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波羅的海三國+波蘭 ----- 2. 愛沙尼亞 塔林

在巴塞羅那一大早下了船,直接坐出租車去了機場趕航班,塔林是個小地方,坐飛機去不太方便,也很搞,我們用AA的裏程換的票,第一程飛芬蘭赫爾辛基,由Iberia航空執飛,第二程從赫爾辛基飛塔林,30分鍾的飛行又由Nordic Regional Airlines的一架小飛機執飛,航空公司之間的協作真是五花八門。到了塔林坐出租,路程不遠就到了旅遊團安排的酒店Radisson Blu Olympia,趕上了旅遊團的Welcome Meeting 和晚飯。這是一個大團,近40人中除了美國加拿大人之外,還有兩人來自馬來西亞,一人來自菲律賓。

這四個國家的5個城市中隻有塔林去過兩次,都是坐遊輪去的,自己一日遊。

波羅的海三國+波蘭旅遊路線圖

­­­

塔林是愛沙尼亞首都,主要的政治、金融、文化和教育中心。塔林經常被稱為“歐洲矽穀”,這裏的人均創業公司數量位居歐洲之首,是 Skype 等多家國際公司的誕生地。塔林老城是歐洲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城市之一,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2011 年,塔林與圖爾庫一起被評為歐洲文化之都。

塔林是這次itinerary 最北端的一個城市,四月初的氣溫仍在攝氏零度,穿著棉衣在寒風中臉還會感到刺痛。

因為是跟團有導遊,去了兩個從未去過的景點,風壇去過塔林的人不少,但沒見有人提到過這兩個地方,我就多說兩句。一個是塔林歌曲節場地(Tallinn Song Festival Grounds),另一個是共產主義受難者紀念碑(Memorial to the Victims of Communism)。

塔林歌唱節場地是最出名的愛沙尼亞歌唱節的舉辦地,該地區最大的戶外音樂會就在這裏舉行。歌唱節場地的拱型舞台上可同時容納多達 15,000 名歌手,並且有足夠的台下場地空間容納 100,000 名觀眾。在這裏,遊客還可以爬到 42 米高的燈塔頂部,俯瞰城市和塔林灣。

1869 年,愛沙尼亞還是俄羅斯帝國的一個省,約翰·揚森 (Johann Jannsen) 創立了愛沙尼亞歌唱節,該節日促進了愛沙尼亞民族的覺醒。此後,該節日至今每五年舉行一次。在 1988 年 6 月 10 日至 11 日在塔林歌曲節場地舉行的自發性大規模晚間歌唱示威活動,超過10萬愛沙尼亞人聚集在這裏唱響愛國歌曲,愛沙尼亞活動家和藝術家海因茨·瓦爾克 (Heinz Valk) 為這次活動提出了“歌唱革命”這一口號。1988 年,這場運動被稱為“歌唱革命”,以爭取愛沙尼亞脫離蘇聯統治,爭取獨立。

如今,塔林歌曲節場地還用於舉辦國際演出,例如 Red Hot Chili Peppers、邁克爾·傑克遜、蒂娜·特納、50 Cent、Metallica、滾石樂隊、埃爾頓·約翰、Depeche Mode、寵物店男孩、安德烈·波切利、麥當娜、30秒上火星、Lady Gaga、綠日樂隊、何塞·卡雷拉斯、羅比·威廉姆斯等等都在這裏舉辦過音樂會。

舉幾個演唱會的盛況例子,1988 年 8 月,名為“搖滾之夏”的國際搖滾音樂會在這裏舉行,吸引了超過 130,000 觀眾。2009 年 8 月,麥當娜在 72,067 名觀眾麵前表演,門票銷售一空。2006 年 6 月,Metallica 樂隊為超過 78,000 名歌迷舉辦了音樂會。1997 年 8 月,邁克爾·傑克遜在 85,000 名觀眾麵前表演。

古斯塔夫·埃爾內薩克斯 (1908-1993) 的塑像,他是愛沙尼亞作曲家和合唱團領隊,也是國家歌曲節的推動者之一。他的歌曲《Mu isamaa on minu arm》在蘇聯時期成為愛沙尼亞人的非官方國歌。

 

