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我們自己和我們孩子的自信-殖民文化

mikecwu (2010-12-17 12:26:00) 評論 (31)

文學城博客唵啊吽最近提到了一個很深刻的見解: 殖民文化和移民文化. 歐洲人來美國是殖民-把自己文化代過來; 而中國人來美國是移民-拋棄自己文化去融入所謂的白人主流文化. 殖民是積極向上的, 而移民則是消極被動的. 如果我們滿足於移民而不是殖民, 我們的後代將損失中華文化和漢語. 中國父母都希望子女能夠說漢語, 都送孩子去中文學校, 孩子們勉強可以說中文, 但孫輩就不可能了.

中國文化在和西方文化比較時候確實顯得沒有吸引力,這就是我離開中國來美國的原因.我從小就憧憬西方活躍的經濟,快節奏的流行歌曲,積極向上的好萊塢電 .我從小就憎恨拖長調子的京劇(跟著大人看京劇或者其它地方劇,都是以我睡著告終),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電視劇以及那些違心的歌頌共產黨的文化. 西方有如此發達的經濟和科學,和他們積極向上的文化是分不開的.如果世界隻能保存一個文化,那麽美國目前的文化也許是最有利於人類生存發展的.

所以我來美國以後就如饑似渴的學習美國語言和文化. 我一直生活在美國人中, 去他們的教堂, 學習聖經, 去他們的酒吧, Party, 等等. 等我深入了解美國文化以後, 就發現美國文化有它的局限和不到之處,有它需要改進和擴展的地方.中國文化雖然有很多弊端, 但也有著極其優秀的元素,拋棄中華優秀文化不僅是中國人的損失,更是美國人,世界人的損失.

我們應該保存中國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文化-對家庭的愛護,對後代教育的注重,對父母的敬重,對社區的人情世故等等, 優越於西方注重個人,冷淡親人鄰居的風俗. 同時我們應該吸取西方文化中積極向上,勇於創新,敢於出頭take leadership的精神.當你孩子們看到父母活躍於社區,在外麵出風頭,就會對自己的祖先,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而不是自卑.

比如,我大兒子上學了,我在他們學校積極參與活動,比其它孩子的家長都積極.孩子們跟我熟,兒子就覺得特有麵子-我接送他時候他就會自豪的對同學說, 那是我爸爸! 我以身作則的告訴孩子們,你們完全可以把英語說得和別人一樣,同時保持漢語和中國文化.

很多亞裔父母靦腆,不說話,不張揚,讓孩子覺得沒有多少麵子,他們就會故意遠離父母的語言和文化,來向他們覺得更加有吸引力的文化靠攏.

這就是我們亞裔需要做的:不要害怕自己英語不好,不要把自己當客人,應該積極向上,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和建設,從在孩子們學校做Volunteer開始,把自己當主人看待,當殖民者看待,這樣才能把自己的文化穩固和擴大,才能讓我們的子孫後代地位提高.

猶太人雖然人口小,語言也小,但他們的文化以聖經的形似成了世界主導文化,就是他們自信,張揚的結果.他們就敢說,我們的思想家,耶穌,是上帝的化身,我們猶太人是上帝選擇的種族,就是比你們其他人高貴.所以今天那麽多人信基督.

我們為什麽就不能說,老子孔子是上帝的化身,中華民族是上帝的選擇?我們要敢說也敢做. 老子的道德經, 孔子的四書五經, 還有莊子孟子孫子等等,他們的經書加起來, 其深度遠度大大超過聖經. 聖經是很好的曆史資料, 我們都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東西, 但把聖經當成世界唯一的真理而忽視中華曆史經書,不僅是中國人的損失,更是世界人民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