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2025,星期二。
難忘的經曆,因為有幸參與高空救援行動。
算起來,這是我第三次以護士的身份參與的救援行動。隻不過,這一次是在萬米高空的飛機上,而不是陸地上(以後有空把前兩次的救援行動也寫出來)。
5月20日2025 ,我從香港飛舊金山 (UA 862 , 11:15 am 起飛,提前半個小時(8:30am 左右)到達舊金山(計劃飛行時間是12小時35分鍾);匆匆趕到下一個登機口,乘坐聯航UA 1449 上午11點(中部時間下午1點)返回我們聖村聖路易斯。因為早上6點即起床吃早點收拾行裝,7:35 坐車去香港機場,到次日下午坐上聖路易斯的飛機時,整整一天的舟車勞頓早已讓我疲憊不堪,在回程的航班上一坐下便沉沉睡去.
突然,一聲急促的廣播把我驚醒——
"緊急通知,尋求醫護人員!緊急通知,尋求醫護人員!!”
我本能地從座位上彈起來,大聲回應,”我!我是護士,ICU背景。” 記得,我坐在挺靠後的位置,36D,右側窗邊。
馬上有一位黑兄弟空乘來到我身邊,帶我來到病人身邊,她坐在左側靠窗的位置。這時候,一位醫生也已經到場,我倆彼此點點頭,對望一眼,算是打過招呼了。
原來,這位乘客剛剛出現癲癇症狀,她的鄰座乘客立馬報告了空乘人員。鄰座乘客已經被安排到別的座位。我和醫生密切配合問詢這位乘客患者:39歲,金發碧眼,個子嬌小(目測5英尺2英寸),不胖不瘦,出現了十幾秒的全身抽搐,翻白眼。我們趕到時,她已經停止了抽搐,神誌清醒 (alert and oriented x 4), 反應有一點點滯後。否認有胸悶氣短胸疼頭疼頭暈或者其他身體部位疼痛和不適,能夠自主活動四肢。青少年時期有過癲癇病史,曾經吃過抗癲癇藥物三到四年。大約停藥17年左右了。已婚,有自己的孩子。3個月前代孕過(surrogating )一個孩子。乘坐飛機前剛剛恢複經期,否認有其他基礎病史。當醫生詢問病人病情的時候,我給她把脈,心跳正常,80 多一點。呼吸亦正常。這時候空乘拿來了冰水,病人喝了半杯。我問醫生要不要給她量一下血糖,病人說,她沒有糖尿病,不久前剛剛吃了點小吃(snacks), 排除低血糖的可能性。我問空乘,他們的藥箱裏有沒有備急救用的癲癇藥物,比如 Lorazepam (Ativan), 答曰,無。
大約20分鍾過去了,病人狀況保持良好平穩,我和醫生的心情也放鬆了下來,開始探問對方:
“你在哪家醫院工作?”
“目前在護理學院教書(BJH 係統)呢,以前在重症監護室(ICU)工作多年。”
哦,那咱們也算同事啦,我是巴恩斯-猶太醫院(Barnes-Jewish Hospital (簡稱 巴恩斯)8400 (MICU) 的 Steve Brody 醫生,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教授 (Division of Pulmonda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真是的,世界如此之小!我倆同時感慨萬千。
“我是去舊金山開個會。”
“我是回中國探親呢,剛好我們春季放假,回去呆了三周,看看老母親。”
“太巧了!”
“嗯嗯,是太巧啊!”
我倆不禁相互碰了碰拳頭。
“Dr. Brody, 您可以回到您的座位去休息了,這兒有我呢。我就坐在A女士旁邊,觀察她照顧她。”
“好吧。”
我倆點點頭,會心一笑。
接下來的一個多小時飛行裏,我就堅守在A女士 的身旁,時不時的問詢一下她。Dr. Brody 也過來詢問了幾次。
感謝上帝, A在接下來的行程裏,沒有再出現任何癲癇的症狀。
飛機在下午4: 21抵達聖路易斯,提前到達(正點是5:07pm)。
下飛機的時候,全飛機的乘客都按兵不動,讓我們三人先走。A 女士, Dr. Brody, 我,在乘客們的注目禮下,緩緩走出機艙。地麵的救援人員已經恭候在側,馬上給A女士做了基本的生命體征檢測,一切正常。他們做好筆錄,簽字,放A女士 走了。
更巧的是,地麵救援人員裏麵,有一個護士,她跟Dr. Brody 相識,因為她就在BJH 8400 ICU上班,一個科室。
世界真的很小,裝著那麽多善良可愛的人!
