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麗的三亞灣祝各位新年快樂!
從寒流襲擊下的上海飛往三亞,飛機一落地,乘客們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解帶寬衣,把一身冬裝脫得隻剩下短袖襯衫。好在早有準備,否則一定會很尷尬——上飛機時氣溫接近零度,這時機艙外的氣溫是攝氏29度。
江南的冬天陰霾潮濕,三亞則是陽光燦爛,湛藍的天,湛藍的海。極目遠眺,海天相連,在中國也許找不出第二個城市有[
閱讀全文]
其實,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美國的學者們就做了大量研究,最有成果的是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盧姆(BenjaminSBloom)。(布盧姆是我最為崇敬的一位學者,他85年受中國政府隻邀訪華,我為他翻譯。他不顧高齡,奔波於演講座談,拒不接受遊覽安排,他說:“我希望自己以後在工作中過世。”布盧姆先生過世整整十年了,岔開說幾句以示紀念)。布盧姆1956在他的《教育目標[
閱讀全文]
我的同事伊麗莎白是一個和藹可親的加拿大婦女,她盡管單身,卻有許多朋友,她還非常熱衷公益事業。幾年前,她和本地一批誌同道合者發起了一個資助非洲兒童教育的慈善組織,每隔一兩年他們都輪流自費去非洲,在他們籌建的學校義務為那裏的孩子們上課。
一個月前,伊麗莎白用積攢下來的假期,帶著一箱子的學習用品和一些現金,第三次去了埃塞俄比亞。
[
閱讀全文]
在我辦公室的牆壁上,掛著這樣一幅照片:在一間狹小擁擠簡陋的教室裏,幾十張桌椅按幾何圖形密密麻麻地排列著,一屋的孩子表情木納但嚴肅認真地看著前方,危襟正坐,教師站在講台上,手裏拿著課本照本宣科,孩子們雙手放在背後……這,正是上個世紀初美國的課堂實況,當時的情景和我們所經曆的過程十分相似。美國當時的社會現狀是,戰亂結束,人口激增,資源[
閱讀全文]
女兒在加拿大上小學5年級,明年就要上中學了(middleschool),可是學校很少有回家作業,大部分的功課在放學前就做完了。不過,由於女兒不太喜歡數學,所以有時回到家裏還要繼續做課堂裏沒有完成的習題,碰到疑難問題,我還要時常幫助她。說來難以讓人相信,加拿大小學5年級的學生還在做4位數的加減法,這麽簡單的習題女兒為什麽還需要輔導呢?與國內相比,加拿[
閱讀全文]
“曆時一年拍攝:中國56個民族各族全家福,讓我們看到了中國56個民族的特色,雖然隻是一個瞬間,不過更加深了我許久的一個疑問:為什麽漢族那麽沉悶?
漢族除外,其餘的55個民族,服裝豔麗,多姿多彩,他們性格熱情奔放,能歌善舞,但漢族人為什麽就那麽沉悶,中規中矩?別說和本國其他民族比,就是和世界上其它國家的民族比,漢人也是“沉悶一族”。
[
閱讀全文]
有一個國王喜歡細腰,就是那種小蠻腰,楊柳細腰,不分男女,最好是標準的沙漏體型,風一吹就要折了似的。霎時間,皇宮裏文武百官紛紛“結衣縮食”,“結衣”不是少穿衣服,而是用繩索在腰部打結,每天減少一寸……;縮食,那可是真家夥,每天隻吃一頓飯,且除了青菜豆腐,不沾葷腥……有的大臣更是摸索出了一套快速減肥的絕招,那就是在每天早晨起床穿衣時,[
閱讀全文]
作為一位曆史人物,錢學森受到人們的質疑是正常的。可是由於各自的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的不同,爭論就永遠不在同一個平台上,應此得不出結果,也沒有任何積極的意義。首先,我問自己:這個時候可以不可以質疑錢學森?我覺得,如果現在不是時候,那麽什麽時候才是時候呢?在一個公民時代,當鋪天蓋地都是歌功頌德的聲浪,不同的聲音恰恰是最需要的。公民時代[
閱讀全文]
前一時期有網友谘詢“上初三的兒子屋子裏總是亂七八糟的怎麽辦?”這位母親苦於對孩子“說重了不是,說輕了沒用”,於是陷於深深的苦惱之中。對於青春期孩子的教育,這的確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這個時期的孩子處在一個生理和心理上都產生質變的階段,他們似乎隻要求家長“給我飯吃,給我錢花,給我自由。”(Feedme,fundmeandleavemealone.)童年時期聽話守規矩的[
閱讀全文]
有網友指出,“北美的教育也一樣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而且要比中國教育育大得多,隨便來個例子:安省校園性侵嚴重15%女生被迫口交。”該網友同時認為:“中國的大家長作風起碼在保護孩子身心健康方麵還是很有好處的。”我不想比較哪裏的青少年的性錯亂問題更嚴重,隻是覺得如果“中國的大家長作風起碼在保護孩子身心健康方麵還是很有好處的”這種思想如果被多[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