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列一下家裏某學習完蛋娃高中前兩年混的活動。從原理上講,這些是可能“有用”的。有用這個詞在升學框架下很有趣,因為隱含著優化和選擇。但是,優化和選擇不一定是九年級十年級需要特別操心的事情。
娃拉小提琴過去講過,純粹拚手速去了。九年級被小提琴老師講了一句,這樣下去是上不了藤。娃嚇著了,不是因為覺得上不了藤不好,而是完全不理解為什麽別人會fuzz藤這件事情。我們看娃那個狀況就停了。如果堅持,升學或許有點用。
踢球踢了很多年,十年級之後停了,因為連續兩年拿到的俱樂部offer都無法commit。沒有俱樂部校隊也不容易混。如果堅持,升學當然多少會有用,足球一度是我們想象中的高中主要EC,天時地利不行也隻好算了。
在校園的小廣告裏發現一個給全市的任何孩子可以參加的生物活動的廣告。門檻很低,娃在那裏可開心了。這個活動後來沒有funding停了。快十二年級的時候,娃根據那裏學的東西,做了一點和cs有關的東西,某種意義上幫助孩子T20 之外cs幾乎全錄。十年級的時候我們哪想到呢。
在校外,孩子談了一場青澀的戀愛。美麗的姑娘建議娃去參加了一個左派運動。戀愛麽很快失戀了。左派活動倒混了好幾年。我們也好奇,想要知道混這個會混成怎樣。最後十二年級娃參與主持了比較大的活動,算是申請大學特別有用的。
參加了一個門檻特別低的編程夏令營,需要寄宿。娃每天和寄宿家庭的兄弟一起騎車,逛書店,過得很開心,結束的時候有個上線的app,因為問題太多後來下線了。這個大學申請的時候,申請cs的時候,用來做cs主線的添頭。
九年級去非洲扶貧蓋房子,第一個任務:操場上有一隻雞,去抓住它,並且把它殺了。娃做到了。扶貧這事大學申請中完全沒有提。但是,提也不是壞事。話說我們送娃去屬於從眾,也不能說沒有升學的考慮,娃麽更大程度隻是覺得好玩。
學了世界語。這件事情導致大學還在學找不到工作的語言學專業。但是升學算有用,因為後續發展成用NLP處理世界語材料的一個project。但是九十年級的時候,看起來的好處隻是周末有個地方去吃cookie。
辛勤地畫畫。這個事情當時沒有任何意義,因為課外不畫。最後的升學價值可能應該算大的,因為後續發展的project不錯,而且衍生的project一直持續到今天。literally 今天早晨娃還遠程present了一個與高中做的project有傳承的工作,雖然已經是完全不同的領域了。那時候哪能想到這個啊。
MUN。這個九十年級完全瞎混,什麽獎也沒有,但是跟著一堆外校的印度小姐姐們高高興興組織各種活動。到了十一年級,可以負一些責任,升學在非主線方向算是一個亮點。到了大學,娃對任何觀點調查的活動都很關注,算是給data science打了基礎?
混了一個其它體育校隊混了四年,也沒有啥領導力。作為一個愛好堅持到現在。
戶外活動和童子軍,這個混得很出彩。申請business的時候麵試講的故事從這裏來的。家長當然知道這個對升學有用。孩子隻是對戶外的熱愛和在童子軍的歸屬感。
開始給鄰居割草掙錢,這個自吹是小business,申請business專業的時候可能用上了?但是後來開挖掘機的工作,是靠這個經驗申請到的。
所以。。。九十年級完全是explore打基礎。如果娃興趣明顯,可能有更有效率的做法。如果什麽都感興趣,瞎混也不是壞事,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為了升學。當然,現行製度下,所有的事情,都可能升學有用。娃申請的時候,我出主意,你申請國際關係吧,左派運動,mun,非洲扶貧,世界語,童子軍,十一十二年級的幾個新活動,甚至畫畫得獎畫作的題目都是扯得上國際關係的。。。娃哈哈大笑,去申請了一堆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