其實,當A女士起身的時候,我和Dr Brody 就發現她的衣服上有一點嘔吐髒汙。我告訴Dr. Brody, 我會陪同她去洗手間換衣服的,不用擔心。
Dr. Brody 在機場的洗手間外麵等我們。 A女士換上一件粉橙色的T恤衫,告訴我她感覺很好。
Dr. Brody 又詳細地詢問了A女士一遍。我們需要再次確定她可以自己獨立行動,因為她還需要等待她的親戚來接她,他們住在兩個小時車程之外的伊利諾伊州。A女士家住舊金山,這次是到伊利諾伊州來探親的。我說,我可以留下了陪A女士, 直到她的親人接到她。Dr. Brody 確信地說, A女士應該沒有問題,獨自待一兩個小時。
Dr. Brody 拍了一張照片,我們三。A女士站在我倆中間,在照片裏笑得很甜美。
一路往行李處走,跟Dr. Brody 又聊了一會,結果他也住在Clayton, 距離我家就兩個街區。
找時間喝咖啡哈,我們不約而同說出口。又碰了碰拳頭!
又詳細詢問了A女士一遍。Dr. Brody 確信A女士可以自己獨立行動,在機場等待她的親戚來接她。再三叮囑她坐下來休息,喝水, 給我們報平安。
離別前,三個人緊緊相擁,眼裏都閃著淚光,為A女士的平安!
如果,如果。。。。。。後果不堪想象。我以前在重症監護室照顧過很多癲癇病人,記得有一個年輕的患者,二十多歲,癲癇發作的時候,急診室給了他 20 多劑 Ativan, 都無濟於事。最後被迫插管,上呼吸機,送進重症監護室來。
傍晚,7點零九分, A女士給我發來短信: “I am safe and with family and feeling good still.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至此,方放下心來!
獨立日後的今天(7/6),我忍不住思念起A女士來。
短信問候。然後追問:
“Have you followed up with your doctor? ”
她回信說:“I saw my midwife. Labs and vitals were great. I’ve been doing good with no more concerns. Thank you.”
一切安好,甚慰!
A女士, 願你此生平安無虞,再無癲癇困擾。
願這段高空中的守護,延伸到天涯海角 。。。。。。
7/6/2025 於聖路易斯
《萬米高空的守護:一次飛機上的緊急救援》
眸影搖紅 (2025-07-06 12:49:02) 評論 (9)5月20日2025,星期二。
難忘的經曆,因為有幸參與高空救援行動。
算起來,這是我第三次以護士的身份參與的救援行動。隻不過,這一次是在萬米高空的飛機上,而不是陸地上(以後有空把前兩次的救援行動也寫出來)。
5月20日2025 ,我從香港飛舊金山 (UA 862 , 11:15 am 起飛,提前半個小時(8:30am 左右)到達舊金山(計劃飛行時間是12小時35分鍾);匆匆趕到下一個登機口,乘坐聯航UA 1449 上午11點(中部時間下午1點)返回我們聖村聖路易斯。因為早上6點即起床吃早點收拾行裝,7:35 坐車去香港機場,到次日下午坐上聖路易斯的飛機時,整整一天的舟車勞頓早已讓我疲憊不堪,在回程的航班上一坐下便沉沉睡去.
突然,一聲急促的廣播把我驚醒——
"緊急通知,尋求醫護人員!緊急通知,尋求醫護人員!!”
我本能地從座位上彈起來,大聲回應,”我!我是護士,ICU背景。” 記得,我坐在挺靠後的位置,36D,右側窗邊。
馬上有一位黑兄弟空乘來到我身邊,帶我來到病人身邊,她坐在左側靠窗的位置。這時候,一位醫生也已經到場,我倆彼此點點頭,對望一眼,算是打過招呼了。
原來,這位乘客剛剛出現癲癇症狀,她的鄰座乘客立馬報告了空乘人員。鄰座乘客已經被安排到別的座位。我和醫生密切配合問詢這位乘客患者:39歲,金發碧眼,個子嬌小(目測5英尺2英寸),不胖不瘦,出現了十幾秒的全身抽搐,翻白眼。我們趕到時,她已經停止了抽搐,神誌清醒 (alert and oriented x 4), 反應有一點點滯後。否認有胸悶氣短胸疼頭疼頭暈或者其他身體部位疼痛和不適,能夠自主活動四肢。青少年時期有過癲癇病史,曾經吃過抗癲癇藥物三到四年。大約停藥17年左右了。已婚,有自己的孩子。3個月前代孕過(surrogating )一個孩子。乘坐飛機前剛剛恢複經期,否認有其他基礎病史。當醫生詢問病人病情的時候,我給她把脈,心跳正常,80 多一點。呼吸亦正常。這時候空乘拿來了冰水,病人喝了半杯。我問醫生要不要給她量一下血糖,病人說,她沒有糖尿病,不久前剛剛吃了點小吃(snacks), 排除低血糖的可能性。我問空乘,他們的藥箱裏有沒有備急救用的癲癇藥物,比如 Lorazepam (Ativan), 答曰,無。
大約20分鍾過去了,病人狀況保持良好平穩,我和醫生的心情也放鬆了下來,開始探問對方:
“你在哪家醫院工作?”
