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霜養生,了解一下?

本人是一位資深理工男,多年自學中醫。一貫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以西醫科學的基本理論和近年來有關人體的科學實驗結果為依據,來客觀地學習中醫、思考中醫。
打印 (被閱讀 次)

         砒霜養生,了解一下?

 

  小時候在常州老家時,常常有機會喝酒。當然了,我喝的是自家做的米酒,隻有大人們才可以喝買來的燒酒。

 自家做的米酒微微有些凶,但同時又很香甜醇厚。米酒溫過之後口感更佳,小孩子們都非常愛喝。因此每到逢年過節時,心裏高興、麵皮紅燙的大人們也常常允許小孩子們也吃幾碗米酒。

  吃米酒時,屢屢有小孩也會像大人一樣,因為貪杯而一不小心就喝多了。雖然米酒不太凶,但後勁卻挺大,往往能醉人兩三日。

 長大之後,有幸拜讀了豐子凱先生的文章《癩六伯》。文章裏麵提到了一種紹興當地的酒,叫時酒。

  時酒是紹興本地人自己做的一種米酒。因為釀酒時在缸底用砒霜劃了一個十字,因此酒中含有極少的砒霜,能養筋活血,並使酒力遍達全身。

  當地的農民大都愛喝時酒,主要是因為它價格便宜。這酒喝多了醉得很透徹,但醒得也很快,從不耽誤幹活。

 豐先生也極愛這種酒。每次回紹興不光會天天喝,還要帶上許多回上海慢慢喝。

  醉的通透,好找寫文章的靈感。醒得快,又正好可以將靈感趕緊寫下來。我猜這多半是豐先生愛喝時酒的原因吧。

  大家都知道砒霜是一種極其厲害的毒藥,0.125到0.25克就可致人死命,但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的張亭棟教授卻用它來治療白血病。張教授治病時的砒霜用量一定小於砒霜的致死量。不然,病還沒治好,人卻先被毒死了。

  而紹興時酒中的砒霜含量就更少了。雖然這點砒霜治不了什麽病,但它卻有養筋活血的養生功效。這一點有些出乎絕大多數人的預料。     

  鹽是讓菜肴美味的第一調味品,但每天的攝入量必須控製在10克以內。如果鹽吃得多了就不好了。

 中醫說:鹹傷血。就像鹵水能點豆腐一樣,血中的鹽含量太高的話,血液就會變得黏稠而流通變差。

  更極端的情況是,當貧農楊白勞在地主黃世仁的逼迫之下不得已喝下點豆腐的鹽鹵後,很快就離開了人世。可見,鹽吃多了也會要人命。

  因此有人說:“離開劑量談毒性是一種流氓行為”。這話頗有些道理,雖然這道理也有它的局限性。因為有些物質,如鉛、汞、鎘、鋁等,不論劑量多少對人體都有毒性。

  中醫的有些藥物,比如朱砂、鉛丹、明礬等,就含有汞、鉛、鋁這些有毒物質。這常常讓人談虎色變。但是,這些藥物的使用是中醫權衡後的選擇。

  在中醫用有毒藥物取得良好治病效果的同時,我們也不得不麵對它們帶來的毒性。所以大夫們會嚴格控製它們的用量,把毒性降到最低,以防得不償失。

  總之,看待中醫治病用的一些有毒藥物時,我們一定要有一個科學的態度。

 

小書童小書 發表評論於
多謝捧場!
油翁 發表評論於
小書童小書寫的文章既幽默又生動,引人入勝。中醫的有毒藥物也確實是治病的有效手段,需要謹慎使用。繼續努力寫作,創作更多優秀文章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