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張鈺挺身而出,揭露影視圈性交易潛規則,卻遭到黃健中、張紀中、於敏等圈中大腕的聯手打壓。這一方麵說明張鈺的披露確實戳到了這些人的痛處,另一方麵也說明潛規則的力量早已根深蒂固,不是媒體披露即有望銷聲匿跡。對於靡爛透頂的娛樂圈來說,輿論監督與道德批判已經無能為力。這也說明,靡爛的不僅僅是娛樂圈,包括其管理、監督機構,都已經形成利益共同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孔丙己(遼寧評論家歐洲導報社轉發原創稿)
  自從張鈺曝光了性交易錄影後,發佈該錄影的網站也水漲船高。昨日,網上曝出消息稱,不少網友懷疑張鈺從中獲利,張鈺並向記者承認自己背後有“高人”指點。但昨日下午,本報記者致電張鈺時,她卻突然改口,對以上所說矢口否認。但對於何時再曝光第三部錄影帶,她表示已經全權交給“朋友”負責,至於發佈時間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多維社記者章祈綜合報導/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11月24日與巴基斯坦總統佩爾韋茲.穆沙拉夫舉行首腦會談。預計兩國將在此次首腦會談中通過簽訂核合作協定和自由貿易協定(FTA)以及關於中巴經濟和貿易的5年發展計劃,建立“朋友加兄弟”的更加密切的關係。()
法新社報導,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與巴基斯坦總統穆夏拉夫會談,以鞏固這兩個盟邦在變遷中地區情勢的關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國國家胡錦濤此次訪問印度,是中國領導人時隔十年後的首次訪問。與美國總統布什在今年初的印度之行相比,胡錦濤此行受到的“冷遇”可見一斑。分析人士指出,這凸顯出印度方麵對中國以及美國的兩種態度!()
南韓聯合通訊社報導稱,布什在今年3月2日抵達印度是為了向印度贈送“核”禮物,因此,印度總理辛格親自到英迪拉·甘地機場迎接。也許是因為當天沒有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香港動向月刊記者羅冰報導,十月二十六日,中央政治局通過了《關於黃菊留職休養》的決定,從此黃菊的政治生涯結束了。
()
中共中央關於黃菊“留職休養”的決定
十月二十六日,中央政治局通過了《關於黃菊同誌留職休養》的決定。
該“決定”大要如下:
黃菊同誌在中央政治局常委組織生活會議上,向中共中央提出辭去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員、中央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安徽省檢察院十名反貪局官員「應芬蘭司法部之邀」,萬裏迢迢到這個北歐國家「學習、交流」反貪經驗,詎料被芬蘭海關踢爆邀請函是偽造的,這班高官「取經」不成,反變成一單國際性醜聞的主角。按道理,芬蘭當局本可以偽造文書罪起訴他們,現時僅將他們遣返,可能是為避免事件上升成外交糾紛,這才網開一麵。()
中國高官在國際場合丟人現眼,這不是第一次。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青晴
召開香港記者會的張戎
依然美麗。
【消息】英藉華人女作家張戎與丈夫喬.哈利戴傾十二年的精力走訪了能夠走訪到的人,完成了一本非常有震撼力的史書《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雖然英文版出版近一年,但最近張戎專程赴港介紹《毛》書的中文版時認為,《毛》書的中文版比其它語種版本更重要。
當然,中華民族具有人類曆史最悠久的文化,語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RFA(2006.11.23):英國《金融時報》援引世界銀行剛剛發表的一份報告說,在2001年到2003年期間,中國百分之十最窮的人口的收入下降了百分之二點四,而同時中國最富有的百分之十人口的收入卻增加了百分之十六。這些數據進一步證明了中國存在貧富差距日益加大的現實。中國獨立經濟學家鞏勝利和美國康州三一學院經濟學教授文貫中認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出路之一就是重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
8“毛主席”:血染的頂子
1929~1931年35~37歲
自一九二九年初離開井岡山以後,毛澤東在一年多的時間裏完全控製了兩支軍隊:朱毛紅軍和彭德懷軍,以及閩西紅區。但他眼睛一直盯著井岡山東邊的江西紅軍和他們的根據地。
紅色江西,真r領袖是頗有魅力而相對溫和的李文林,指揮著一支幾千人的隊伍。毛二月從井岡山來到他們的地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
7楊開慧之死
1927~1930年33~36歲
一九二八年,蔣介石建立南京政府之後,著手讓各地軍閥交出軍權,以建立統一的國家軍隊。一批軍閥頑強抵抗,一九三。年初,有幾十萬大軍參加的“中原大戰”一觸即發。莫斯科決定利用這場大戰幫中共建立全國性政權。周恩來三月離開上海玄蘇聯討論此事,帶去紅軍的詳細材料。當時紅軍共有六萬二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