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被誤解的畫家
2024-11-09 07:39:04
一個被誤解的畫家 — 走訪 Norman Rockwell Museum
他的畫讓人會心一笑。我一直以為他是個幽默的插畫家。
如今更多了尊敬。
提到Norman Rockwell,腦海裏自動浮現他的自畫像
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後來也有不少畫家各自表述
Eric Joyner
Charles Boyer
這一張有MAD的精髓
參訪NR(Norman Rockwell)博物館時,恰好有MAD 特展,MAD是從1952年開始發行的諷刺漫畫雜誌,陪伴過一代又一代喜歡漫畫的人長大。我們走進展廳時,拄著拐杖的比推娃娃車的人多,爽朗的笑聲此起彼落,不知是被展出的漫畫逗笑的,還是想起青春年少時的陽光。都有吧。
太陽底下的事物都是MAD嘲諷的對象,挖苦卻不失幽默。比起現在許多人對待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有教養多了。可惜那一輩人已逐漸遠去。
NR為 Saturday Evening Post 畫了半世紀的插畫,創作無數,但是版權多屬雜誌社。也正因為NR大半輩子都在替雜誌畫插畫,有些藝評家不把他當藝術家,隻承認NR是插畫家。而NR也自稱是插畫家,其實這更顯出他的謙遜。這世界有太多人太把自己當回事。
NR工作室的導覽員,說了一個小故事:曾經有個十幾歲的孩子聽說NR會回覆每一封信,於是鼓起勇氣寫信給NR,討親筆簽名,NR 確實回信了,但是,他信裏說贈送親筆簽名是一件「可笑的事情」。然後他在「可笑的事情」幾個字下簽上自己的大名。
「這是我至今最珍惜的一封信」,導覽員說。
也許就是謙遜且不介意自嘲的優質人格,讓他為成人世界保留了些許童真。
一群偷偷泅水被抓包的男孩,連他們的狗都知道做錯事了,夾著尾巴跟著跑。
警長認真的聽著離家出走的小男孩說話,櫃台後的店員半揚的嘴角快憋不住笑意。
我很想知道紅色包袱裏裝的是什麽。
畫家認真的觀察仕女的胸針。
仕女:終於有個識貨的。
感恩節快到了,有一張畫,也許你見過。這是NR聽了羅斯福總統1941年的「四大自由」演說後,深受召喚而創作的「自由係列」之一,免於匱乏的自由(Freedom from Want)。
畫家以他擅長的方式表達對時事的關心並喚起民眾的關注,在這幾幅畫作裏充分展現。
The Golden Rule
「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Unto You」
網友最西邊的島上 引用孔、孟的儒家思想解釋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離婁下》
這一幅畫的知名度很高,寓意很清楚,我就不多廢話,由畫家自己解說創作曆程。
VIDEO
The Problem We All Live With
1954年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公立學校種族隔離政策違憲,紐奧良的種族危機持續延燒,後來地方高等法院更下令1960年11月14日開始,公立學校必須廢除種族隔離,動亂幾乎一觸即發。
NR的這幅畫裏,一個孤零零的小女孩,被四個執法者保護,甚至看不見執法者的麵容,因為小女孩隻有大人的腰部那麽高。
Ruby Bridges 收到許多恐嚇,他們要殺了她。她才6歲。
工作室導覽員說,幾周前,有一名參觀工作室的訪客告訴她:
當年我是Willam Frantz Elementary School 的學生。前一天,11月13號,我媽媽接到好幾通電話,警告她,14號不可以送小孩去上學,他們要以行動抗議法院的裁決。 14號早晨,我媽早早地把我們兄弟幾個拎下床,她說,就算天上下刀子,我們也必須去上學。一路上有幾百個武裝人員,我們坐在車裏,也感受到了肅殺的氣氛,完全沒有了平時和兄弟們的吵鬧,大氣也不敢出。
我實在無法想像,一個六歲的小女孩,暴露在各種憤怒的叫囂聲中,是怎麽抬腿邁步,一步一步走進學校的。
我也無法想像,NR畫下來了。
在族群爭議裏,一直被遺忘的是他們
這是我第一次看見這一幅畫。是無聲的震撼。
1969年,水利局(The Bureau of Reclamation)的公關請了40位畫家,為他們的建設工程做宣傳。 NR 站在水壩上告訴他們:我不是風景畫家,我更感興趣的是人。
這樣的工程一向頗受爭議,在改善生活的計畫裏,總有不被看見的犧牲。這個水壩建立在Navajo 印地安人的聖地上,人工湖 Lake Powell 更淹沒了成千上萬的文化遺址。
印地安人一直都是無聲的一群。
NR 看見了,畫下來了。他讓社會的良心繼續跳動。
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Unto You
碼農學寫字 發表評論於
2024-11-26 06:13:23
