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計算機和智能手機市場早已飽和,並開始萎縮。我按重要性遞升列了幾個未來重要的新方向:
電動汽車、宇航火箭、光刻機、太空發展、語言智力和科學邏輯研究以及未來教育和司法。
電動汽車大大簡化了結構複雜性和管理複雜性,也大大減少了賴以生存的中產階級。這是近年少見的技術進展,但也加劇了整體經濟和社會問題的嚴重性,以及《無依之地》或Nomadland式的危險。
宇航火箭是太空發展的第一步,未來還很遙遠,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解決生態圈、人類基因、智力、司法體係的複雜演變等等問題。
光刻機門檻雖然高,畢竟是較成熟的物理科學領域。光刻機市場本來就不大,光刻機和人工智能因政治製裁被炒熱。個人計算機和智能手機市場在萎縮,人工智能有嚴重缺陷。所以光刻機遲早會變成規模不大的紅海競爭,人工智能則會泡沫化。
太空發展、語言智力和科學邏輯以及教育和司法,則是未來發展及文明興衰的關鍵。
我的博文主要提供全新視角和思路,以便別人思考,一般不提供學術細節。這是新科學的思維方式。
但為了容易理解和避免紅海競爭的思維陷阱,我在新博文《從〈呂氏春秋〉、玄學和全真教三種不同學術融合方法的失敗看大數據語言模型的問題》的附錄裏對《呂氏春秋》的主要問題作了詳細、深入剖析,別人可以看看跟工商界的某種主要潮流有多少相似之處,不同之處又該如何應對: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0392/202308/21969.html。
而Demis Hassabis的potentially a meta solution to any problem是不是跟呂不韋和《呂氏春秋》沒有遺漏的天理似曾相識?
要特別小心某些《道德經》版本中有“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這也表達了某種沒有遺漏和完整性;但那是真正的天道,不可道,所以天道的倫理人類無法理解,這跟哥德爾理論接近;而《老子》的另一些版本中沒有這些。所以《老子》版本的演變以及什麽時候出現“道可道,非常道”和“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的意思有待研究和考證。
而腦白質切除術諾貝爾獎的錯誤七十多年不糾正。疫情期間放鬆、加速疫苗審批可以理解,但放鬆、加速阿茲海默症藥物的審批引發爭議,連眾議院都發報告說atypical。神經學家前製藥公司研究主管和斯坦福大學校長很早就有多篇論文爭議,最近才曝光,說明腦和智力研究中的問題是冰山一角。顯然遠遠沒到疏而不失的地步。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為泛道德理論提供了觀念基礎。但如果真是疏而不失,難道嬴政逼死呂不韋、焚書坑儒,納粹死亡集中營,大饑荒餓死人等等都是執行天道?所以《老子》版本的演變以及什麽時候出現“道可道,非常道”和“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的意思值得研究和考證。而自由意誌是否存在也需要研究。
我一會兒談語言、人文、文明興衰,一會兒談科學邏輯、智力科學、規範科學實驗,是在交叉訓練別人的左右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