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貪婪與恐慌在股市中表露無遺。投資者情緒的大幅波動會導致股市大漲大跌,股價大幅偏離其內在價值。索羅斯說,”凡事總有盛極而衰的時候,大好之後便是大壞”。巴菲特說,”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著名的逆向投資家戴維·德瑞曼認為,股票市場在投資者情緒的驅動下,會出現價格脫離內在價值的機會,投資人應該克服人性的弱點,運用逆向投資,抓住這些機會,會給投資人帶來可觀的回報。特別在市場出現過度反應,市場出現泡沫時,更是運用逆向投資的好時機。逆向投資認為市場由羊群心理驅動,投資人應避開”羊群心裏”,尋找價值。中國大詩人屈原說過,“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哲學家叔本華的名言,”要麽庸俗,要麽孤獨”。
逆向投資聽著很容易,實際執行起來很難。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對投資情緒進行合理度量,找到有效的投資情緒指標。這些指標應該是可量化的,能夠反映投資者對市場走勢和風險預期的指標。
1 巴菲特指標
從長期投資看,資產高估,資本邊際效率下降是危機的前提。資產高估,資本邊際效率下降摧生資產泡沫。凱恩斯在他的《通論》中指出,”一個典型的恐慌,其起因往往不是利率上漲,而是資本之邊際效率突然崩潰”。本人認為,最嚴重的市場樂觀情緒就是對各種資產過高估值的視而不見,忽略資產過高估值隱含的潛在高風險。
巴菲特分析了過去80年來美國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率,發現:“如果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占國民生產的比率在70%~80%之間,則買入股票長期而言可能會讓投資者有相當不錯的報酬。” 巴菲特指標很有參考價值,它是對投資者對末來股市預期的一個準確指標,可以用來預測末來十年的投資回報率。
| 巴菲特指標 (市值/國民生產總值) |
市值估價
|
|
指標
|
嚴重低估
|
|
50%
|
有些低估
|
|
75% 90%
|
合理
|
|
90% 115%
|
有些高估
|
|
指標 > 115%
|
嚴重高估
|
| 比值狀態 | |
|
指標
|
極度樂觀 |
|
0.61
|
有些樂觀 |
|
0.7
|
正常 |
|
0.9 1.0
|
有些恐慌 |
|
指標 > 1.1
|
極度恐慌 |

在市場中賺錢要靠市場的極端點, 隻有在極端點,才能夠有較大的概率市場出現反轉。換句話說,反向投資的重點是尋找大概率投資機會,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當市場走到極端,反轉的概率在不斷增加。當牛市走到牛市頂點,變成瘋牛時,市場反轉,狂跌的概率也在增加。中國有句古話,“欲讓其滅亡,先讓其瘋狂”,也講述了“物極必反”這個哲理。聽說莎士比亞在作品《麥克白》中也提過”上帝欲其死亡,必先令其瘋狂。”
注:本人不是專業人士,這些博客文章隻是個人讀書,學習筆記,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