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年仍要工作 中國第一代農民工真要老無所依?(組圖)

來源: 華爾街日報 2017-05-11 22:29:50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887 bytes)

中國第一代進城務工的農民為了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走出了農村。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沒能力在所務工的城市主張權益,也無法從不斷擴大的社會保障網絡中受益。現在,他們麵臨著在人生暮年仍要繼續工作的前景。

圖為61歲的王鳳合。但像許多沒有技能的農民工一樣,他不能退休還得繼續幹活。

圖為61歲的王鳳合。但像許多沒有技能的農民工一樣,他不能退休還得繼續幹活。

就在61歲生日快要到來時,王鳳合花了三天時間來到這座地處哈薩克斯坦邊境的貿易站阿拉山口市。這個地方風雪彌漫,而他所在的施工隊將為這裏的一個銅廠鋪設屋頂。

在零度以下的環境中作業加劇了他的關節炎疼痛。王鳳合幾乎沒有退休金,他奔著這個每天33美元收入的活兒而來,他所在的施工隊接替了前一個施工隊,那組人已經逃離了這片冰天雪地。

王鳳合是第一代進城務工的農民,為了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走出了農村。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沒能力在務工的城市主張權益,也無法從社會保障體係中受益。現在,他們麵臨著在人生暮年仍要繼續工作的前景。

王鳳合說,能幹到70歲我也得幹,我不幹活沒人養我。

他的困境凸顯出,中國要將財富增長的利益擴大至全體民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中國政府已經承諾,要改善建築業的環境,改善農村貧困人口的處境。但在王鳳合的有生之年,政府承諾的改善恐怕不會兌現。

出生於1980年之前的進城務工人員約有30%在建築業,因為缺少別的技能而不得不在一個條件惡劣、勞動權益經常無法保障的行業中謀生。中國政府的數據顯示,1980年之後出生的進城務工人員,在建築業謀生的人數不足六分之一。

北京勞工維權人士李大君稱,如果農民工有其他選擇,他們不會進入這個行業。他表示,這份工作又髒又累,安全性又差,還經常被拖欠工資。李大君主要研究中國的建築行業,根據政府數據,該行業規模位居全球第一,擁有5,100萬農民工。

四年前北京郊區一處工地頂樓發生坍塌事故,幾乎令四川籍農民工劉順雄喪命,他的一位工友在事故中喪生。劉順雄的右臂至今仍然有些殘疾,他表示,他仍然會耳鳴。一場長達兩年的索賠官司耗盡了他的所有積蓄。在這次事故後他再次開始工作時,又遭遇了承包商卷款跑路事件。

劉順雄馬上就滿55歲,這是中國工人的平均退休年齡,但如今負債累累,預計別無選擇,隻能在建築工地上再多幹幾年。他說,這是他的命。

王鳳合在2016年冬季阿拉山口的施工隊中年齡最大。他負責從地麵上將玻璃纖維板吊升到20多英尺(約合6米)高腳手架上的工友手中。

他們的工頭、43歲的賈書學(音)表示,“老王”非常能幹。他表示,他寧可雇一些紮實肯幹的人,也不原雇那些身體條件更好卻不願吃苦的年輕人。

對於非技術工人來說,建築業的薪資水平相對較高。但由於沒有工作保障、福利或意外傷害保護,王鳳合和劉順雄這樣的民工一直無法進入那個本應幫助中國過渡到消費驅動型增長模式的中產階層。




阿拉山口在建銅廠工地上,王鳳合(中)和工友將玻璃纖維板從地麵吊升。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沒有回複有關農民工養老的問題。近月來,國家主席習近平已多次呼籲要加大扶貧力度。

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易軍說,政府正采取措施對建築業進行結構調整。他在3月份接受采訪時表示,必須真正幫助農民工實現職業化,這樣他們就能獲得社保福利和一定的退休保障。他承認,這種改革可能需要數年時間。

王鳳合對如此艱苦的條件安之若素,他說,他是農村長大的,這就是他的命,得過這種生活。

王鳳合1955年出生在中國東北的貧困地區,小學畢業後加入了當地的農村合作社。他說,在“保衛祖國、保衛毛主席”口號的召喚下,1975年他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

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後,他所在的部隊行軍三天進入地震災區,幫助挖掘一處塌陷煤礦裏的遇難者遺體。這次地震導致的死亡人數最高可能達到70萬。王鳳合說,自那之後他得了慢性胃病,他認為這是因當時供應給士兵的劣質米粥所引起的。

王鳳合沒有獲得任何退伍軍人養老金,為了省錢他已經不再吃藥。王鳳合和他的妻子每個月拿很少的低保,但從未享受過農村養老金。中國政府的數據顯示,中國政府2009年推出一個農村養老金計劃,向60歲以上的老人每個月發放養老金,最低的隻有約人民幣60-70元(約合10美元),相當於城鎮職工平均養老金的3%左右。

截至2015年,該計劃覆蓋了4.81億人口,約相當於中國農村人口的80%,但專家稱,每月發放的這些錢不夠滿足很多退休人員的需求。




王鳳合與妻子在內蒙古家中。

王鳳合家每年收獲的玉米一般能帶來約人民幣數千元(合幾百美元)的收入,但2014年,他家的玉米因旱災幾乎全部絕收。王鳳合稱,他們靠天老爺吃飯。他認為自己基本沒受過傷,而且還能幹活,已經算幸運了。

許多農民從子女那裏獲得經濟資助,但王鳳合36歲的兒子已經花掉了家裏不少錢,他兩次婚姻的聘禮以及三次開餐館失敗的經曆都花了不少錢。他現在也在建築工地上班。王鳳合夫婦33歲的女兒在一家飯店工作。這兄妹倆的收入都用來撫養他們自己的孩子。

在阿拉山口的夜晚,王鳳合和他的工友們圍擠在鐵架床中間的一個電爐旁,喝著啤酒和熱米酒,吃著他們的晚飯──雞蛋麵。王鳳合離家時很少與家人通話,更多的是用手機播放民歌。阿拉山口曾是古絲綢之路的關口,常年狂風肆虐。

1月份,王鳳合在工期結束後返鄉。他奢侈地買了一張火車臥鋪票。他說:我想躺下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