回複 'OldJohn_02' 的評論 : 謝謝來訪留言。他的作品確實讓人難忘,我想,大概是因為他用慈悲的心畫人生。
OldJohn_02 發表評論於
2024-11-25 07:29:29
剛到美國那幾年,約在80年代,每年時常在商家處取得小型的免費的月曆,每份月曆有十二張Norman Maxwell 的畫作,從此認識了他,也愛上了他,他的畫幽默又風趣,那時連續約五年獲得了Norman Maxwell免費 的月唇,後來商家不提供免費曆,需要費了,約每份$ 5元,我又繼續買了三,四年,搬家以後也就忘了,今天見到你的大作,重拾起我的記憶,待會兒會去Amazon買一份Roman Maxwell 月曆。掛上一年。
碼農學寫字 發表評論於
2024-11-10 08:06:59
回複 'tobyd_媽媽07' 的評論 : 謝謝來訪留言。
碼農學寫字 發表評論於
2024-11-10 08:06:17
回複 '桔子熟了' 的評論 : 他的幽默讓人特別舒服。
碼農學寫字 發表評論於
2024-11-10 08:04:35
回複 '歲月沈香' 的評論 : 謝謝沈香。最近好嗎?好像有一陣子沒發文了。祝你一切安好。
碼農學寫字 發表評論於
2024-11-10 07:49:46
回複 '馮墟' 的評論 : 他特別喜歡Stockbridge,哪裏的居民也以他為豪。
碼農學寫字 發表評論於
2024-11-10 07:47:35
回複 '梧桐之丘' 的評論 : 我也是,才會在看到那幅Glen Canyon Dam 時特別震撼,突然醒悟,畫家的幽默一直是以人為本的慈悲。祝梧桐兄周末愉快。
tobyd_媽媽07 發表評論於
2024-11-10 04:06:53
謝謝分享!非常喜歡
桔子熟了 發表評論於
2024-11-10 03:07:10
作品很有意思,讓人感覺到輕鬆快樂,喜歡。
歲月沈香 發表評論於
2024-11-09 17:21:39
碼農的這篇文讓我長知識了,對其中幾幅畫以前見過,有印象,今天才知道了畫家和作品的故事。謝謝碼農好文分享!周末愉快!
馮墟 發表評論於
2024-11-09 15:47:21
他的四大自由很有名。多虧您介紹,我才知道他是麻州居民。
梧桐之丘 發表評論於
2024-11-09 13:49:20
好文長知識。那副自畫像印象太深刻,第一次見到就記了一輩子,最初真是當做幽默畫來品味的。
碼農學寫字 發表評論於
2024-11-09 13:06:08
回複 '新林院' 的評論 : 謝謝指正,是我大意了,小學生犯的錯誤。
碼農學寫字 發表評論於
2024-11-09 13:05:23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菲兒好。噓,我們隻可意會。:)
祝菲兒周末愉快。
碼農學寫字 發表評論於
2024-11-09 13:04:10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花姐好。是啊,我一向敬佩能把快樂帶給別人的人。
碼農學寫字 發表評論於
2024-11-09 13:03:25
回複 '棗泥' 的評論 : 很高興你也喜歡。祝週末愉快。
新林院 發表評論於
2024-11-09 12:52:09
【感恩節快到了,有一張畫,也許你見過。這是NR聽了羅斯福總統1941年的「四大自由」演說後,深受召喚而創作的「自由係列」之一,欲望的自由(Freedom of Want)。】
其實,那幅畫的名字並不是《Freedom of Want》,而是《Freedom from Want》。
它的意思不也是“欲望的自由”,而是“沒有匱乏”。
“Freedom OF” 和 “Freedom FROM” 有不同的意思。
“Freedom OF something“ :being able to do something without restrictions。幹某件事的自由。
“Freedom FROM something“ :the absence of something。沒有某種東西。
例如:
《Freedom of Speech》《言論自由》
《Freedom of Worship》《信仰自由》
《Freedom from Want 》《沒有匱乏》
《Freedom from Fear》《沒有恐懼》 (並不是”恐懼的自由“)
want(noun)
a lack of something。匱乏。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4-11-09 11:36:34
碼農的看圖說話,意味深長,多謝介紹!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2024-11-09 10:39:40
謝謝分享!非常喜歡,這是一個有幽默感、快樂善良的人所畫啊。
棗泥 發表評論於
2024-11-09 09:22:31
看過一些他的畫。非常有生活氣息,又不乏幽默。喜歡喜歡。謝謝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