。鄭和曾先後七次遠航下南洋和西洋,最後一次航行是1432年,這以後明朝停止了艦隊遠航。 對於為何鄭和艦隊下西洋截然中止,除了經濟上的原因之外,明朝的統治者缺乏來自海上的挑戰者,缺少合理的經略海洋的方法。鄭和艦隊下西洋並未使中國的曆史進入一個新的時代,而隻是將中國的海權力量推向鼎盛。 隨著龐大的鄭和艦隊在時間中消亡,整個世界也開始了新的一頁,西方在與東方的力量對比中占了上風,其重要因素就是中國失去了曾經傲視全球的海權力量。從此以後,西方的海上力量增長開始威脅中國,短短的幾百年後,中國因為缺乏海權力量而幾乎亡國。 近代海權之爭慘敗 當龐大的鄭和艦隊正在往返於中國和太平洋、印度洋之時,西方國家也開始了被稱為“地理大發現”的海上航行。當時西方的探險艦隊僅為一些幾十噸至百噸的海船,人員為數百人,遠無法與在這之前近百年的中國鄭和艦隊相比。隨著歲月的流逝和西方因工業革命和貿易而強大,這些平凡的西方海上船隊最終成了近代中國的最致命的外患。 在西方殖民主義擴張的早期,它們的海上力量並沒有絕對的優勢,而是呈現一種緩慢的增長,在與當時強大而無意發展海權力量的中華文明相對抗的過程中,西方海權力量曾與中國文明在中國周邊的區域有過一段相當長的對峙時期。從葡萄牙人和荷蘭人來到中國海岸的16世紀算起,直到1840年英國發動戰爭,300年後西方才開始對中國擁有決定性的海權優勢。西方這時已經進入了工業革命時期,從18世紀中期開始的工業革命使已經在全球海洋上取代了葡萄牙人和荷蘭人的英國海上力量發展到了新的高度,西方海權的興起實際徹底上改變了中國的生存環境和周邊世界。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利,使清朝統治者們對缺乏海權而陷於被動有了深刻認識,並產生了強烈的衝動,要求建立中國的現代海軍。重建中國海權是1860年前後開始的“洋務運動”之目標,清廷希望通過在中國沿海地區建立現代的機器工業,重點生產艦船、火炮,洋務運動中的兩個最重要的重心分別是上海的江南機器製造局和福州船政局,而後者是中國企圖建立現代艦船製造工業的最初嚐試,由於中國工業基礎十分薄弱,建立在“洋務運動”基礎上的中國造船業無法滿足中國對現代海軍的需求,中國的現代海軍事業在這段期間發展甚微。 1884年爆發了中法戰爭,在洋務運動中建設的福建水師一役全軍覆沒。清朝政府正式啟動大建水師行動,成立“總理海軍事務衙門”,海軍成為清朝主要發展的軍種。在這次的海軍建設高潮中,清朝政府決定向西方國家,尤其是德國定購新式的戰艦,中國的海軍建立進入了一個黃金時期。1888年正式建立北洋水師,該艦隊擁有從德國購進的鐵甲巨艦2艘,排水量為7000餘噸,是當時世界海軍行列中第一流的艦船。當時中國各艦隊共有軍艦78艘,總噸位83900噸,排名全球第八,日本則名列第十六位。 當中國的現代海軍力量有了長足的進步,又因為清朝統治者的昏庸和腐敗而停滯時,日本的現代海軍建設卻始終沒有停步。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後,日本走上軍國主義和侵略擴張的道路。在北洋水師建設的同期,日本也在大力發展其艦隊,其海上力量具有明顯的以海權爭奪為中心的功能。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中日兩國都投入了各自最強大的艦隊進行海上作戰。日本海軍有著英國海軍戰略的影響,一直尋求與中國最強大的北洋艦隊進行海上決戰以爭奪製海權,而中國的北洋艦隊則缺乏現代的海軍戰略,僅將一支龐大的有進攻能力的艦隊在戰爭中的作用局限為運兵船隻護航和防禦中國沿海。 在鴨綠江口的大東溝之戰,中日兩國都投入了當時各自艦隊的主要力量進行決戰,中日兩國的艦隊各有所長,戰鬥進行得十分激烈,是19世紀末遠東規模最大的現代化海戰,整個戰鬥共曆時5個小時,中方重創日本艦隊,而自己損失了五艘戰艦,主力戰艦未損,日未能實現其通過海上決戰一舉殲滅清朝艦隊的計劃。 