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C教育是什麽?情感教育算一部分嗎?

本帖於 2024-10-04 09:15:00 時間, 由普通用戶 糯米粥 編輯

最近看到大家聊的Liberal Arts 教育,對此很感興趣。什麽是LAC教育?隻有文科大學才有嗎?技校可以也有LAC教育嗎?再有,我覺得我自己在成長的過程中缺失的情感教育算LAC教育裏的一環嗎?怎樣補課?孩子們的情感教育呢?

翻出以前寫過的一篇看電影the Judge 之後對情感教育的理解,拋磚引玉

前一陣子看的這個電影the Judge跟多年前看的Big fish有神似之處, 都是human story, 都是以父子關係為立足點,主演的演技都非常出彩, 都立意溫暖又給人啟發。 

the Judge這個電影有兩條線,明線是當了一輩子小鎮法官的父親陷入人命官司,大都市的大律師兒子當上了被告律師, 暗線是愛恨交織的父子關係。 暗線才是這個電影真正的主題。 整個電影裏父子關係暗流洶湧, 結局則讓人含淚微笑。 

天馬行空, 抽象的說說我的一些體會。 

我在青春年少的年齡段, 有過數次戀情, 每次都是倆小朋友一起合夥打怪升級的關係。 印象很深的小事是, 每任男友總是不解的問我--為什麽從來沒見你哭過? 

後來的我慢慢明白了當年的自己--理工女,隻相信理性, 不相信感性。 眼裏是一個個要實現的小目標,是要理性實現的,眼淚和感性有個P用。 

今天的我對感性 vs.理性的理解卻跟青春年少的理解轉了個180度的大彎。

情感給我們提供的是一個價值框架,就像一個GPS, 告訴我們應該往那邊走。這個價值框架才定義了我們去做的實事的方向和分量。Why總是比What/How 更加核心。

當然情感不是理性可以完全控製的,可我這些年深切的體會是,我們可以“教育”我們的情感, 比如說通過文學、藝術和音樂這些,為自己提供一係列emotional experiences。 比如電影the Judge, 就給了我一個豐富的情感體驗。

我的父母那一輩, 大多情感粗糲,不懂得如何去愛。 我們人到中年的挑戰在於怎樣承上啟下,不僅跨越過去,更要用曆史的眼光來看待,接受,和憐惜父母的弱點。這是一個tall order。 

當不再僅僅關注理性, 當意識到了perceptions and emotions的重大作用, 會慢慢的以不同的方式看世界。

人類的情感, 才是那“零落成泥碾作塵,唯有香如故”,才是生命的延續, 才是我們這個種族的生生不息。 

 

 

 

 

所有跟帖: 

適時放縱自己的神經係統,見花問花,見山問山,感人所感,體己所思。 -phobos- 給 phobos 發送悄悄話 phobo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09:17:00

另外,這部分沒人敢說成功,更沒有藤校,隻能終其一生,兒孫滿堂時說一句,不錯不錯。 -phobos- 給 phobos 發送悄悄話 phobo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09:18:00

我覺得兒孫滿堂可以很反諷 -糯米粥- 給 糯米粥 發送悄悄話 糯米粥 的博客首頁 (189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09:25:28

說句俗話,愛可以包容一切,對某個人的愛就是恰好能接受ta的缺點 -phobos- 給 phobos 發送悄悄話 phobo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09:28:00

八股味又出來了 -糯米粥- 給 糯米粥 發送悄悄話 糯米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09:31:08

我相信incremental growth. 不管天生性格環境,可以通過後天的教育而多少有點小修改 -糯米粥- 給 糯米粥 發送悄悄話 糯米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09:27:24

LAC其實就是經典教育。中國傳統上讀四書五經,西方人讀哲學曆史文學基礎科學。以前隻有大學教,現在中學就教得差不多了 -whaled- 給 whaled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09:24:00

“ 中學就教得差不多”? 啊,這個有點偏樂觀了 -糯米粥- 給 糯米粥 發送悄悄話 糯米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09:28:43

悟性好的就能培養出常識和判斷力。大學階段主要是深入和提高品味。 -whaled- 給 whaled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09:30:55

讀了曆史,知道義和團和太平天國,就知道民粹主義都是禍害,不能再犯同樣錯誤。這也是LAC教育的目的。lol -whaled- 給 whaled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09:29:41

博雅教育就是,天下那麽大、去看看,曆史那麽厚、多讀讀, 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 -我是誰的誰- 給 我是誰的誰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09:26:28

喜歡這個解釋! -糯米粥- 給 糯米粥 發送悄悄話 糯米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09:29:29

