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的孩子,從不貪玩,別人家的孩子,樣樣出色,我相信很多朋友的童年,最膩歪的就是這個了。這裏可以是張三的語文,李四的數學,王二麻子的英語,反正隻要有人在某一方麵比你強,就會被父母當作標杆,逼著你去追去趕。問題是,我們的父母看到的都是別人家孩子的優點,而回過頭來看自己家那個不爭氣的,那就隻有滿身的問題了。
我和大夥一樣,也深受其害。我小時候記性不錯,不論什麽東西,看過一遍基本上就不會忘,小學的語文課本,翻了幾遍就能全文背下來,照理說應該比較是好過的。隻可惜照我媽的話說,我是孫猴子投胎,怎麽也坐不住。調皮搗蛋就不說了,還天生反骨,經常帶領小朋友們造反,專門和老師和班裏的幹部們作對。為此當然少不了受教育,在我的印象中,我父母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是個紮小辮兒的,她有著所有女孩子的優點,而且都可以反襯出我這個頑劣小子的壞毛病。不過問題來了,我是一個男孩子,為什麽他們非要用女生的標準來要求我呢?難道父母希望我長大了以後像個小女孩?我當時是百思不得其解。大了以後再問他們,他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隻覺得有這麽個對照物,說不定可以讓我成長得更好一些。
我想這就是大多數中國父母的習慣思維。首先,不能誇自己的孩子,這樣他們可能會太驕傲;其次,要多和好孩子比比,可以幫孩子進步;最重要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樣樣出色,最好十全十美。問題是,習慣的東西,就一定對嗎?
俗話說,當家才感柴米貴,養兒方知父母恩。後來慢慢長大了,也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孩子,一代接一代的教育問題也到了自己頭上。因為自己吃過苦頭,在這個問題上就格外小心。首先,我覺得孩子的教育應該是極其個性化的。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都不一樣,他們的興趣與誌向也完全不同,作為父母,應該是仔細的觀察他們的這些特點,因材施教。其次,我們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麽?我自己的看法是,我們不是要去培養一個完人,一個聖賢,或是什麽人上人。而且,我們做父母的自己就不是這樣的人,為什麽要這樣去要求孩子呢?就我本人來說吧,我有一個女兒,我的目標是,希望通過我的言傳身教,幫助她長大了以後成為一個溫柔體貼的妻子,一個慈愛能幹的母親,一個有著獨立人格的正直樂觀的人。
回到別人家孩子的問題。不可避免的,在孩子的成長中,在不同的領域都會有別的孩子比她更出色,她會經常性的碰到挫折,遭遇失敗。做為父親,我當然也希望她能做到最好,成為最強的那一個。但是轉念一想,這個世界挺大的,在不同的層次,就會有不同的競爭,每次都贏,真的很好嗎?後來想通了,其實重要的不是每次都能贏,而是要通過競爭,學會享受競爭的過程,體會輸贏對自己內心的衝擊,能夠平靜而樂觀的麵對各種可能的結局。
最後一點,別人家的孩子再好,那到底是別人家的。我是個偏心的家夥,總覺得自己的孩子最貼心。她喜歡睡懶覺,粗心大意,丟三拉四,經常忘了練鋼琴。現在有主意了,還經常故意跟我們對著幹。但是不管她的缺點再多,她還是爸爸媽媽的小棉襖,是我們最愛的小人兒。她給我們帶來的幸福與歡樂是一千個,一萬個別人家的孩子所帶不來的。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