北洋水師主力固守於其停泊基地威海衛內,始終沒有積極出海尋敵作戰,完全喪失了現代化海軍艦隊的功能,最終在日軍的海陸夾擊下威海衛海軍基地失守。1895年2月12日,北洋艦隊的主力艦隻在基地內被日軍俘獲,中國近代史上爭取海權的幾十年努力灰飛煙滅。 以1840年鴉片戰爭為起點,從上個世紀中期開始,在50年間西方資本主義以海上貿易為中心,以武力為突破,發動了一波又一波對中國的攻擊,從而使原來的背陸向海,君臨天下的中華文明秩序土崩瓦解。中國不僅失去了所有的藩屬,而且本土也直接成為各國瓜分的對象。 由於在一場以爭奪海權為目的的甲午戰爭中戰敗,中國在幾十年間失去了複興的國力基礎,中國人民遭受了近代世界史上最悲慘的命運,直至今天,《馬關條約》割讓台灣竟成了台獨分子鼓吹獨立的依據。105年前的甲午戰爭仍在影響著中國曆史的進程。 中國和平崛起之迷 從地理的角度來看,目前我們正在經曆的中國現代化運動將會朝兩個方向發展。現代化首先是內向的,從現有的中心城市向鄉村和內陸擴展,在這一過程中使中國全國尤其是廣大的鄉村實現現代化,使中國成為一個均衡發展同質的大國,這一過程完成後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綜合國力最強大的國家。中國的現代化同時又是外向的,它要求中國與世界上其它地區,尤其是現代化程度較高和資源更豐富的地區進行交換,為中國的現代化提供資源和動力,當中國本土的現代化發展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後,中國會成為一個高度外向的國家,與外部世界有充分的交流,成為世界上發達地區的一部分,並對人類做出較大的貢獻。 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可以被看成是中國人口種族的不斷擴大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在現代化進程中,對外部資源需求的不斷擴大和對資源更加合理的運用將是不可分割的,由於地理空間和時間上資源分布的不均勻,現階段任何希望實現現代化的社會,即實現類似於幾百年科學技術理性發展後的現代西方生活模式的社會,都必須進入全球市場,以期實現資源的合理獲得和分配。 中國現代化的本質,在目前階段就是建立起比未現代化之前更強大的合理獲得和分配,乃至消費各種全球資源的機製,同時也是建立保證獲得全球資源的強大機製。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家和社會有不同的資源分配、獲得和使用的規則,而現代社會在資本主義生產和分配方式出現後,幾百年間始終圍繞著建立和鞏固市場資源獲得和分配方式而鬥爭,對市場的共同偏好是現代西方資本主義製度的核心,任何試圖全麵或局部破壞市場分配全球資源秩序的挑戰者,都會最終與西方市場秩序的最強大國家發生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冷戰,包括現階段美國正在進行的全球反恐戰爭,其本質都是參戰者各方對資源獲得和市場結構的方式有完全不同的理念而引發的對抗。 盡管中國人理想中的社會對資源的使用和分配與資本主義生產和分配模式有重大的不同,但經曆過一係列曆史挫折之後,中國人已經明白在現階段人類科學技術、意識和環境等外部條件製約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全球市場是相對目前中國來說最合理的選擇,因此可以說現階段的中國人完全接受了市場,中國改革開放至今,已經完全將自己的社會結構重組而形成以市場為導向和核心的社會。這個變化是如此徹底,以至於現階段中國無數不適應現代高度競爭市場結構的人,始終在懷念過去缺乏市場競爭的年代。 