關於共產主義受難者紀念碑(以下簡稱紀念碑):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波羅的海三國於 1940 年 6 月遭斯大林主義的前蘇聯入侵占領,並於 1940 年 8 月正式被並入蘇聯。繼 1941 年至 1944/45 年納粹德國占領之後,波羅的海三國又於 1944 年至 1945 年被蘇聯軍隊重新征服。

蘇聯共產主義恐怖政權於 1940 年 6 月 17 日占領愛沙尼亞後,出於政治原因開始謀殺、監禁和驅逐愛沙尼亞人民,於 1991 年 8 月 20 日愛沙尼亞恢複獨立而結束。其結果是,愛沙尼亞在當時略多於 100 萬的人口中失去了五分之一,其中超過 75,000 人被謀殺、監禁或驅逐出境。為了紀念愛沙尼亞共產主義受害者並記錄共產主義恐怖的後果,愛沙尼亞政府於2018年建立了這個紀念碑。這座紀念碑在當前抗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中更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假若俄羅斯侵占烏克蘭得手,它的魔爪必將伸向曾經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波羅的海三國。

發生於 1989 年 8 月 23 日的波羅的海之路(Baltic Way)或波羅的海之鏈是一場和平的政治示威活動,波羅的海三國約兩百萬人(總人口約為八百萬)手拉手組成了一條長達 690 公裏(430 英裏)的人鏈,橫跨波羅的海三國。當時,這三個國家仍被蘇聯占領和吞並,可見波羅的海三國人們追求獨立,反抗暴政的意誌。

紀念碑由兩部分組成:旅程部分,碑上刻有恐怖事件中遇難者的名字,即被謀殺或在監禁或流放中死亡的人的名字,都刻在了“旅程”紀念牆上。那些未能回家、命運不明的數千名受害者的名字雖然沒有刻在紀念牆上,但紀念碑也是為了紀念他們的。家園部分,碑上刻有位置石碑,上麵有信息文字,標明了恐怖事件發生的地點。還設有一座特別的紀念碑,紀念在共產主義恐怖事件中犧牲的愛沙尼亞軍官們。

紀念館的一部分是電子紀念館,其中記錄了在 1940 年至 1991 年共產主義恐怖統治下遭受苦難的所有人,包括已死亡的人、被蘇聯占領政權法外鎮壓或無端定罪後獲釋的人,以及本要被驅逐出境但未能成功驅逐出境的人。

紀念碑離塔林市區並不遠,這張從紀念碑拍的照片可以看到,遠處左邊是塔林新城,右邊是老城。

 

塔林老城區是這座城市的主要景點,是塔林最古老的部分,中世紀的城牆內,高聳入雲的教堂、錯落有致的廣場、蜿蜒的小巷, cobbled streets和豪華的富人住宅都爭相吸引人們的眼球。市政廳廣場、托姆比亞城堡、東正教大教堂等都是不容錯過景點,老城區完整地保留了中世紀和漢薩同盟時期的建築結構,以及 13 世紀極為完整的城市規劃。自塔林老城1997 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是世界著名旅遊景點。

市政廳廣場(Town Hall Square) 是塔林老城中心塔林市政廳(Town Hall)旁邊的一個城鎮廣場,是老城區的中心,是許多小型節日或音樂會的舉辦地,附近還有幾家酒吧、咖啡館和餐館。廣場還定期舉辦市場,許多攤位出售傳統的愛沙尼亞物品和紀念品。愛沙尼亞人也在這裏迎接從國外取得成就歸來的英雄。每年 11 月中旬,市政廳廣場上會豎起聖誕樹,供人們享受聖誕市場。

老城區的風景,是塔林的名片,從老城牆、塔樓和托姆比亞山(Toompea Hill)觀景台上可以看到塔林這位美女最美的一麵。

亞曆山大·涅夫斯基俄羅斯東正教大教堂(Alexander Nevsky Russian Orthodox Cathedral)位於塔林市中心,它建於前俄羅斯帝國 時期的1894-1900 年間,是該市最大的洋蔥頭教堂,是莫斯科大牧首阿列克謝二世 (1929-2008)開始神職生涯的地方。進到教堂內部,就跟在莫斯科或聖彼得堡看到的教堂是一樣的感覺,輝煌,神秘,又看不懂所見的教義和背後的宗教故事。