按理我是理科生,看事情多半還是很理性,不過也會有感性的時候,是不是因為俺是女人,比較emotional.LD有時候辯不過 -Pilsung- 給 Pilsung 發送悄悄話 (179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10:00:35

西方教育的核心宗旨就是liberal art education,所有大學都是,除了Caltech和mit這種極端技校。 -windyLL- 給 windyLL 發送悄悄話 (303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09:27:59

很有道理,很落到實處的理解! -糯米粥- 給 糯米粥 發送悄悄話 糯米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09:30:22

文科不好也進不了極端技校 -roger_surfer- 給 roger_surfer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09:32:13

偏見。技校也有人文教育,學生的判斷性思維尤其是常識遠超藤校和LAC大多數學生 -whaled- 給 whaled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09:32:59

liberal arts還是極為需要的,如果能獨立思考而非被灌輸某些思想模式就更好了。 -大西洋裏來的人- 給 大西洋裏來的人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09:36:05

美國中學灌輸多,到了大學尤其是高年級,思辨訓練多一些 -windyLL- 給 windyLL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09:39:17

我們上大學不是為了找工作,和你不一樣 -windyLL- 給 windyLL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09:44:54

Let me share a true story of ours. We happen to have two -VATraveler- 給 VATraveler 發送悄悄話 (522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10:38:55

我是不太明白華人為什麽如此追捧MIT,也許是因為都是理工出身,不覺得文學曆史藝術有什麽用吧。 -windyLL- 給 windyLL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10:52:36

M最rigor, 不好混唄 -恒媽- 給 恒媽 發送悄悄話 (37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11:26:42

多看書,各類書籍, -月色淺淺- 給 月色淺淺 發送悄悄話 (114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09:39:14

+1,多看多想,修行在個人 -成功的兔- 給 成功的兔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09:40:55

我是理工女可是特別愛哭,看書看電影看電視都能代入感很強哭得稀裏嘩啦 -Croissant_22- 給 Croissant_22 發送悄悄話 (90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09:41:03

+1,我的淚腺閾值比較低,隻看喜劇,因為感動高興流淚比悲劇的傷心哭好 :) -成功的兔- 給 成功的兔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09:44:56

+1 同款,真的和學啥沒關係 -tidytiger- 給 tidytiger 發送悄悄話 tidytiger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09:48:53

對,這是天性 -江城_83- 給 江城_8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09:50:16

我跟你一樣!但是文科女:)前天頭女兒法學院考過bar然後提及他太太如果還在的話肯定高興,搞得我眼淚嘩嘩 -江城_83- 給 江城_8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09:49:05

哈哈,我小時候一看一些電影,就感動得哭啊.被我爸爸笑"馬尿水"決堤了 -Pilsung- 給 Pilsung 發送悄悄話 (594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09:56:01

成長中的家庭環境應該對人情感很有關係和學理工還是社科沒有關係。我自己理工女, -tidytiger- 給 tidytiger 發送悄悄話 tidytiger 的博客首頁 (148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09:43:48

LA教育,我理解就是探尋萬物萬事的道理,不一上來就為找工作趕緊賺錢;但道理真的明白一些了,或者在這個過程中掌握到了探尋道理的一些 -phobos- 給 phobos 發送悄悄話 phobo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09:46:00

方法,再輔之以職業教育培訓,晚一點找到的工作發展得會更好,錢不是需要成天想的事。 -phobos- 給 phobos 發送悄悄話 phobo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09:46:00

能夠共情 -我的小寶貝- 給 我的小寶貝 發送悄悄話 (141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09:47:27

liberal arts education 不是一個大筐什麽都能裝。應該是傳承古希臘經典教育。包括後來的科學家哲學家 -Bailey4321- 給 Bailey4321 發送悄悄話 (251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09:57:14

這個得承認有些Eurocentric的意思 -大西洋裏來的人- 給 大西洋裏來的人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10:39:56

對人性的理解,應該包含在人文教育裏。但共情能力,愛與被愛的能力,需要從小良好的家教、自身的經曆和反思。簡言之,拚媽拚EQ -HappyWed- 給 HappyWed 發送悄悄話 (377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10:32:04

站這裏。不能啥都推給學校教育 -兩女寶媽- 給 兩女寶媽 發送悄悄話 兩女寶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4/2024 postreply 10:38:48

說的太好了!對他人的尊重,共情能力,愛與被愛的能力,交流溝通的能力 - -香草仙子- 給 香草仙子 發送悄悄話 香草仙子 的博客首頁 (516 bytes) () 10/05/2024 postreply 08:50:4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