早期重商主義的西方在全球進行市場開拓的過程中,最有效的市場創造和進入手段就是自己的艦隊和軍事力量,對於任何試圖不按西方市場原則交易的國家和民族來說,資本主義最有效的維持市場的手段就是用武力迫使其留在市場,並按照特定的規則進行交易,當今世界這個巨大的全球市場,就是這麽形成的,市場一點都不浪漫,其創造過程就是世界曆史現代化幾百年進程中的曆程。 和平崛起靠現代海權支撐 中國能否和平進入全球市場,即中國能否和平崛起,這是當今世界第一大戰略問題,答案是如此複雜,以至於任何簡單的“能”和“不能”,都不符合事物的本來麵目,如果必須用盡量簡單的抽象方法來回答,我們隻能說: 第一,中國可以和平進入全球市場,但前提是必須遵守所有規則,而現有規則是主要服務於目前市場秩序主導者的,進入這樣的全球市場,意味著中國接受永遠做二流國家。 第二,中國現代化對全球資源的競爭性需求,終究會對其它資源需求國家造成壓力,而持續成長的中國經濟和現代化模式,已經開始被某些經濟領域和資源的使用者認為是敵意的,它們已經開始使用敵意的非商業手段對抗中國,除非中國不反擊對手的攻擊,否則和平進入全球市場已經有困難。 第三,麵對現階段的全球市場,和平進入對中國來說是成本最低的,因此是中國的首選,但如果市場其它各方因為市場競爭力的原因而想改變市場規則,或幹脆取消市場,使優勢始終保持在自己一方時,中國必須有所作為。局部使用非和平手段,是維持更大的市場秩序所必需的,任何秩序包括市場秩序,其終極的維持者都是暴力和軍事力量。沒有艦隊,就沒有貿易而隻有被搶劫,這是當代世界市場形成過程中的核心規則,中國人應該早就從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和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懂得這個道理。 所以說,中國是可以和平進入全球市場的,但前提是中國必須有不低於現行市場秩序主導者的軍事力量,如果希望市場秩序更多偏向中國的利益,那麽中國必須持續增強中國的國防力量,尤其是全球範圍內的遠程海軍力量。 中國要完成的現代化事業,將是一個需要曆時數百年的過程,這其中合理、有利、有效的國內各項製度的建立,往往要經曆過大規模的流血和衝突才得以實現,而中華民族複興的最重要前提,即中國的獨立,更是中國人民自1840年以來百年抗爭的結果。中國經過建國50多年後的努力,已經在歐亞大陸的東方建立了強大的陸權力量,經曆過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後,已經沒有任何外來的武裝力量能夠在陸地上擊敗以人力資源為中心的中國陸權力量,更何況中國的國家安全已經有核武器作為最終的保障。 而在中國本土上建立起強大的陸權力量,隻是中國革命萬裏長征中走完的第一步,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隻有當中國完成了海權力量建設,使自己在海洋方向上的安全處境有了重大的變化,包括完成了使孤懸海外的台灣以及其它眾多的中國領土都處於中國海權力量完全的控製之下,使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免於遭受來自太平洋方向的海上威脅時,中國革命才算走完了第二步,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才算是走上不可逆轉的道路。 在這之前,當中國還缺乏足夠強大的海權力量時,中國的現代化事業仍有可能被外來的軍事威脅中止或推遲。19世紀中國現代化的努力和成果即40年的洋務運動,就是直接被甲午戰爭中國在海權上的失敗而葬送。因為中國現代化的本質和目前國際社會的構成之間有著某種深層的矛盾,今天中國正在進行的現代化事業,同樣也存在著被外來力量幹擾的可能,而保持強大的海權威懾力量,是使中國能以和平的方式或以最少的代價解決這一矛盾惟一可行的戰略。(方 向 原載香港《廣角鏡》)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