東正教大教堂對麵的一座大建築是托姆比亞城堡和赫爾曼塔(Toompea Castle and Tall Hermann),托姆比亞城堡是托姆比亞山上的一座中世紀城堡。現在是愛沙尼亞議會所在地。赫爾曼塔是托姆比亞城堡的一座塔樓,是城堡西南角的防禦塔,建於 1371 年,在 15 世紀末形成了現在45.6 米的高度和形狀。(可惜赫爾曼塔未顯示在照片中)

聖母瑪利亞大教堂(Cathedral of St. Mary the Virgin) 是托姆比亞山的一座大教堂,它最初由丹麥人在 13 世紀建立,是塔林和愛沙尼亞最古老的教堂。它也是托姆比亞唯一一座在 17 世紀大火中幸存下來的建築。

尼古拉斯博物館(尼古拉斯教堂)(Niguliste Museum (St. Nicholas’ Church)是一座中世紀教堂建築。它是獻給漁民和水手的守護神聖尼古拉斯的。最初建於 13 世紀,在二戰期間蘇聯轟炸塔林時部分被毀。目前,它是愛沙尼亞藝術博物館的一部分,主要關注中世紀以來的教會藝術,也被用作音樂廳。

老城上城的一個小商店,門窗都很別致

 

傳說塔林丹麥國王花園是塔林鬼魂出沒最多的花園,自 2015 年以來,這裏供奉著三尊 2.5 米高的青銅僧侶雕像:等待僧侶 Ambrosius、祈禱僧侶 Bartholomeus 和守望僧侶 Claudius。“三僧”是塔林設計大賽的獲獎作品。傳說在晚上,你可以看到僧侶的鬼魂以光的形式出現。

塔林的城牆是其最顯眼的亮點, 塔林的第一道城牆由瑪格麗特·桑比裏亞於 1265 年下令修建,因此得名“瑪格麗特城牆”。這道牆不到 5 米高,底部厚約 1.5 米。此後,它就不斷擴大和加固。城牆和許多大門至今仍大部分存在。這是塔林老城區成為世界遺產的原因之一。

 

 

去紀念碑的路上 從車上抓拍了一張魯莎卡紀念碑(Russalka Memorial),這座青銅紀念碑由阿曼杜斯·亞當森雕刻而成,建於 1902 年的俄羅斯帝國時期,以紀念俄羅斯軍艦魯莎卡(又名“美人魚”)沉沒九周年。

8194

塔林新城建在老城的隔壁,保存了古城又沒有影響城市的發展。最好的劇院、電影院和音樂廳都位於新城市中心,繁華的商業區也近在咫尺。得益於精心的保護和大膽的開發,每個角落都有餐廳、酒吧和咖啡館,還有出售知名品牌和當地設計的商店。這是從古城的上城看新城

位於塔林的愛沙尼亞國家歌劇院和音樂廳最初設計建造於 1913 年,二戰後於 1947 年重建。這座曆史悠久的建築是 3 個重要組織的所在地:愛沙尼亞國家歌劇院、國家音樂會機構“Eesti Kontsert”和愛沙尼亞國家交響樂團。

最後,都說波羅的海姑娘美女如雲,貼幾張愛沙尼亞美女照片

我們bus開到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交界處愛沙尼亞一側時,停車去一個村子旁的超市上廁所,超市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與大都市裏的超市沒有區別,物資豐富,價格便宜。超市裏的廁所設備齊全,非常幹淨衛生。顧客稀稀拉拉,人們與世無爭,平靜地過著滿意的生活。

驅車前往拉脫維亞首都裏加(Riga),路上停在波羅的海岸邊的一個beach,  photo-stop。

雖然還冷,但春天畢竟在這個北國已經探出了頭。

 

謝謝到訪。

 

 

Uusequery 發表評論於
謝謝分享.期待下一篇.
油翁 發表評論於
喜歡您分享的關於塔林之旅的經曆。塔林是一個充滿曆史和文化底蘊的城市,同時也充滿了現代化的氣息。如果有機會去這個美麗的城市,一定不能錯過塔林老城和新城的探索,還有那些隱藏在角落裏的故事和景點。祝您旅途愉快,期待您在下一個目的地的探險!
回首前塵 發表評論於
謝謝分享! 當年前蘇聯對波羅的海小囯的壓迫有多深,今天他們對俄羅斯的憎恨就有多深.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