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坦克橫行,500騎兵居然大規模衝鋒,馬刀砍翻蘇聯一個團

來源: 千裏 2019-06-27 10:38:4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484 bytes)
二戰坦克橫行,500騎兵居然大規模衝鋒,馬刀砍翻蘇聯一個團

 

想必很多讀者都曾看過斯皮爾伯格導演的《戰馬》。除了考證一流以外,影片中還再現了一個場麵:那就是騎兵對著德軍的機槍陣地發起衝鋒,隨後慘遭收割。而隨著熱兵器不斷的演化升級,在坦克、飛機和航空母艦誕生的20世紀,騎兵,這一古老的兵種似乎真的在被時代所淘汰。

 

然而,有這樣的一群騎兵,他們不但在坦克橫衝直撞的二戰中,完成了最後一次大規模的騎兵衝鋒,還用馬刀與騎槍,狠狠地打臉了諸多譏諷自己“戰五渣”的軍事專家——因為,他們是一幫意大利人! *****

 

*****

 


*****

 

*****

 

【《戰馬》中的英軍騎兵揮舞著馬刀,將德軍步兵居住的營帳挑翻,一股勢不可擋之勢。然而,這排山倒海的氣勢,在遭遇上了MG08等一係列重武器之後,隨即演變成了一場屠殺】

 

作為軸心國的一員,和德國一樣,二戰時期的意大利也保留有自己的騎兵。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本文的主角——薩伏亞騎兵團(Savoia Cavalleria)。身著紅色條紋,配上特有的十字軍製服,這個傳統、古老的騎兵團無疑就是整個意大利遠征軍中少有的王牌部隊。

 

雖然名義上稱呼為“團”,但薩伏亞騎兵團卻隻有600多名騎兵,每個騎兵中隊(相當於連)也隻有40多人。也就是這僅有的600人,在當時的騎兵團團長——亞曆山大·貝托尼·迪·卡紮戈(Alessandro Bettoni Di Cazzago)上校的指揮下,用明晃晃的馬刀將蘇軍一個整團砍了個人仰馬翻! *****

 

*****

 


*****

 

*****

 

卡紮戈上校的彩繪與真人照。他於1892年生於意大利的布雷西亞(Brescia)的一個貴族家庭中,參與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因為過人的勇氣與膽識,他還獲得過銅、銀級軍事勇氣勳章。1920年轉調至第3薩伏亞騎兵團,並於1942年成為該團團長。1942年8月24日,卡紮戈上校指揮該團向蘇軍發起了一次“馬刀衝鋒”,用戰術證明了騎兵並沒有完全落伍。也正是因為這次大膽的行動,意軍的防線才得以保全,他再一次被授予銀製軍事勇氣勳章。 *****

 

*****

 

作為一名傳統的保皇派,卡紮戈對於親納粹的墨索裏尼可謂是厭惡至極。1943年9月8日,當意大利王國宣布易幟後,他隨即在布雷西亞組建反希特勒的“綠色火焰”旅。由於當局的打壓,他的反抗行為不得不轉至地下。然而由於叛徒出賣,1944年8月22日,這位上校還是被逮捕於盧梅紮內(Lumezzane)直至1945年4月。在布雷西亞得到解放後,卡紮戈還一度成為了與盟軍接觸的意方代表兼布雷西亞城防司令。1947年,卡紮戈宣布退伍,因為保皇派的他,拒絕宣誓效忠當時的意大利,1951年於羅馬去世。

 

現在,讓我們把目光轉移至這一場“二戰中最後的騎兵衝鋒”上。1942年8月20日,在蘇聯南部的小村伊斯布申斯基捷(Isbuchenskij)附近,蘇軍第304步兵師向著駐防“213.5”高地的意大利第2步兵師發起了進攻。在經過了數日的攻防戰之後,精疲力竭的意軍步兵,已無力再向固若金湯的蘇軍防線發起反撲。

 

對於意大利軍官們來說,倘若放任第304步兵師占著這座山頭,那麽友軍的補給線不但會受到威脅,甚至會對日後的進攻造成影響!此時,各個步兵團已是灰頭土臉,預備隊隻剩下了騎兵。於是,意軍師長大手一揮:“把我們的薩伏亞騎兵團調上來!”

 

8月23日,接到任務的卡紮戈上校率部開赴前線,並在“213.5”高地僅僅1公裏處的林子裏設立了營地。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高地上的蘇軍已於當日夜晚完成了換防,2500名來自第812西伯利亞步兵團的蘇聯兵,正在山頭上忙著固化他們的防禦陣地。居高臨下的他們早已發現了山下的意軍營地,準備等到黎明之時,給昏昏欲睡的意軍騎兵們來個反突襲。 *****

 

*****

 


*****

 

*****

 

二戰時期的一組蘇軍步兵彩繪。除了馬克西姆1910型重機槍以外,波波沙衝鋒槍,DP-28輕機槍、部分SVT-40半自動步槍...這些自動化的武器,哪一個都是騎兵不敢招惹的“大佬”

 

