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智慧那麽好惹?引狼入室的華盛頓後悔莫及變zt

(2006-08-22 16:25:40) 下一個
●中國“亮相伊朗”的本身就已經贏得了一分 據新華社報道,1月26日下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在例行記者會上,就伊朗核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有記者問:昨天拉裏賈尼說他讚賞俄羅斯有關在俄境內進行鈾濃縮活動的提議,還說其他國家也應該參與這個建議以實現全麵的建設性合作。中國是否願意參與這個合作?如果願意,中國將會發揮什麽樣的作用?第二個問題,俄羅斯對於伊核問題提出了建議,中國有沒有就此提出自己的外交方案?中方主持了朝核問題的六方會談,對於伊核問題,中國是否會提出類似形式的談判? 孔泉表示:我們認為俄羅斯向伊朗方麵提出的建議是打破僵局的一個不錯的嚐試。我們也希望各方能夠進一步發揮智慧,提出新的建議為重啟談判創造有利的條件。據我了解,迄今為止中國政府沒有得到伊朗方麵任何正式邀請中方參與在俄羅斯境內進行鈾濃縮活動的建議。伊朗核問題在過去的時間裏一直是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框架內進行談判、處理的。當前的關鍵是打破僵局,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1月26日“不厭其煩”地回答記者有關伊朗核問題的提問,應該說是迄今為止中國政府對伊朗核問題最詳盡最明確的一次“立場表明”。 這不得不讓人們想起幾天前新加坡聯合早報的一個報道:1月23日出版的德國《明鏡周刊》引述德國高層的話,證實了伊朗日前已通知德國外交部長弗蘭克-瓦爾特 ·施泰因邁爾表示願意就重新考慮俄羅斯提出的把伊朗濃縮鈾活動轉移到俄羅斯進行的建議,但談判的條件之一是希望中國也參與這個計劃。俄羅斯原子能機構主管謝爾蓋·基裏延科不指名道姓地透露:“伊朗的合作夥伴將於最近幾天赴俄羅斯商討此前被伊朗放棄的這一合作方案。” 盡管孔泉表示“迄今為止中國政府沒有得到伊朗方麵任何正式邀請”,但並不代表伊朗未曾提出“非正式邀請”,或者在稍後進行的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核問題首席談判代表拉裏賈尼與中國國務委員唐家璿的會談中不會“正式邀請”。正如我們在1月21日版《“中國智慧”你在伊朗還好嗎》中所評述的:在目前這個情況下,在有條件的前提下,伊朗暫且“退一步”接受將鈾濃縮轉移到俄羅斯生產的方案,暫時避開鋒芒,緩和事態的激化。這樣伊朗依然可以在未來合適的時候,在自己浩瀚的國土上再造一個鈾濃縮生產基地,隻有天知地知不也照樣“海闊天空”嗎? 所謂“在有條件的前提下”,當然包括伊朗現在提出的“中國也參與這個計劃”這個條件。這個“急轉彎條件”出乎歐盟三國當然還有華盛頓的“意料之外”,那就是說明了“中國智慧”參與伊朗核問題,真的不是來“噌飯”的,中國人果然讓歐美人以至全世界“耳目一新”。 從中東大局來看待中國“亮相伊朗”這一問題,其實際意義已遠遠超出了中國在伊朗核問題中所發揮的作用——中國的“龍掌”已經開始跨越“洲界”。也就是說,不管中國在伊朗核問題中如何“遊手好閑”或“叱吒風雲”,中國“亮相伊朗”的本身就已經贏得了一分。 “伊核和平新框架”已在北京心中。 ●“引狼入室”的華盛頓後悔莫及 眾所周知,當伊朗在1月8日宣布準備重啟核研究後,全世界都為之嘩然,簡直將歐美逼到快要失去理智的“懸崖”了。還沒等華盛頓反應過來,1月9日伊朗副外長薩法裏就即時“現身”北京,而且連續分別與中國外長李肇星及兩個副外長進行“快餐式”會談,對於其中是否還有別的什麽特別級別的特別會見,這個就不得而知了。北京的保密工作應該在全球是堪稱一流的,前些日子金正日在中國境內“大搖大擺”地“周遊”了8天之多,別說滄海一粟的BBY,就連傲視全球的CNN、 BBC都沒敢“一口咬定”呢。 在我們看來,德黑蘭與北京應該早就已經達成某種默契,這一點我們曾在《在“中國智慧”啟程伊朗之前》已作過評論。現在的“慢鏡頭”也基本印證了當時的一些推斷。 其實,“把伊朗濃縮鈾活動轉移到俄羅斯”這一方案本來就是歐美首先提出來,隻不過由俄羅斯向伊朗“照本宣讀”而已。伊朗現在的這一“曆史性讓步”, 既是伊朗給自己也是給歐美一個“台階”下來。這個“價碼球”踢到歐美那一方去了,華盛頓該如何接球呢? 在我們看來,這個“價碼”開得並不是歐美難以接受的,隻是把一個“無辜”的北京卷入了“核漩渦”,俄羅斯也將大功告成乃至再鑄輝煌,至少還多了一個要錢有錢要才有才的“智慧貼身男仆”。 如果歐美不予接受伊朗這一條件,這不僅僅讓伊朗贏得阿拉伯世界更多的同情和支持,並在2月2日舉行的國際原子能機構特別理事會上“搶”到更多的讚成票,可能讓伊朗核問題“止步”於《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框架內。最為“可怕”的,就是引起北京產生得不到歐美信任的感覺,你不信任我還讓我來幹嘛?以後的朝核六方會談、東亞經濟一體化、北美後院、全球能源等諸多問題,還想要中國“調味”嗎?假如華盛頓和歐盟三國還要執意“安理會上見分曉”的話,恐怕前麵還會有更多的更具誘惑的“中式陷阱”,那麽就請別怪北京“不客氣”了,十三億中國人渴望已久的那一聲“否決”自然就會誕生了。 毫無疑問,伊朗的這一“讓步”,帶有濃重的中俄伊“上合組織色彩”,也是對俄羅斯“回歸大自然”的“小小糾正”,更充分體現了“團結就是力量”這一恒古不變的真理。 華盛頓從一開始的“初衷”其實是試圖將北京牽進伊朗核問題,讓北京見見“世麵”給北京來點“顏色”,把中國那一票“穩操囊中”,但“中國智慧”是那麽好惹的嗎?“引狼入室”的華盛頓後悔莫及。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