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不同吧。 前兩天不是有人貼了個AI 大牛教授, 非IMO 30 分以上勿擾嗎?
所有跟帖:
•
感覺數競和工程反而有更多相似處,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下解決特定問題的能力,而數學研究
-atongmujack-
♂
(117 bytes)
()
07/23/2025 postreply
13:03:06
•
所以很多數競娃大學學CS。 數競隻是開發了學生的一些基本能力, 以後如果學數學也有幫助。 但真要搞數學(研究)
-家有高中小娃-
♂
(30 bytes)
()
07/23/2025 postreply
13:12:35
•
燒的。數學研究跟IMO沒有什麼關係,數競培養的是工程人才:限時解決具體問題。數學家要解決的是未知問題
-我是誰的誰-
♂
(0 bytes)
()
07/23/2025 postreply
13:19:31
•
實驗科學也是一樣在時間和資源限定條件下最可行的找出方案。
-borisg-
♂
(0 bytes)
()
07/23/2025 postreply
13:27:13
•
是。數學家和理論物理學家是發散的。
-我是誰的誰-
♂
(0 bytes)
()
07/23/2025 postreply
13:38:50
•
陶哲軒自己都說,數競成績和他的數學成就沒啥關係...
-sanshengshishang2-
♂
(0 bytes)
()
07/23/2025 postreply
13:47:04
•
實誠
-我是誰的誰-
♂
(0 bytes)
()
07/23/2025 postreply
13:58:28
•
不是,絕大多數純數牛人很多IMO的。因為代數,幾何,組合,圖論,樹論都含闊,雖然屬於初級。
-zaocha2002-
♀
(0 bytes)
()
07/23/2025 postreply
13:5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