“目前在護理學院教書(BJH 係統)呢,以前在重症監護室(ICU)工作多年。”
哦,那咱們也算同事啦,我是巴恩斯-猶太醫院(Barnes-Jewish Hospital (簡稱 巴恩斯)8400 (MICU) 的 Steve Brody 醫生,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教授 (Division of Pulmonda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真是的,世界如此之小!我倆同時感慨萬千。
“我是去舊金山開個會。”
“我是回中國探親呢,剛好我們春季放假,回去呆了三周,看看老母親。”
“太巧了!”
“嗯嗯,是太巧啊!”
我倆不禁相互碰了碰拳頭。
“Dr. Brody, 您可以回到您的座位去休息了,這兒有我呢。我就坐在A女士旁邊,觀察她照顧她。”
“好吧。”
我倆點點頭,會心一笑。
接下來的一個多小時飛行裏,我就堅守在A女士 的身旁,時不時的問詢一下她。Dr. Brody 也過來詢問了幾次。
感謝上帝, A在接下來的行程裏,沒有再出現任何癲癇的症狀。
飛機在下午4: 21抵達聖路易斯,提前到達(正點是5:07pm)。
下飛機的時候,全飛機的乘客都按兵不動,讓我們三人先走。A 女士, Dr. Brody, 我,在乘客們的注目禮下,緩緩走出機艙。地麵的救援人員已經恭候在側,馬上給A女士做了基本的生命體征檢測,一切正常。他們做好筆錄,簽字,放A女士 走了。
更巧的是,地麵救援人員裏麵,有一個護士,她跟Dr. Brody 相識,因為她就在BJH 8400 ICU上班,一個科室。
世界真的很小,裝著那麽多善良可愛的人!
其實,當A女士起身的時候,我和Dr Brody 就發現她的衣服上有一點嘔吐髒汙。我告訴Dr. Brody, 我會陪同她去洗手間換衣服的,不用擔心。
Dr. Brody 在機場的洗手間外麵等我們。 A女士換上一件粉橙色的T恤衫,告訴我她感覺很好。
Dr. Brody 又詳細地詢問了A女士一遍。我們需要再次確定她可以自己獨立行動,因為她還需要等待她的親戚來接她,他們住在兩個小時車程之外的伊利諾伊州。A女士家住舊金山,這次是到伊利諾伊州來探親的。我說,我可以留下了陪A女士, 直到她的親人接到她。Dr. Brody 確信地說, A女士應該沒有問題,獨自待一兩個小時。
Dr. Brody 拍了一張照片,我們三。A女士站在我倆中間,在照片裏笑得很甜美。
一路往行李處走,跟Dr. Brody 又聊了一會,結果他也住在Clayton, 距離我家就兩個街區。
找時間喝咖啡哈,我們不約而同說出口。又碰了碰拳頭!
又詳細詢問了A女士一遍。Dr. Brody 確信A女士可以自己獨立行動,在機場等待她的親戚來接她。再三叮囑她坐下來休息,喝水, 給我們報平安。
離別前,三個人緊緊相擁,眼裏都閃著淚光,為A女士的平安!
如果,如果。。。。。。後果不堪想象。我以前在重症監護室照顧過很多癲癇病人,記得有一個年輕的患者,二十多歲,癲癇發作的時候,急診室給了他 20 多劑 Ativan, 都無濟於事。最後被迫插管,上呼吸機,送進重症監護室來。
傍晚,7點零九分, A女士給我發來短信: “I am safe and with family and feeling good still.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至此,方放下心來!
獨立日後的今天(7/6),我忍不住思念起A女士來。
短信問候。然後追問:
“Have you followed up with your doctor? ”
她回信說:“I saw my midwife. Labs and vitals were great. I’ve been doing good with no more concerns. Thank you.”
一切安好,甚慰!
A女士, 願你此生平安無虞,再無癲癇困擾。
願這段高空中的守護,延伸到天涯海角 。。。。。。
7/6/2025 於聖路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