蘇軍的小算盤打得劈啪亂響,但計劃終究趕不上變化。黎明前的幾小時,一個意軍騎兵偵查小組突然察覺到了山頂蘇軍的活動。迅速鳴槍示警,並開始後撤。計劃泡湯的蘇軍也不著急,炮彈、步機槍彈通通向潑了水一般砸向山下的意軍營地。

 

意軍騎兵進行了些許還擊後,隨即撤出了營地。卡紮戈上校也知道,此時的敵軍居高臨下,而且敵眾我寡。如果硬剛,這些隻有些許機槍和馬刀的意軍騎兵,完全就是送人頭。在得到了偵察兵的報告後,卡紮戈上校得知蘇軍的側翼防守較弱。為此,他決心實施一項古老的戰術:“騎兵衝鋒”。依仗騎兵在馬上的速度與震懾力,逼迫蘇軍逃出他們的陣地,使敵軍陷入混亂,並由此引發敵軍一連串的潰敗。

 

然而,有衝鋒就必然也有傷亡。進攻側翼的騎兵人數不但眾多,還要同時麵對敵軍成批的自動火力,而且衝鋒的路上沒有任何遮攔、隱蔽物,一旦蘇軍反應過來,整個戰場將會演變成一座大型的屠宰場! *****

 

騎兵這樣集群的目標,正是機槍與衝鋒槍最佳的“美餐” *****

 

然而,有劣勢也必有優勢。卡紮戈注意到,“213.5”高地的左側,是一片被地形所遮蔽住的盲區。倘若他的騎兵能夠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盡快衝至該片區域,不但能將蘇軍打個措手不及,損失也不會太大。

 

這是個大膽而又冒險的抉擇,但卡紮戈此時已經別無選擇。他下令正麵的騎兵不斷利用火力,牽製住蘇軍的正麵防線,同時讓己方數支騎兵中隊悄悄地轉移到了高地左側的盲區。在蘇軍的眼皮子底下,意大利騎兵們就位了。

 

首支進入陣地的,是德·列昂(De Leone)上尉指揮的騎兵群。在完成了集結之後,這群英勇的意大利騎兵,像他們在中世紀的祖先那樣,吹響了號角,並在大地上緩緩地行進。號角的聲音逐漸高昂了起來,騎手們也加快了速度。當衝鋒的號令響起時,隨著列昂上尉的一聲振臂高呼:“薩伏亞騎兵團的戰士們,衝啊!”(Carica!),上百名意大利騎兵揮舞著閃光的馬刀,衝向了數倍於己的蘇軍。戰馬的馬蹄聲,官兵們的嘶吼聲、呐喊聲隨即交織在了一起,響徹山間。在衝進蘇軍陣地之後,意軍騎兵毫不留情地將每一個看見的蘇聯兵砍翻在地,並將腰間的手榴彈解下,向這些目瞪口呆的防守者投去。 *****

 

*****

 

【一名叫做阿梅迪歐·吉列特(Amedeo Guillet)的意大利騎兵少尉,正在指揮埃塞俄比亞當地土著——阿姆哈拉(Amhara)人組成的騎兵】 *****

 

薩伏亞騎兵團奮勇拚殺的彩繪 *****

 

負責防守左翼的蘇軍從震驚中緩過神來,將無數子彈傾斜向了這群奮勇的騎兵。不斷地有騎兵和戰馬倒下,但卡紮戈上校從自己的望遠鏡中,看到了轉機。他下令“繼續上!直到把蘇軍徹底趕出213.5高地,任何人不準停下!”有些意軍騎兵更是在戰馬被射倒後,選擇棄馬步行,帶傷衝刺!在輕機槍的支援下,意軍騎兵發動了更為凶猛的攻勢。在許多蘇軍官兵看來,這些人“完全像是瘋子一般在自己的陣地上左突右殺,不斷地投擲手榴彈,造成更大的破壞”。而在意大利人玩命般的拚殺之下,負責防守的蘇軍步兵紛紛丟盔卸甲,狼狽而逃。

 

最終,意大利騎兵們的衝鋒起了效:在付出了陣亡32人,負傷52人,以及上百匹軍馬的性命之後,高地落入了意軍之手。比起意軍,蘇軍付出的損失可以說慘得多:150人陣亡,300人負傷,還有600名蘇軍士兵在被意軍騎兵追上後束手就擒。

 

而作為整場戰役的觀摩者,一位德國騎兵軍官對身旁的卡紮戈表示:“這樣的勝利,換做我們,無論如何也做不到。”同樣,雖然在二戰中騎兵已經遠遠落後於時代,但卡紮戈上校卻用自己的實操,狠狠地“打臉”了眾多軍事專家。而整個薩伏亞騎兵團在此戰後,也收獲了屬於自己的榮耀:2枚金質勇氣勳章、54枚銀質勇氣勳章與49枚意大利十字勳章。由此而出名的還有一匹叫做“阿爾比諾”(Ablbino)的馬,它在衝鋒過程中幸存了下來,但卻被機槍射瞎了雙眼,因為非凡的經曆在回到意大利後成為了“名馬”,直至1960年才去世。 *****

 

*****

 

當機械化已成為各國主流之時,騎兵這一古老兵種,仍然在某些戰場上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包括我國。事實也證明,它永不會完全消逝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